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沙尼亚的历史悲怆——电影《1944》(爱沙尼亚)

 老骆驼4753 2018-02-18

爱沙尼亚拍摄的二战电影《1944》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再看二战。爱沙尼亚1918年利用一次大战的契机,赢得了独立,然而好景不长,随后爆发的二次大战,苏联和纳粹德国签署了一个貌合神离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一个瓜分东欧的分赃条约,根绝这个条约,苏联入侵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小国,貌似正义的苏联红军对于爱沙尼亚人来说实际上是侵略者。这就是为什么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爱沙尼亚人把纳粹德国当成了自己的解放者,与德国密切配合,打击苏联,在德国的武装力量中就有一个爱沙尼亚师。


1944年,德国在战争中节节败退,苏联开始全面反攻,再次打倒爱沙尼亚的国土之上,这部电影就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背景下的故事。电影一开始,让习惯了看打击纳粹的二战大片的我感到很吃惊和意外,电影表现的是身穿纳粹军服的爱沙尼亚人如何机智、勇敢的打击苏联红军,他们有着袍泽情深,对于前来嘉奖的纳粹官员表示尊重,另一方面对希特勒的照片又很是不恭敬,在上面画上女人的裸体开玩笑,士兵之间也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但是无论是纳粹德国的思想,还是苏联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生活在两大强国之间的小国公民,实际上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他们只能依附一方打另一方。这种地缘政治、历史宿命所造成的悲剧在这些普通士兵身上产生了强烈的冲突。



电影前半段主要拍摄了苏联一个普通爱沙尼亚士兵让·塔姆,他坚守在祖国的土地上为别国战斗,在撤退的途中,勇敢的救下一个小孩,苏联的飞机不分平民与军队对这块土地进行胡乱的扫射。电影最让我震撼的一段镜头是爱沙尼亚师狙击苏联军队,结果打到一半的时候发现,身穿不同军装厮杀人,居然都是爱沙尼亚人,战争造成了极大的荒谬感,手足兄弟居然在自己的国家为了别人的战争厮杀,这比跑到中国的东北来打仗的日俄战争更加荒谬。

本以为让·塔姆是这个电影中的男主角,没想到电影进行到一半,他被一个叫尤里的苏联爱沙尼亚步兵师中的士兵击毙,电影的视角从德国一方转向苏联一方,同样是一群被裹挟到战争中的爱沙尼亚人,尤里拿出了让·塔姆胸口写给家人的信,代他送给了让·塔姆的妹妹,有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女孩儿。



爱沙尼亚师的政委是一个苏联体制标准的官僚,代表僵化残酷的意识形态,处心积虑的陷害爱沙尼亚一方的指挥官,这种意识形态的虚伪与邪恶在这个军官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电影的最后,他下令杀死抓获的几个16岁的德国爱沙尼亚逃兵,命令在被尤里拒绝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掏枪击毙了这个年轻的战士,同时张狂的叫嚣苏联体制的强大,敢向他开枪就要被流放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集中营,这个恶棍式的政治委员被狙击手一枪击毙,同样在尤里的胸口找到了一封信他写给让·塔姆妹妹的信,信中忏悔和承认自己当初杀了他哥哥。



电影的最后是年轻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年轻的一代在民族国家的悲剧与炮火硝烟之后能健康和平的成长。

历史上,苏联当初在被德国打得败退的时候,斯大林下令实行焦土政策,在爱沙尼亚大肆破坏,不给德国留下好东西,在反攻阶段,为了报复爱沙尼亚加入纳粹德国的行列,又实行了无差别的轰炸,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整个爱沙尼亚人在二次大战期间死亡了22万人,相当于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还有8万人流亡西方,这也是电影中我们看到的苏联政委为什么坚持墙壁被俘的爱沙尼亚小孩儿一样,一种蓄意的政治报复。在占领爱沙尼亚全境之后,苏联还实行红色恐怖,大肆逮捕请教反对过苏联的人士,而爱沙尼亚人的抵抗也是顽强的,著名的“森林兄弟”有机会一直坚持打到1948年,其中最后一位被逮捕的森林兄弟是在1978年,纽伦堡审判对被迫加入纳粹的爱沙尼亚师的官兵免于起诉,从道义上理解和同情他们的命运。

冷战时代,爱沙尼亚仍然是东西方对峙过程中依旧是双方欧洲角力的最前沿。就是这样一个小国的不屈抵抗,1991年波罗的海这三个小国终于成为搬到苏联红色帝国的第一块砖,如此强大的帝国,在对内对外战争中曾经是那么的骄横,坍塌的却也是如此脆弱。


这部《1944》投资150万欧元,战争效果足可以媲美任何好莱坞大片,电影对历史的尊重、人物的塑造都非常成功,让我们领略到爱沙尼亚电影的独特风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