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到底是临其外形重要,还是临摹笔意重要?

 好读又读1856 2018-02-16

谢谢大家讨论书法的“形”和“神”的问题。我是千千千里马,我们一起谈谈书法的形神问题。

书法的“形”和“神”是书法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本质内容。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学到经典的“形”和“神”,以达到形神兼备,为临摹经典书法作品的最高境界。

事实上,不但临摹书法作品需要形神兼备,就是书法创作也以达到“形神兼备”为最高艺术准则。


那么,什么是书法的“形”?我们简单说,书法的“形”就是每一个笔画的外形。比如,一个点是“杏仁点”还是“悬胆点”,这是有区别的,如果要把“杏仁点”写得不是“悬胆点”,这就是一个“形似”的问题。

把一种字体的“形似”搞清楚,临摹准确,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初学书法,一定要先把“形似”解决好。这是我们进一步学好书法的基础。

当年林散之先生拿着自己的习作拜访黄宾虹先生。黄宾虹看了林散之的书法以后说,你的书法太形似刻板了。

这说明,林散之在学习书法的形似上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那么,黄宾虹为什么还批评林散之的书法太刻板了呢?

这就引出“神”的问题。说实在的。什么是“神”,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具体完整的说法。

我们根据实践理论来看,书法的“神”,主要体现在“三笔”上。

即:笔法、笔意、笔势这三个方面。

笔法,具体说,就是通过用笔方法产生的点画效果。

我们前面提到的“杏仁点”和“悬胆点”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用笔不同而产生的艺术效果。


如果你的每一个笔画都是有严格用笔方法的,那么,每一个笔画就是一个“法”。有法就是“形似”的基础。没有法度的形似,肯定也就没有“神”的基础。

笔意,就比较复杂了。我们可以把不是很刻板,但是有那个意思的笔画叫做“笔意”,也可以把笔法的象形看做是笔意。

例如,一个点居然被看成是“杏仁”,一个勾居然看成是“鹅头勾”,这就是“笔意”。笔意越丰富,书法就越生动,也就越有神采。

笔势,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既有用笔取势和执笔方法的问题,也有“笔意”的问题。

例如,我们下笔是仰还是俯,是背还是向,是勾还是挑?这些笔画的走势走向,就是笔势。

同时,如何执笔,对于笔势也是影响很大的。这路就不多说了。


所以,学习书法,从初学开始简单来说,最好先不要考虑“神”的问题。当你的“形似”问题解决以后,再来讨论“神”的问题也不迟。

书法学习,应该是形神兼备才算合格,仅仅有“形”是不够的,但是,没有形似做基础,神也是不存在的。

千千千里马在悟空问答一直在说“四法三笔”的理论。

如果按照“四法三笔”来学习书法,既可以认识书法的形,也能够认识书法的神。

因为,过去的书法理论,对于“神”说的不太好理解。千千千里马用“三笔”具体分析以后,书法中的“神”怎么可以学的问题,就有一个理论依据了。

我是千千千里马,以上个人看法,欢迎你的补充意见给大家一个快乐的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