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器上的神话纹饰

 自华居 2018-02-21

玉器中有不少是根据神话故事演化而来的纹饰,比如海屋添筹,五岳真形图,八仙过海,河马负图,八宝等,他们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先来看看第一个:海屋添筹。

画面中画着波涛汹涌额大海,海中有仙山楼阁,楼阁中陈设宝瓶,内插筹码,空中有飞翔的仙鹤,仙鹤口中衔筹。仙山周围散布着若干小岛,点缀着苍松翠柏,仙境气氛浓郁。出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传说在蓬莱仙岛上有三位仙人互相比长寿,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 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经装满了十件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山齐矣。这就是海屋添筹的传说典故。后来,人们常在祝寿礼物上装饰“海屋添筹”图案。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有一件海屋添筹的玉盒。

下面为笔者有幸收藏过的一件海屋添筹玉锁。

下面来看看“五岳真形图”。即用五个符号来代表五座大山。据《藏经》记载,五岳之神,分管世间人物,各有所属。如:泰山乃天地之孙,群灵之府,为五岳之祖,主管人间生死贵贱。衡岳主管星象,分野,水族鱼龙。嵩岳主掌土地山川,牛羊食焰。华岳主掌金银铜铁,飞走蠢动。恒岳主掌江河淮济,四足负荷等事。《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武帝﹞问:'此书是仙灵之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图也……诸仙佩之,皆如传章;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羣灵,尊奉亲迎。''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道书之重者,莫过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修道之士,栖陷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汉武元封三年七月七日受之西王母,流布人间。后太初年中,李充自称冯翊人,三百岁,荷草器负图傲游。武帝见之,封负图先生。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悉皆隐遁,不敢加害。家居供奉,横恶不起祯祥永集云。故此图不独用为佩轴,家居裱成画图,安奉亦可……'。

五岳真形图在玉器上也有体现。

再来看看“八仙过海”及“暗八仙”纹饰。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汉族民间传说。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玉器上的八仙帽正居多。

一种由八仙纹派生而来的宗教纹样,此种纹样中并不出现人物,而是以道教中八仙各自的所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1]暗八仙以扇子代表汉钟离,以宝剑代表吕洞宾,以葫芦和拐仗代表李铁拐,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蓝采和,以渔鼓(或道情筒和拂尘)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韩湘子,以荷花或笊篱代表何仙姑。暗八仙纹始盛于清康熙朝,流行于整个清代。

玉器中的暗八仙。

最后一个:河马负图纹,浮雕河马,马背上有河图的纹饰,这种纹饰,即称“河马负图”或“海马献图”。马与龙有时一而二,二而一。《周礼·夏官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六尺以上为马。”因而凡马之大者。亦可称“龙”,或“龙马”。《礼记》曰:“圣人用民必从,天不爱其道,不藏其宝,故河出马图。”注日:“龙马负图也”。孔安国《尚书·大传》日:“王者有仁德,则龙马见。伏羲之世,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也。”河马负图历代都被视为祥瑞的象征。

今天大年初三,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2018多收好藏,收藏开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