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有大量鱼被毒杀!每年数千万斤鱼虾暴毙!附鱼类农药中毒防治急救方法

 昵称10744611 2018-02-14


———— 首届全国渔医大会火热招商 ————


年关临近,毒死鱼事件也不断发生!近期,宝典君就报道了两则:



鱼塘投毒事件频发,养殖户该如何进行防治急救呢?本文以菊脂类农药中毒为例,为大家提供救治参考。


菊脂类农药是我国第三代开发的新型农药,由于甲胺磷、久效磷等高毒农药的禁用,菊脂类农药品种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特性是对农作物害虫属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昆虫有特异的杀伤力,杀伤力强,作用速度快,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但此类农药对鱼类仍属于高效高毒,而且作用迅速,死亡率高,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池塘、水库发生毒鱼事件对渔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一、鱼类中毒症状


1.鱼类群体中毒症状 


增养殖水面、池塘、水库、河沟等水面在冬季枯水季节易发生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事件,鱼类中毒后群体主要表现为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鱼体失去平衡。


开始中毒时,出现瞬时兴奋,然后游泳缓慢,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鱼体静卧和侧卧,尾部缓缓摆动,嘴巴慢慢张合,最后沉入水底死亡。


从开始中毒到出现死亡毒物作用时间短,鱼类中毒后死亡率高。鱼类对不同菊脂类农药中毒表现出来症状略不相同,目前市场上常用于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品种有甲氰菊酯(灭扫利)、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氯氰菊酯。现将其分别阐述:


①甲氰菊酯20%乳油制剂。


原药为棕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该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般特性,广谱、高效、快速、低残毒,长效。该药以触杀、胃毒和拒食等方式除虫。


鱼类群体中毒后,停游、上浮、窜游,继而又停于水底。低浓度水体中,鱼类表现为神经中毒症状,并持续1天~2天;高浓度,鱼类则迅速死亡。甲氰菊酯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类毒性大。


②杀灭菊脂。


杀灭菊脂为黄色油状液体,可溶于二甲苯。因杀灭菊脂而中毒的鱼有的鳃部充血,而且易导致畸形。


③氯氰菊脂。


氯氰菊脂为黄色或棕色,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触杀,胃毒及拒食作用,属于神经毒性类除虫剂。


鱼类群体中毒时,开始表现出兴奋状态,狂游乱窜,继而失去平衡,抽搐、麻痹,濒临死亡。



2.鱼类个体中毒主要症状 


鱼体背部至尾部体色变黑。中毒鱼的体色,由不同剂量,变黑程度不同,浓度高,体色改变明显,浓度低,体色改变小;受毒时间不同,体色改变也不同,当浓度相同时,中毒时间长,体色改变大,染毒时间短,体色改变小。


中毒个体受到刺激后异常兴奋有的跃出水面,毫无目的急速游动,一会又钻入水中,反复多次交替进行。


眼部表现为眼球突出、眼底有充血或出血现象。鳃盖出血,鳃颜色淡白,有黑色污物,鳃盖、口部张开,从鱼翻白至死亡挣扎时间最长可达12小时。


检查内脏,胆囊无明显肿大,胆汁变淡,肝脏呈点状充血,变性易碎,肝脏颜色变淡如土黄色。



二、鱼类致死的主要原因


除虫菊是一种天然杀虫剂,是菊科植物白花除虫菊的干燥花,有效成分为除虫菊素。菊脂类杀虫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与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相似的杀虫药。分子结构中大部分含有三元环,这种环型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体,且顺、反异构体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


菊脂类杀虫农药通过鱼体表皮和鳃部进入鱼体,作用于鱼类的神经系统,使鱼类首先出现兴奋后又麻痹继而死亡,其毒性作用强而快。



  • 三、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防治方法


1.水产养殖、水面增养殖承包单位和个人应具有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意识,经常关注上游农业生产情况,特别是冬季枯水季节,加强引水沟渠巡查,防止含菊脂类农药毒水进入渔业水域。


2.天然水域发生菊脂类农药毒鱼事件,环境保护部门、渔业水质监测站要严密监控上游水质变化,加强水域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将有关含菊脂类农药污水下泄信息告知渔民,做好预防措施,有效减少渔业水域鱼类中毒情况的发生。


3.池塘、水库发现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应立即切断污染水源,大量更换新水,以缓解中毒症状,减少损失。


4.中毒初期,可用硫酸阿托品片剂(0.3mg/片)全池泼洒,按鱼每千克体重0.15mg~0.3mg施用或每立方水用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施药后鱼类中毒症状减轻即停药。未见好转的,每30分钟~90分钟重复1次,2次~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减量或停药。此方法可短时间内缓解鱼类中毒症状,恢复鱼的正常活力,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硫代硫酸钠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可以用来降解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性,实践证明适用于有机磷杀虫剂过量引起的鱼中毒症状,1亩米水深使用本品500-1000克。


6.发生鱼类轻度中毒的,可根据菊脂类农药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特性,加入1ppm~2ppm碱水。水深1m每亩用15kg~25kg石灰乳或每亩30kg草木灰水溶液,全池泼洒,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违法分子使用菊脂类农药毒鱼,偷窃他人劳动成果,此类案件一般隐蔽性强,公安、渔政执法部门难以查处。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店销售含菊脂类农药的备案制度,公安、农业、渔政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强化监管,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以及鱼类食品安全。



转载声明

来源:水花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