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国际会议,不准用汉语发言,此人不理会,日本人说:要以你榜样

 昵称30162498 2018-02-14

我们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是世界上举世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厚重沧桑的文明文化密切相关,而在这其中,汉字和汉语的功劳不可磨灭。

一国际会议,不准用汉语发言,此人不理会,日本人说:要以你榜样

先说汉字,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告别了结绳记事之后,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仓颉,第一次系统性地创造出了文字。当时的历史书上,曾这样记载仓颉造字的伟大功绩:天雨栗,夜鬼哭。虽然这样的记载有些夸张,但从侧面反映出汉字的出现,所带来的划时代变革。

汉字形体的优美,以及所蕴含的“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让人为之深深陶醉。而建立在汉字基础之上的汉语言,自然也是博大精深,充分体现出了汉文化的精髓所在。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是世界领头羊的中国,在晚清时代,突然没落了。从云端一下子跌落到了低谷。很多中国的有识之士在震惊的同时,也开始研究起中国落后的原因。他们研究来研究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文化不行,比不上西方文明,所以才落后于世界,跟不上世界形势的剧烈变化了。

一国际会议,不准用汉语发言,此人不理会,日本人说:要以你榜样

既然找出了问题,就要对症下药,向西方文明学习就是了。可是在有些人眼里,既然要学习西方,就要全盘或全方位的学习,在这种思维指导下,这些抱着偏执观点的中国人,就开始全面否定中国的文化了,一切以西方人的言行举止为标准。

这个现象在清末民初的社会中最为突出。当时一些流过洋的中国人,回到中国国内,突然变得不会说中国话了,一开口就是满嘴的英文。如果英文不太熟练,那就英文夹杂着汉语说,总而言之,在他们眼里,外国的月亮是最圆的,中国的东西和文化不值一提。

当时社会的大环境如此,再加上旧社会中国的贫穷落后,以至于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西方列强,或者是在一些国际场合,简直就是洋人的天下,国际会议上,也是谁强跟着谁转。如老牌帝国英国,很长时间内,是大名鼎鼎的日不落帝国,所以英语成为了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一国际会议,不准用汉语发言,此人不理会,日本人说:要以你榜样

然而,就有中国人不服气,这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只是暂时的,不能以一时的落后,来全盘否定优秀的中国文化。要在国际场合敢于发声,敢于向世人证明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由此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人出现了,他叫蒋作宾。

话说,1929年,蒋作宾奉命去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其他国家按照规定,只能用英法两种语言发言。轮到蒋作宾的时候,他一反常态,使用中国语言作报告,他的勇气和无畏精神,立即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与会者都大吃一惊。

就连日本代表团的团长也对蒋作宾伸出了大拇指,并说:以后我们日本再参加类似会议,也要以此为例,用日语发言。虽然那个时候的日本在亚洲的国力首屈一指,可是在国际场合上,他们还是不敢用本国语言发声。

不可否认的是,蒋作宾的开先河之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今天的中国,已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