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教授彭林:如今的春节太欠缺仪式感了丨听课讲座视频第五讲

 查理13 2018-02-18




美德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行为的美德,

另一种是智慧的美德。

前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后者是从听课中得来的。

 —— 亚里士多德



打盹会做梦,听课会圆梦




彭林讲座视频

古典刺猬整理




中国春节的仪式感太欠缺了,节庆表演要精益求精




彭林:隆礼重仪 春节更祥和


岁尽无复日,新桃换旧符,又是农历新年到。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节庆之冠,不仅历时最长,从腊月二十三到元宵,前后将近一个月;而且要准备“年货”,食品最为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中华礼仪集中展现的节日,祭祖、拜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除夕夜守岁要有文化内涵,建议写下家训互相交流


1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最重大的礼仪活动。中华文明的基本特点是敬天法祖,前者是对自然的敬畏,后者是对家族传统的弘扬。中国自古是宗法社会,祖先是家族的根荄。任何家族的成就,都不是某一代人的功劳,而是历代先祖累世奋斗的结果。年终祭祀,是子孙后裔了解家族的始祖、郡望、宗谱、支脉,迁徙过程,学习家族史的最好机会,无论是充满荣耀,还是历尽艰辛,都能使晚辈受到激励。发愤图强,光前裕后,绝不做辱没先祖的事,成为家族成员的人生理念。家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正是缘于对家族的温情与敬意。得力于对家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主要是通过年复一年的春节祭祖来实现的。

  

一族一姓的祭祀,看似分散,实际上万宗归一,都是中华文化这棵大树上的枝叶。经过知识精英数千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凝聚了高度的文化认同,遍观各地祠堂的族规、族训,其文化指向,几乎都不出仁义忠孝,诚信友善的范围。可以说,家族的发展与中华的发展,有着高度的同一性。认祖归宗,成为超越中国地理概念的强大的文化向心力。笔者多次到马来西亚考察,看到许多华人的门楣上书写着“颍川”、“陇西”、“庐江”、“京兆”、“太原”等昭示家族源头所在的地名,无论历经多少代,无论重洋阻隔,始祖的郡望,永远是华人心中的圣地,念兹在兹,世代铭记。

  

有一种说法:先祖早已去世,却还要摆上供品祭拜,岂不是装神弄鬼?此说似是而非。毋庸讳言,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认为人有肉体、有灵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无一例外。宗教文化的共同点是有彼岸世界,人死之后,灵魂或上天堂,或入地狱。中国人也认为人有肉体与灵魂,但并没有彼岸世界,人死,身体入土为安,灵魂则回到自己家里,依然是家庭成员之一,只是家人看不见他们。古人事死如事生,每当远离家门,或者家中发生什么大事,都要“告庙”,先人依然注视家里的一切,甚至关心国家大事。陆游生前没有看到国家统一,抱憾而逝,他在《示儿》诗中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旦祖国统一,一定要在家祭时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满桌的供品,不过是为了增加仪式感。祭祀的核心,是生者与死者的沟通方式。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认识中国祭祀文化的人文内涵与积极意义。



2

  

给长辈拜年,也是春节特有的活动。辞旧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每每令人感慨:晚辈又长大了一岁,而长辈却是又老了一岁!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之寿又增一年,惧的是他们的衰老也随之而来。所以,春节期间的礼仪,多围绕尽孝表敬展开,为花甲、耄耋之年的长辈做大寿的家宴,到处可见。而更为普遍的是,在除夕或者新年给长辈拜年,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关爱与教育,祝愿他们新岁吉祥如意。美好的愿望,只有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才能充分表达出来,让对方感受到。按照中国的传统,“拜年”是真要“拜”的。古人所谓的礼拜,主要分两种,一是跪拜,二是作揖。中国人讲伦理、讲究辈分,平辈之间的礼数,不可用来对待长辈。平辈拜年,彼此作揖即可;但晚辈给长辈拜年,则要磕头。如果不论长幼,都行同样的礼,就有将长辈当平辈之嫌,失笑于人。

  

近代以来,由于屈辱的历史背景,不少中国人对跪拜礼很反感,说这是中国人愚昧、落后的表现,认为西方人是绝不跪拜的。这是绝大的误解。在西方教堂里,每个长条座椅的后下方都有一条平板,是供他们跪拜上帝时用的。信徒自信是上帝的子民,所以他们不跪拜父母。中国文化不然,谁都清楚自己是父母先祖所生,跪拜先祖父母乃是天经地义。最近听到央视播放的一首歌,歌词中说“到祖坟上支香,给父母磕个头”,正是中国孝亲文化最真切的表达。

  

春节是一年的开端,谁都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好的兆头和新的气象。因而能处处用礼仪约束自己。谁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春节期间,人人都变得彬彬有礼了,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几乎听不到污言秽语。明信片或者电子贺卡上的用词,大多经过精心推敲,雅致而亲切,甚至用历史典故来表达彼此的情感。随处可闻的,是热情洋溢的问候声。每个人奉献给先祖、父母、亲友的礼仪,使得春节变得更加祥和。真希望人人都把这份真诚贯穿到年终,周而复始,长盛不衰,那样我们的社会就真正进入了和谐之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