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山积雪图

 风临酒把2 2018-02-15

【类别】绢本

【规格】40×30cm
【年代】中国北宋
【作者】燕肃

【收藏】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


眼看着就到了年三十,北京的雪还是没有等来。不过,雪景画似乎是我国古代喜爱画山水的画家比较热衷的一个主题,感觉不画两笔雪景,就不能算山水大家。又似乎古人对一场雪的盼望和欣喜,较之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还原那种心境了,那是当雪花飘落时,内心仿佛得以洁净的欢喜,而今,我们只单纯到要老天给一个公平,让北方和南方一样下雪好不好,还有一种愿望就是借一场降雪来净化空气去除雾霾。我们好像难以再有古人那份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情境与心境彼此转化,天人合一的体贴。与古人相比,物质好像也并不丰富,《寒江独钓图》中我们看到宋人的渔具已经相当先进了,喝茶斗茶更是百般花样,只是我们却过着精神贫乏的生活。


先前我们欣赏了范宽、马远、赵佶、李迪、蓝瑛等在众多名家出色的雪景画里脱颖而出的作品。今天我们继续欣赏一幅描绘特别的雪景画,一幅出自于北宋画家燕肃《关山积雪图》。其实这个“特别”针对画家燕肃会比重更多些,我们都知道指南针吧,可是你有没有听说过指南车,据说华夏文明中远古的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作大雾,黄帝造指南车为军兵领路。当然也有说是周公造了指南车,话说有异族邻邦的“越裳氏”来进贡,迷失了归路,周公造“五乘”指南车,为他们送行。有史记载的还有东汉的张衡三国魏国的马钧南齐的祖冲之等都曾被指制造过指南车。总之流传下来有不下四五种的造车说,六月实在无从考究何人所造,不过,画家燕肃却是一位实实在在复原过指南车的人。燕肃不仅绘画了得,而且学识渊博,精通天文物理,有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等仪器的创造发明,并著有《海潮论》,绘制海潮图阐述潮汐原理。此时,你一定想到意大利的那位画家达芬奇,果不其然,真有人称燕肃为中国的达芬奇,著名科学技术史家、英国诗人李约瑟就曾在他的《中国与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中有说:“燕肃是个达芬奇式的人物”。


六月再说叨几句指南车,它不同于我们已经熟悉了的指南针,是利用地磁效应不同来辨别方向,指南车不用磁性而是利用机械传动系统来指明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此“南”实为始终指向指南车出发时设置木人指示的方向,应了古语说“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传说五千年前黄帝时代的指南车,只是斜面顶推的结构,说白了就是没有用齿轮,只应用了斜面,杠杆、曲轴等技术来表示方向。到了宋代的指南车,《宋史》中明确记载了指南车的具体结构和各齿轮大小和齿数,可知此时燕肃的指南车已经升级换代了。当我们在盛赞一番我们古人智慧超群的时候,同时会牵出古人令人匪夷所思的应用,最早黄帝造指南车是为了行军,周公是为了送行,都还不改指示方向的初衷,可是演变中指方向的功能渐渐被弱化了,其修饰性和摆排场的效果则更为显要,看来纯粹的科学在我们这块神奇的土壤里孕育的确差点什么,中国式思维会令目标感强的西方思维百思不得解。


《关山积雪图》是燕肃绘制的一幅极具写意色彩的雪景画,置陈独特,一条山间栈道延伸向前,消失在崇山之中,给人以深远的景观感。画中群山白雪皑皑,山坡树木之上的留白,道出深冬的景象,近景的茅庐,远景的关楼、古寺点缀其中,分层有致。仔细观看,山脚下的栈道由一根根的木桩支撑着,与山体的坚实相比,显得颤颤巍巍,加上雪天路滑,真是替行在其上的一队人马捏一把汗,令观者心悬。一位红衣人先群骑行,这种处理方法使此人物在天地之间格外突出,独自行走于这净洁幽深之境,天地无边静穆,但给人以静穆里找到自己独特的存在,顿生“孤高拔俗”之感。


燕肃借将这队人马置身于高峻渺远、荒寒冷寂的山水自然之中,或许真是想激发起观者对行旅、对人生的种种思考,又似乎有抒发自己幽微难名、难以排遣的内在情志,充满了独特的韵味。莫非改造指南车之人也有找不着北的时候,六月借升级指南车的燕肃的画作祝愿屏幕前的朋友来年都有清晰的目标感,并积蓄满满达成目标的能力。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