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深水炸弹与核水雷(二)

 板桥胡同37号 2018-02-14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马岛海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竞技神”号和“无敌”号航母分别携带着海军40%和25%的核深水炸弹存量驶入南大西洋。为了避免违反《特拉特洛尔科条约》(构建拉美无核区的条约,英国为签字国),这些携带核武器的舰艇没有进入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周边海域。英国官方后来对此予以承认,但强调英国根本没有打算对阿根廷使用核武器。据著名历史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考证,英军之所以决定携带这些核武器主要是担心当时的苏联海军会突然参战,派遣潜艇支援阿根廷军队,英军携带核武器主要是为了震慑苏军的核潜艇,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英军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空军击沉引发了英国的担忧,如果航空母舰遭到阿根廷空军袭击,导致核弹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并且苏军最后也没有介入马岛之战,英国国防部下令在5月28日将这些核弹拆卸后全部撤离战区,但是直到战争结束后的6月26日英军才撤出了这些核武器。

 苏联也装备了多种核深水炸弹,其中8F59 SKAT核深弹由米-14水陆两栖反潜直升机携带,爆炸当量为1 000吨TNT,杀伤半径达800米。RYU-2型核深弹可由伊尔-38“山楂花”、图-142M固定翼反潜机携带。另有多种类型的核深弹用作反潜导弹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从几千吨到几万吨TNT不等。

伊尔-38“山楂花”反潜机

-图-142M反潜机

核水雷是装有核战斗部的水雷,用于毁伤敌方舰船或阻碍其行动。由于采用了核装药,极大增强了其杀伤半径,1~2万吨的核水雷爆炸能使700~1 400米处的舰船遭到中度损伤。它不仅能在深水水域对敌方的潜艇造成威胁并且予以致命打击,而且对敌方的水面作战舰艇也不同程度地造成威胁。由于核水雷可以布放在较深水域,使其易布难扫,更增强了其隐蔽性和威胁性。500~2 000吨TNT当量的小威力核水雷便于运载和布放,对舰艇的破坏效果甚佳。

为了评估水下核爆炸对舰艇的破坏力,1946年7月25日,美军在比基尼环礁进行的“十字路口行动”中试验了“贝克”核装置(实际上就是核水雷),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水下核试验。试验装置在水下27米处引爆,爆炸威力达到23 000吨TNT当量。气泡在海床炸开一个9.1米×610米的大坑,并将海水雾化,以圆顶状喷上半空。爆炸吹起了200万吨的水和沙子到空气中,创造了高1 830米、宽600多米、厚91米的巨大水柱。爆炸造成了爆心投影点1 600米范围内的10艘靶舰沉没,包括“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长188米、排水量27 000吨的“阿肯色”号战列舰被腾起的水柱垂直地抛向半空。美军并没有将核水雷投入服役。

“贝克”核弹爆炸的场面

为了弥补重型水面舰艇的不足,苏联也设计了核水雷,并于1960年代初期装备部队,它是苏联海军独有的一种威力最大的武器。它主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航空母舰、导弹巡洋舰以及核潜艇等大型舰艇。核水雷的当量为0.5~2万吨TNT。如果一枚1万吨TNT当量的水雷在水深150米处爆炸,可以在2 000米半径内击毁一艘核潜艇,而一枚2万吨TNT当量的水雷可以在爆炸中心700米以内重创航空母舰或导弹巡洋舰。

1963年,美、英、苏三国签署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禁止了核水雷的试验。1971年有63个国家签订的《海床公约》禁止在距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公海海底中放置、试验核武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