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将奇谋:九十四、趁火打劫乘机略地

 墨香笙樵 2018-02-18

九十四、 趁火打劫  乘机略地

              ————  宇文泰巧取七州

     这个故事出自《南史·侯景传》、《梁书·侯景传》、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

 

    武定五年(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正月,在玉壁大战中遭到惨败的东魏丞相高欢病死,终年五十二岁。  高欢死后,其长子高澄以大将军、渤海王的名义,执掌东魏大权。拥兵河南的大将侯景闻讯,决定起兵叛乱。

   

   侯景(503—552),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少而不羁,见惮乡里。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 《梁书·侯景传》)被选为怀朔镇兵,曾任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北魏末年北方大乱,豪杰并起,侯景归顺尔朱荣,甚见信重。

    尔朱荣率军镇压葛荣起义,侯景担任先锋,生擒义军首领葛荣,以功擢升定州刺史,由此显名。后来,高欢灭尔朱氏,侯景因与高欢有旧谊,又归附高欢,任大丞相长史,仍兼定州刺史。在东魏和西魏的征战中,侯景在高 欢重用下跃马横枪,驰骋疆场,屡建战功,成为东魏重要将领,官职也不断升迁。

    

    东魏迁都于邺后,高欢置重兵于河北,自居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全力对付西魏和北方的柔然,对与梁接境的河南一带鞭长莫及。河南古称“四战之地”,战略地位重要。高欢选中久涉行阵、善谋多诈的侯景,经略河南。天平元年(534年), 侯景受命进攻荆州都督贺拔胜,开始苦心经营。他先后在荆州败走贺拔胜、独孤信、史宁等西魏骁将;在与萧梁的战争中,侯景也屡屡获胜,战绩斐然。

    元象元年(538年)七月,东西魏发生河桥之战,侯景布阵坚固,北据河桥(今河南孟县西南),南依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与西魏军搏战,几乎阵擒宇文泰。战后,侯景更邀宠睐。高欢对之“仗任若己之半体”( 《南史·侯景传》),益加倚重。 
       

   兴和三年(541年)秋八月,东魏任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侯景兼为尚书仆射、河南道大行台,其使“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梁书·侯景传》),“随机防讨”。既以备梁、西魏,又使讨叛贰。从此,侯景“总揽兵权,与神武(高欢)相亚” (《梁书·侯景传》),成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

 

    河南之地西起函谷关,东到大海,北至黄河,南达淮水,约相当于东魏版图的三分之一;“殷实富强”,人口百万(据《魏书·地形志》上中二卷所录东魏武定年间(543年—550年)户口数统计:东魏总口数 7,591,654;侯景所辖十三州总口数当在百万左右,约占东魏人口总数 13%。)。侯景在此经营多年,早与当地豪族紧密勾结,逐渐发展成与中央不相协调的强大地方势力,初步具备了割据的经济、政治诸条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武定元年(543年),东、西魏在邙山大战,东魏获得大胜。侯景也因用计赚取虎牢城,连收北豫州和洛州,以功迁司空;武定三年(545年)改授司徒,地位和权力更加显赫。

 

    侯景官运亨通、权柄在握,土广人众,实力雄厚,久酝于怀的“飞扬跋扈志” 难免时时流露。他轻视高欢之子高澄,曾对东魏将领司马子如口出大言:“王(高欢)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北史·齐本纪上第六》)因被  高澄视为肘腋之患,也引起了高欢的疑忌和防范。                                      
        

    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欢疾笃。高澄先发制人,书召侯景入京。侯景自知一旦入朝,脱离根本,就如虎兕在柙,不仅威权尽失,性命也难保无虞, 于是公开据兵反叛。河南诸州刺史、守、令也多与侯景合流。东魏在上年的玉璧之战中损失惨重,高欢新死引起朝野振动,侯景反叛使东魏西、南两面受敌,形势更加严峻。为尽快平叛,高澄对侯景许以种种优厚条件诱降,同 时遣重兵昼夜兼行,企图包围侯景,一举歼灭之。侯景仓促难敌,急举河南 六州降西魏请援。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封他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

   五月,东魏司空韩轨围侯景于颍川(今河南许昌)。侯景出战不利,窘困中连忙派人向西魏求救,并许诺再将东荆、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割给西魏。

 

   面对这种形势,西魏尚书左仆射于谨对丞相宇文泰说:“侯景自幼习兵,奸诈难测。此次求援未辩真假,不能贸然派兵。应该好言抚慰,厚其爵位,以观其变。”而荆州刺史王思政却认为,侯景归降,乃是进兵中原的大好机会。此时若不出兵,将来必定后悔不及。宇文泰赞同王思政的意见。于是,宇文泰命王思政率马步兵一万余人向阳翟(今河南禹县)进发,又派太尉李弼、大将赵贵率兵一万奔赴颍川。同时,加封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以示笼络。

    韩轨见西魏援军将到,唯恐不敌,便引军退走。侯景见东魏军退走,便想乘李弼、赵贵前来相会的时机将他们扣押,兼并他们的军队。

 

    赵贵识破了他的阴谋,没有接受他的邀请。后来,赵贵又想诱使侯景

前来,想趁机扣押他。李弼认为,以西魏现有的兵力并不能控制河南的局势,此时除掉侯景只能是帮助了东魏,对西魏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制止了赵贵。王思政率军进据颍川后,侯景伪称略地,出屯于悬觚(今河南汝南)。

    

    侯景屯驻悬觚后,继续派人向西魏请求增派援军,宇文泰又派大将韦法保、贺兰愿德率军前往援助。二将出发后,大行台左丞王悦对宇文泰说:“侯景与高欢自幼相交,归附高欢后,备受信任,得以专制方面。可是高欢尸骨未寒,侯景便起兵反叛,虎狼之心,昭然若揭。他既能背德于高欢父子,又怎肯尽臣节于我朝?如今丞相不断出兵增援侯景,卑职认为欠妥。”

     

    宇文泰道:“先生所言甚善。古人道:‘受降如临敌’,侯景机诈多变,我岂能不知?我之所以不断增派援军,便是想乘机控制河南之地。待我军云集之时,我便征召侯景入朝。侯景如果欣然从命,便是真心投降;倘若推三阻四,便是怀有二心。到那时再相机行事,为时不晚!”他决意相机行事,纳降后乘势进取河南。

      

 不久,韦法保、贺兰德愿率军抵达悬觚。宇文泰便下令征召侯景入朝。

     

    果然不出宇文泰所料,侯景投降西魏并非出于真心。他只是

想利用西魏军同高澄作战,待攻灭高澄后,便独霸中原。西魏军到来

后,他极尽拉拢之能事,每日只带少量随从,来往于诸军之间。凡是

西魏军有些名望的将领,他都亲自前去拜访,想以此取悦西魏军,让

他们为自己效命。

   

    侯景的伎俩很快被人识破。韦法保的部将裴宽对他说:“侯景乃狡诈之人,必不肯应召入朝。此时他表面谦恭,实则内怀奸心,明公不可轻信。下官以为,倘若乘其再来拜访时,埋下伏兵,将其杀掉,便是大功一件。如果明公不想这样做,也应该加强防备,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免发生不测。”

   

    韦法保觉得有理,但他觉得攻杀侯景没有把握,不敢贸然行事,只是暗中加强战备而已。不久,韦法保便向侯景告辞,移防他地。

 

   荆州刺史王思政也识破了侯景的阴谋。他写信给贺兰愿德等人,将他们秘密召回,同时又派诸将向侯景所辖诸州推进。

 

   这样,两月之间,西魏军以援助为名,先后接收侯景所辖土地七州十三镇之多,几近侯景所辖土地的一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