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划设计】区域用海产业园总体规划框架

 张顺4yd4js5u22 2018-02-20

我国的沿海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以点带面的探索性开发逐渐转变为区域联动性发展,海滨地区已然成为沿海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示范地区,海洋经济在沿海省市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区域用海规划由此蓬勃开展起来。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副院长尹超在《规划师》2014年第7期撰文,以《中国江海产业园总体规划》为例,对以海域用地为主的产业园规划设计技术路线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基于建设用海特点的规划措施。


1 区域用海产业园总体规划的技术路线

区域用海产业园总体规划属于区域用海规划,其主要内容既与一般产业园总体规划类似,又具有区域用海规划的自身特点。具体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规划背景分析,包括对宏观政策、周边条件、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海域海情、基地用地与建设现状等内容的分析和研究;②专题研究,对产业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包括区域分析与功能比较研究、产业发展与布局研究、填海可行性研究等内容;③明确规划定位,确定规划框架;④主体内容,主要包括对海域使用面积、围填海形式、海堤设置与排水体制等进行填海方案比较,对土地使用与功能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绿地与景观系统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分期建设进行深入研究。



2 基于建设用海特点的规划措施

(1)多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化。

规划通过土壤、水利、植物和生态四方面的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化:①土壤措施:通过局部增填优质土,改良表层土壤条件;适当抬高标高,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控制盐碱反渗。②水利措施:在园区内布置两湖两湾(淡水),通过保持较大面积的淡水水面率净化盐碱土壤;连通园区河道与周边引水河道,通过海水潮汐水位差促进水体流动以净化土壤;经过污水厂处理的中水经湿地净化后促使水体流动和置换。③植物措施:认真研究国内外先进经验,配置有利于降低土壤盐碱化、兼具景观效果的绿色植物。④生态措施:在沿岸增加湿地,增强生物多样性建设,利用特种生物吸收、降解盐碱。



(2)结合GIS研究做好防洪排涝。

规划利用东部围海海堤、北部蒿枝港河堤和南部通启运河河堤构建整个江海产业园的防洪包围圈。通过GIS研究,对产业园不同标高下吹填土方的工程量、经济性及排涝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地块标高。同时,增大园区水面率至9%,结合黄海半日潮规律,通过闸站控制、合理调度园区河道水位,形成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节能减排的排涝方案。



(3)利用水面塑造特色滨海景观。

在吹填中,规划结合现状海域留出两湖两湾集中型水面:在生活片区设置过渡性湖面,弱化远处常显浑浊的黄海海景;在工业片区中部设置较大面积的水面,结合研发中心、集宿公寓等设施塑造内聚景观。



3 结语

区域用海产业园规划是响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的新型规划形式,需要同时满足城市规划与区域用海规划的要求,在发展定位方面应结合城市与海洋的发展需要,综合研究低碳、生态发展与城乡统筹等方面的需求;在产业选择方面应力求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以及符合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在多方案比选方面应注重围填海形式、功能分区关系及道路网组织等核心内容。




文章详见《规划师》2014年7期《区域用海产业园总体规划框架与案例——以<中国江海产业园总体规划>为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