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是什么?它如何成长和改变?

 康泰wjr图书馆 2018-02-19

一说起精神,灵魂,心灵这些概念,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它把“死”的物质分开,因为人们总觉得精神、灵魂、心灵这些是无形无象、千变万化的,它与有形的、不变的实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一元论告诉我们,无限的宇宙空间连续着统一的物质,它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物质才不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秩序井然的物质系统。显然,按照气一元论,物质和能量是有机的统一体,因为只要是物质性的存在,它一定是在被压迫中存在,本身就充满着能量,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其能量大小就体现在物质彼此之间紧张程度之上。相对来说,有序的物质密度大,内聚的能量较高,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内聚的能量较小,因此,当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会向外释放能量,反过来,当局部物质受到能量的作用,也会从无序向有序转化产生物质系统,自然界的能量就是通过连续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在空间中流动的。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物质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精神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体现在物质系统当中,每一个系统都是在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反抗、扩张,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也正是有了这种本性,物质系统才能够不断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产生、发展、壮大,也不断在周围物质巨大的压力下不断走向衰退和灭亡。


意识是什么?用哲学的话来说,人是一个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物质系统,而意识则是人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一个选择。选对了,人就能够不断地与发展的环境相和谐,从而得到大环境力量的支持,不战而胜;选错了,人就会频频与外在世界变化矛盾激化,从而受到大环境力量的强力抑制,让人受到惩罚。


西方科学对意识产生的原理是一无所知的,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把人从所依赖生存的环境中孤立出来,也把大脑从它所依赖生存的整体环境中孤立出来。与此相比,东方传统文化认识则是更符合自然之理的,在它看来,人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意识就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产物。


具体的意识产生过程是这样的,自然是在不断变化中存在的,它会不断作用于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最后会汇总到神经中传递到大脑。它们首先到后脑各个功能区,如听觉区、视觉区,运动区等,产生条件反射,使人体局部快速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然后这些信息会通过缘脑向前额区过渡,最终信息在这里进行竞争,优胜劣汰,结果只有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整体步调一致的生理活动,以适应外在世界的变化。


很多人根据意识产生于大脑当中以为意识决定于大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大脑虽然高高在上,但它绝对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它应该服从于整体,而不是凌驾在整体之上。体现整体意志的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也是如此,得到血液优先支持的信息,不管它多么弱小,它都会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来决定人此时的意识,而与整体的意志相违背的信息,不管它表面上看起来多强,它都会由于得不到血液的优先支持,使它迅速由强变弱成为统治者的附庸,因此,意识本质上也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


人一出生都有某种体质上的偏性,它就体现在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之上,表现在意识产生上,就是某一类信息总是被优先选择出来成为意识,使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性格。由于血液供应上的偏性主要是由以心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决定的,因此,中医上有心主神志之说,当然,心灵之说也来源于此。


无偏不成人,人都是有偏性的,这种偏性也可以称之为偏心,它通过血液对大脑中信息的优胜劣汰决定着意识的产生,因此,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多大差别,但对同样的环境变化反应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这种偏心会让不同的信息优先得到血液的支持,从而脱颖而出成为意识。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此,聪明与否也在于此,能够及时顺应外在世界的变化,就能够得到大环境力量的优先支持,使你顺风顺水,而选择出的信息使你与外在世界变化相矛盾,你就会受到大环境力量的抑制,使你处处不顺。


心灵是什么?心灵就在于这种血液供应上的偏性,主要和心有关,它不仅决定着大脑中信息优胜劣汰的结果,决定着你思维上的偏性,而且决定着身体各组织的兴衰。显而易见,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它就会功能亢进,血液总是对某一组织供应不足,它就会功能低下,如果这种偏性达到一定程度,对应的组织就产生病变,出现西医学上所说的疾病。


人是在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不仅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产生,使人具有某种心理上的偏性,而且在不断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成长壮大,最终又不得不在外在世界巨大的压力下走向衰退和灭亡。与人的这种发展过程相对应,人的心理偏性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人的成长过程。但有一点是自明的,那就是最初的产生环境对人心理上的偏性具有决定性,它影响了人的一生。


有人总是会说,这个人聪明,这个人傻,其实,人人都是一样的,无所谓聪明与傻。因为人和万物一样,都不过是一个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一个物质系统罢了。由于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使人具有了心理上的偏性,让人具有了对同一自然变化有了不同的反应。这不是决定于人,而是决定于天。


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自以为聪明,却不知自然规律决定着人的一切,人不过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的“机器”罢了,决不可能超越于这种规律。比如,某一个人具有特殊功能,这不过是天意使然,因为它能够让人把某一类信息优先在大脑中选择出来成为意识,这种意识一旦产生,血液就会优先供应对应的组织,使你具有特殊的功能。为什么你有这种功能,而我没有?并不是我真的没有这种功能,而是具有这种功能的信息没有办法在我们大脑中被优选出来罢了。


至于心灵的成长与改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信息刺激,虽然人人都有心理上的偏执,但如果没有对应信息的刺激,它仍然无法竞争出来成为意识。为什么一些极端环境能够使人心灵成长?就是极端环境产生的信息与人心理上的偏执相和拍,使它竞争出来成为意识罢了,这使人具有了过去没有的一些功能。


第二种方法就是改变心理上的偏执,使以往在大脑中竞争不出来的信息进而有机会竞争出来成为意识罢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心理上的偏执主要和体质偏性有关,不改变体质偏性,只想通过外在的一些刺激,恐怕是很难改变的。


每一个人都身处于一个自然环境中和一个社会环境中,相对于这两种环境,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顺应自然才能身体健康,顺应社会才能够事业顺遂。人的一生都不过是一个在与自然或社会的对立中不断寻求统一的一个过程。所谓的心灵成长,不过是为了帮助人能够更有效地顺应自然和社会,或者说,让能够帮助人顺应自然或社会的信息竞争出来主导人的意识,使人能够及时顺应它。


不过,这都是站在人的角度上来看的,如果站在上天的角度来看,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符合规律的,人也是一样,和万物同受一个规律支配,决不会因为心灵这个概念的出现使人能够超越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