分享

国医经典解读第23讲:专治厥阴肝经的阴浊上逆之邪—吴茱萸汤

 秦岭之尖 2018-02-13

厥阴肝经的阴浊上逆之邪 吴茱萸汤 


吴茱萸这个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我们中国人,九九重阳要登高登高的时候要把吴茱萸插在地上或佩在身上。吴茱萸这个药,最厉害的就是“破阴浊之邪”,或者要说“袪湿浊之痰”也可以。

在中医里由于肝木与脾胃的关系密切,其为病常相互影响,比如肝郁犯脾胃,则用郁金、枳实类,但如果是肝寒内盛,侵脾犯胃,侵脾则利,犯胃则呕吐,怎么治疗呢?厥阴肝寒为本,阳明太阴脾胃寒为标,治疗上肝胃脾同治;在温肝的同时,兼顾脾胃,治肝为主,治胃为辅


在张仲景的描述中,吴茱萸汤的几条经文虽涉及阳明、少阴、厥阴三但都属于厥阴病,吴茱萸汤实际上为厥阴肝经药,针对厥阴肝经虚寒病变而设,来协调阳明病,少阴病,太阴病;

看看吴茱萸的作用: 性味辛、苦,热,入肝、脾、胃、肾经,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能,适用于寒凝疼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寒邪引起的各种病症。能入肝阳敛阴而辟寒邪,味辛则升,苦则降:辛能散,苦能坚,亦升亦降,无其他药物可以替代的,所以这个方、这个条文,并不是那么地轻描淡写的,它的力道是很了不得的对于这种疾病可是救命方!

 

【药物组方】

吴茱萸10g,党参12g,生姜15g,大枣5枚。(临床上现代使用时用党参替代人参)。

 

经典解读

一、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小半夏汤主之〈伤寒论243条〉

食谷欲呕。吴茱萸汤的症状是“平常没事,但吃了饭,就要吐”。所以,这里的食谷欲呕它本身就是一个辨证点,可以跟很多其它的吐区分开

“属阳明也”,这个“属阳明也”,历代的很多注家都有意见:“吴茱萸汤是厥阴的药,怎么会是属阳明?”“阳明”常常在张仲景的眼里就是表示“消化轴”──这个病是在消化系统的病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喝下去反而让这个人吐得更厉害。属上焦也。是阳明胃中虚寒,不能蒸化水谷,寒饮内生,冒失和降,胃气上逆,则“食谷欲呕”、“饮水则”。则宜小半夏汤主之用半夏生姜干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再回过头来看,食谷欲呕,如果吴茱萸汤服下去之后,有效果,那这个病机就是厥阴肝寒导致胃虚寒,浊阴上逆则干呕,胃阳不布,产生涎沫,随浊气上逆而吐出;肝经寒邪循经脉上冲巅顶则头痛,故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有效了

用吴茱萸汤,必与厥阴肝经有关。食谷欲呕,背后是木克胃所致,吴茱萸汤乃厥阴与阳明合病,绝非单纯的阳明胃中虚寒证这些辩机都非常缜密。

 

二、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原文《伤寒论309条》

这条病机解读成少阴阳气虚弱,阴寒内盛,阳微不能固摄,故上吐下利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再结合另外一条病机:“少阴病,吐利燥烦,四逆者死”,此时用四逆汤急温之犹恐不及,难保十全且还有生命危险,区区一吴茱萸汤能够担当吗临床上,一般阳虚之证,即使太阴证,脾阳虚弱,寒湿停滞,出现下利清谷,用理中汤加附子,或径用四逆汤补火生土,回阳救逆;为什么加上烦躁一证,就不能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呢?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这说明啊病位不光是在少阴和阳明太阴上,为什么烦躁欲死肝为将军之官主魂魄,被肾阴逼迫,则阳神飞越,燥急不宁,此乃阳欲上脱,阴欲下脱,阴阳离决之象,故烦躁欲死。正在欲脱未脱之际,吴茱萸汤专驱肝肾之寒而回阳,人参、姜、枣温胃补中,正气得补而寒气散,吐利烦躁即止矣。这里吴茱萸汤的功效是:暖肝、温胃、散寒、益气,降逆所以不用四逆汤之类;

无烦躁,汗出阳脱,非附子不治。

 

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原文《伤寒论378条》

肝寒犯胃,胃寒而停饮,水气往上冲,干呕就是不吐食,但是只吐涎沫,涎沫就是胃有停水干呕的时候涌上来的那种酸酸、咸咸的大量的口水“吐涎沫”、“头痛”、“头晕”恶心或者呕吐或者口水多”,吴茱萸是个大温性药,利于虚寒,不利于实热。如果在临床上考虑这个人有热,吴茱萸要小心使用了。虚寒的无论是头痛、头晕、吐涎沫,以至于胃疼,但凡有呕,都好用。

祛水的药都是热药,如干姜生姜,这里有水逆,都因为胃虚,另外搁人参、大枣、生姜,吴茱萸配合生姜,生姜的量挺大,用于制呕去水,吴茱萸是这么燥的药,所以用人参跟大枣来顾护脾胃之阴、津液生姜用这么重,把水毒逼开,跟吴茱萸协同作用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人参、大枣呢,是健胃补虚,一方面也固其根本,胃要不恢复,去水也没用。由于胃虚,水还来,必须标本兼治,一方面下去痰水,同时用人参大枣补益胃气,这个方子的意思是这个

提到头痛一般的头痛,可以用袪风、通经络的药去治对不对?但是吴茱萸汤证的头痛,袪风、通经络没有办法。

西医的脑振荡后遗症,内耳性眩晕、血管神经性头痛肥厚性硬脑膜炎韦格纳肉芽肿性血管炎美尼尔氏证不看病名,只要出现干呕吐涎沫,都是吴茱萸汤证。

 

厥阴头痛的分辨:一个人有头顶痛,这是厥阴头痛对不对?用乌梅丸、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这些都是厥阴药,用了都可能有效,你说“那这时候到底要用什么?”看症。如果你是头顶痛又胃酸上逆,这是吴茱萸汤;头顶痛又“肚子很饿,可是饭到面前又觉得不那么想吃了”,这是乌梅丸;头顶痛又手指冰冷、脉弱到快要把不出来,这是当归四逆汤。

 

四、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

呕吐这个小柴胡汤的呕而发热、呕而心烦…… 但是为什么要特别讲到“呕而胸满”呢?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会损耗人的胸中气,这个人的阳气本来就已经被阴浊之邪纠缠不清了,一吐之后,阳气更少,阴浊之邪是不是更能窜上来?所以吐完之后,不但不松反而更紧这是一个辩证点!

吴茱萸汤证的主要结构是“浊阴上逆”这件事情,湿冷湿冷的东西在中焦这里,从肝堆着堆着,堆到脾胃去,这个湿浊之气在这里盘踞着之后,阳明病的这个消化轴会出问题。

 

呕病辩机:只是呕,内里有停饮,半夏生姜。呕而头痛吴茱萸证。呕而发热是少阳热病是小柴胡汤证

 

【吴茱萸的扩展运用

吴茱萸与破肝“阴实”

吴茱萸的药性归经是归在厥阴肝经,这个药它是走肝经的。男人的疝气或是女人的子宫发炎,属于阴症的很多,这时候吴茱萸就是一个会用到的药,它可以通这整条的足厥阴肝经。它的药性是辛热的,在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破阴实”的药物里,「阴」是「物质」;「实」就是「太充实」,所以「阴实」通常都会有个共通的现象,就是它「长特别多」。所以癌症是「阴实」,心肌肥大是「阴实」──就是因为它能量不够,心部位产生的痰湿这叫「阴实」──甚至一般所谓的肥胖症,也是「阴实」,因为他的气太虚了身体发炎,其实也多半是阴实,虽然「发炎」是局部的阳实上火证,但总体而论,往往是因为你的某条经受了病毒的攻击,没有生命能输到该处了,所以“发炎”!哪个地方它的能量不够,该处的细菌就可以乱长一通。所以人在「抗菌」的过程里面,其实是有能量在处理这个事情的。像有些人烂嘴巴、烂阴道、烂关节,那是虚极了,不是上火上极了。是没有能量参与的的肉身崩溃!

 

吴茱萸破阴实的效力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它是“只专心在破阴实上”,效果是非常顶级的。今天放眼望去,阴实的人非常多,所以吴茱萸简直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好朋友。我觉得对很多现在的妇女而言,妇女之宝已经不是四物汤了,只要你会用,妇女之宝是吴茱萸啊!好多妇女病在今天都牵涉到吴茱萸了。千古流传的妇科温经汤,称之为东方的荷尔蒙,运用非常广泛;当然,它的作用点不是只在肝,以肝脏为中心轴的整个消化系统它都还可以治得到

 

在这里呕吐的机制是什么?理解“浊阴上逆”,这个湿浊之气在中焦盘踞着之后,阳明病的这个消化轴会出问题。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湿冷的东西堆积,你不吃的时候,阴邪它平常不作乱──阳邪很会到处跑,阴邪不太会──所以你不吃的时候它不作怪,一吃东西了,身体要消化这些东西,阳气就动了,当阳气要动的时候被这些浊阴之气绑住、压住,动不了,所以就只好把食物吐掉了。如果我们用吴茱萸这味药,一吃下去,它就立刻把这些东西跟身体分开、然后往下打掉,是很强的一味药;

 

吴茱萸与五更泻

体质很虚寒拉肚子,中医说的有一种叫五更泻、天亮之前拉肚子,通常来讲五更泻是一定要用一些补肾的药了,药方里面可能会有补骨脂、五味子……但是,另外要补脾胃的暖度的话可以放肉豆蔻,如果要把阴寒之气破掉的话,吴茱萸也可以加,所以,肉豆蔻、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这样的一个结构,在处理五更泻的时候还是不错的。

 

吴茱萸肚脐以下整个身体的免疫机能

人体下腹腔免疫机能是厥阴在管,痔类的直肠发炎,都可以是因为厥阴受邪,免疫功能低落,才发起炎来的哦?女人下体的一些病,或者是男人疝气的方,用吴茱萸加乌头效果是非常好的,女人如果是下体寒,下体的这些感染,子宫颈糜烂,也是用吴茱萸的,厥阴肝经就管到肚脐以下整个身体的免疫机能,厥阴肝经寒到了,下腹腔免疫机能低落到不行、细菌乱长,这时候一定要以通厥阴肝经为主、要用热药。

 

吴茱萸与降浊气跟痰饮

一个人的病症是脑水肿的话,那个方子里面有吴茱萸的话会有效非常多,当然还可以加别的药,比如说穿山甲,或是治晕眩的天麻、勾藤……或是降水的像生半夏、蚯蚓干都可以加,降脑压的代赭石要同用也可以;但是有吴茱萸,这个效果会更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光眼、眼压高的时候,用到吴茱萸的机会也是非常多的

一般我们今天说的结膜炎、角膜炎,我们一般都是用菊花等散风散热的药为主。可是今天放眼望去,好多得结膜炎、角膜炎的,都是吴茱萸证!肝太寒了,所以肝里的阳气被逼得上逆到眼睛了。当然现在外面会说是“病毒感染”但实际上,体质造成的还是很多,要把这个肝阴破掉,阳气才能收回来,所以眼睛的病用吴茱萸也是有的。

 

吴茱萸与晕眩:

    如为脑振荡后遗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等或兼见头身动摇如坐舟车,视外界景物旋转不定,耳鸣、耳聋、不敢转动头部、动则头晕头痛、舌淡苔白滑。脉弦细或细迟者用吴茱萸汤去人参,加细辛10克、半夏20

 

吴茱萸的引火归源外治法:

热性的流鼻血、热性的血压高嘴巴破、喉咙痛扁桃腺烂掉了 吴茱萸附子粉,醋调,睡前敷敷脚底板涌泉穴,具有引热下行的作用,每天换一次;

寒性体质容易呕吐的人、小孩子肚脐受了风而肚子痛、受了凉的下利  打粉和黄酒糊贴肚脐;

男生阳萎、早泄都超级有效,贴在神阙它就从肚脐钻进去,直接去通肝经,力道很强的。

某些癫痫病的人,这也是痰饮上逆?贴肚脐、贴神阙,他的痰饮也会被降下去,癫痫就会不容易发作。

小孩子的流口水、拉肚子,也都相当好用,所以如果家里面你觉得小孩是体质比较偏寒的,加上他的病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开药开起来觉得很难开的话,可以捏一小坨吴茱萸给他贴贴看,过一段日子,这些怪病也就少一些。

 

吴茱萸与消化轴功能:

消化轴的萎缩性胃炎、寒症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阴实的胃下垂,这些吴茱萸汤都会有用的。

比较标准的腹证是胃这个地方比较发冷一点;有些人是敲他的胃的时候会听到水声,手脚偏冷。

说来后代的很多方剂,都是吴茱萸汤这个方变化出来的,吴茱萸汤对于现代人的胃酸上逆,合黄连,是很有治疗效果的,它是一个“超级制酸剂”,又会让这个病人“很有胃口吃饭”,  

 

【吴茱萸药理实验】  

药理实验表明,本品煎剂对霍乱弧菌、绿脓、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一些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能驱除肠胃内气体,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主要有镇吐,止泻,抗溃疡,抑制胃运动,强心,升血压,抗休克,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吴茱萸的服用事项

历代本草谓其“有小毒”,是指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而不宜多用久服,实际上只要掌握剂量和适应症,一般并无大碍。吃了之后眼睛发干、人燥燥的这是常有的,病除药止吧;喝吴萸汤,有时头痛会先更剧烈一下下,然后才开始好转;通常会感觉得出“有东西从头上被拉下来了”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