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身之道•黄帝内经】5.6内经逐句-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玫瑰钻葛 2018-02-17


原文: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之前我们讲过,‘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讲到‘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像这个‘气伤于味’我也看到过一个注解,他说这个‘正气’主要在于饮食,这个纯属是误导。

‘气伤于味’有个很典型的例子是什么?就是那种很胖的人,我们一般见到会有什么情况呢?很胖的人他很容易气喘,气喘的时候其实就是他的气不足,而且一般来讲,胖人都会气虚,气不足,实际上为什么会胖呢?我们也看到今天有人在群里问,‘什么是胖,胖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胖其实就是水湿,我们讲过水湿,主要就是这种油脂类的东西,那么到了水湿太多的时候他的运化是靠什么呢?就是靠气,胖人往往就是因为运化不了他身上的这些湿,因为他摄入的东西太多嘛,摄入的东西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味,就是五味。

所以呢,气伤于味,为什么呢?五味指的就是酸甘苦辛咸,像谷物它是属于甘的,平性的,它被吃到肚子里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如果你肚子里没有热量,脾胃虚寒的话,它就运化不开,就好像说能量的运转也同样是需要能量的。比方说空调,空调实际上它就是用电能使得热能在这个不同的地方进行运转,如果不消耗能量,大家学过热力学就会知道,不消耗能量的话这个热量能量是没法被搬迁的。搬动能量,传递能量,尤其是在热能这一块,传递能量本身就是要消耗能量的。那这地方也是一样的,我们假设把这个胃当成一个磨,把这个脾当成一个输送带,它在磨我们吃进肚子里的五味的这些食物的时候,那它其实就会消耗你的能量,而消耗的能量从哪儿来呢?就是从气当中来。

所以我们看那个很胖的人,他就像什么?这个磨原来是在正常运转的,但是你给它太多需要它消耗、磨碎去运转的东西了,给脾胃太大的压力了,胃管磨碎食物,脾管运化,那它运化不走,它就在身体里边留下来了,留下来的话呢,它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话,你的脾胃肯定还会再继续提供,但是它是给一个正常身体提供能量的,可是你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富余的垃圾在身体里面沉积下来,那这样的话,脾胃的功能本身就会受到影响,然后沉积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要靠什么呢?靠运动,靠你运动四肢,把身上这个肥肉,去给它化掉,那么这和我们后面讲到一个就是‘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这个是相关的。

所以这个‘气伤于味’最大一个例子,就是来自于刚才我们说的这个胖人,他因为吃了太多东西,使得他运化的这个气,是不够的,然后气又因为要做这么重的工作所以也受到损伤,所以气伤于味,讲的是这个道理。那么和后面接合在一起的这个‘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因为我们知道你轻微地运动的话就会把那个沉积下来的脂肪,我们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叫燃烧掉,那么这样的话它使得你的那个提供能量的气,它的压力、负担变小了。

那什么时候就变成了‘壮火食气’呢?当你运动过量的时候。因为你运动过量的时候呢,脂肪的分解,提供能量的速度是比较慢的,这样的话,我们知道人的身体里面有不同的能量的提供的,比方说你做一百米的短跑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肌肉当中的叫什么三磷酸腺苷在提供能量,像我们踢足球的就知道,在一个场上冲刺个三五次,不管多好的运动员,三五次,五次左右吧,后面再让他奔跑就非常困难,因为那个时候他就要靠肌肉当中的一些乳酸,来给它去分解,然后再到一定的时候才开始分解脂肪。所以它是分层的,就好像什么呢?我们吃东西,先从家里面厨房里面拿一些食物,厨房里的吃光了,就去冰箱里,冰箱里吃完了之后就去库房里,库房里完了就去超市里,它是有这个层级的,但是越往后,它的这个过程就越长。比方说脂肪里的能量,它真正地用于你的活动的过程要很长,很快的是什么呢?像刚才我们讲的三磷酸腺苷,它很快就可以提供能量,但是它的量一定很小,就像你在厨房里不可能放很多的食物,你不可能放上三百斤大白菜,五百斤土豆,你需要去超市的库房里,这样才能买到大量的,但是那个过程就会很长,就会很慢。所以在这种时候你轻微的运动,我们讲稍微做一些有氧的运动,你的气消耗的比较少,然后那些需要气来化的东西,通过运动可以化掉一部分,所以这个时候就成了‘少火生气’。

当你的运动特别剧烈的时候,特别大量的时候,消耗的是什么?消耗的是气当中的能量,这样的话就导致什么?不仅没有使得你的气得到补充,反而还过量输出了。那我们知道如果是过量的运动的时候,你一定会出很多汗,这个时候在短期的时间内,你的脾胃实际上是比较凉的,我们见到的那种说运动完以后非常饿,然后吃很多的,在那个时候那个阶段下他的脾胃并不是处在一个最佳的状态,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很平常,很普遍的一些东西。

那这个‘精化为气’呢,其实也有讲究,就说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比方说身体会出现手足凉的时候,医生会说你这个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肾虚,肾阳虚,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卫气虚,我们的肾阳出来之后其实都是化了卫气。营气从哪儿来呢?从脾胃来,在我们中脘的后边,就是脾胃的位置,再后面就是命门和肾阳出来的这个位置,中脘的前边是任脉,后面是督脉,我讲中脘是指上下整个位置。那么前面这个出营气,后面出卫气,卫气不足的时候身体就会凉。

那‘精化为气’很多时候比方说,在中医当中,尤其是火神派,经常会用附子,这个附子就像是什么?把你的那个精,让它来促进化气,所以我见过的吃了附子以后,这个人一下就浑身爆热起来,那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把他的那个精帮助他去化气了,一化了气之后他就生成了卫气,那这个时候呢,本来在吃那个药之前那个人是什么状态呢?是处在一种到了夏天还得穿秋裤,就是这个裤子里面还得穿两层,很凉,经常是处在很凉的状态下,而且出好多汗,吃完了这个附子理中之后,一下就变成了一个热的状态。

但是现在这个附子也有非常多种,有生附子,有制附子,还有酒制的附子,制过之后的附子,九蒸九晒的,他的药力就不一样了,现在每个药厂所出来的药,它的药力也不太一样,所以有时候这个药也不是特别能靠得上。靠不上这个情况下,有时候就靠什么?比方说一些导引的功夫,比方说八段锦当中就有一些来帮助这个肾,来进行练精化气的。有这样的一些功夫,像八段锦也好,易筋经也好,还是太极拳也好,打上一会儿,很多人就会有这个体会,就是浑身就会出汗,看起来动作也很慢,幅度也不是很大,也没有用什么力气,实际上他在这个导引的过程中呢,是没有用力,实际上已经就在练精化气了。

还有一个情况,可能我们有的同学有体会,我们群内很多同学都是在静坐的,有时候你静坐、打坐的时候,如果很静定下来的时候,身体上慢慢地会出一层很薄的汗,不是那种大汗,如果是大汗说明身体有些问题,需要调整。

好,这一段我们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