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玉稻筱麦坊米 2018-02-19

关于梁山一百单八将最终接受招安死伤惨重的结局,大多数人在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从追求美好、向往完美大结局的本性上讲,人们更希望看到的结果是这些放荡不羁的好汉或者在水泊梁山逍遥到老,或者联合各方势力推翻朝廷指点江山,但作品的结局不容更改,这种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或许才是《水浒传》这部经典之作成为传世名著的原因吧。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其实过了热血沸腾的年纪,经历了社会历练的洗礼,回过头来看,梁山好汉接受招安也并不是那么让人难以理解的选择了。关于接受招安的原因,除了领头人宋江力主为朝廷效力的举动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多数人在内心里还是倾向于被朝廷招安的,毕竟从“逼上梁山”这个成语里可以看出,上梁山落草为寇的大大多数都不是自己愿意去的,二是被种种原因逼于无奈,才不得不加入梁山,成为世人眼中的贼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好好日子过,谁会去混社会啊。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在支持梁山接受招安的这部分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从骨子里就热衷于接受朝廷招安的,有6个人。

大刀关胜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关胜,绰号大刀,位列天罡星第五位,上应“天勇星”,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使一把青龙偃月刀。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之后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珪,单廷珪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霹雳火秦明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秦明,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送绰号“霹雳火”,上应“天猛星”,大聚义排座次时,在梁山排行第七位,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第三位。祖籍山后开州。善使一条狼牙棒。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攻打清风山时,因中宋江的计策,被俘后无家可归,只得归顺。自上梁山后,秦明凭手中狼牙棒,在一系列战斗中屡立战功。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在征方腊接近尾声的清溪县之战时,秦明与方腊之侄方杰大战,因躲避暗器,被分散了注意力,方杰趁机一戟将秦明杀死,回京后,被追封为忠武郎。

双鞭呼延灼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呼延灼,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送绰号“双鞭”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双枪将董平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董平,绰号双枪将,上应“天立星”,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五位,担任马军五虎将第五位。河东上党郡人氏。他原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后被宋江用计生擒,遂归顺梁山。因常打头阵,又称董一撞。征四寇时屡立战功。征方腊时战死于独松关,追封忠武郎。

青面兽杨志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杨志,绰号青面兽,上应“天暗星”,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金枪手徐宁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六大虎将,没有宋江牵头,他们也会选择招安

徐宁,绰号金枪手,上应“天祐星”,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八位,是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二位,把守正东旱寨。东京人氏,原是禁军金枪班教师,善使钩镰枪,后被表弟汤隆赚上梁山,大破连环甲马。征方腊时在杭州被药箭射伤,最终死于秀州,追封忠武郎。

这6个人原本都是在“体制内”当差,当然知道生逢乱世,能够拥有“公务员”这么好的铁饭碗,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绿林英雄看似风光,实则是一个朝不保夕、随时可能丧命的高危不稳定职业,因此,向往招安也就情有可原了。

尤其在封建时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数千年来被老祖宗灌输的传统,天地君亲师,更是烙印在骨子里的伦理纲常,受家族影响最深的杨志,更是曾经大宋朝忠勇世家“杨家将”的后代,为朝廷效命,相当于是祖训。无怪乎他们在看到招安有望之际,积极向朝廷靠拢,推动招安工作的进行了。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水浒传》等书,小编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