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那么,轴承在机械设备中是如何运作的,小编为金粉们找到了视频和动态直观体验一下! 先来个视频 时长10:47,请在WiFi下观看
跑步机传送带在12公斤重的钢棍上快速稳定运动, 这些钢棍下是4个轴承,能够保证它稳速转动 ▼
6个橡胶减震杠吸附在底部位置,作为避震器, 减少脚对传送带产生的震动 ▼ 底板上是一个2.5厘米厚的跑板,外部上蜡, 尾部用铰链固定住,为跑步提供稳固的表面, 可以减少对膝关节的伤害 ▼ 滚轴需要保持坚固,确保每次跑者的脚踩到传送带, 能够记录跑者的步频。通过电脑操控台, 可以设置预期跑速,每次脚重重踩在跑板上, 传送带就开始减速,驱动器同时工作, 立马抵消减速带来的影响 ▼ 电子控制器能够探测出步速的变化,然后发出命令, 让发动机加速转动,这样传送带就能恢复预设速度, 让跑步机与跑者的步幅相匹配, 跑者全程都感到轻松畅快 ▼
在卷尺坚硬的塑料外壳下,26个部件协同工作, 上紧的盘簧能够让卷尺准确无误的测出数据 ▼ 套钩可以在不弄断金属片的前提下,勾住金属片, 上紧的盘簧在遇到摩擦的一瞬间就能吸住金属片 ▼ 在卷尺片的尾部,金属条与其相贴合, 长度与卷尺片等长 ▼ 由于金属条缠绕在中心轮轴上, 这就变成了一个强力的弹簧了, 当卷尺拉出的越多,弹簧的压力就越大, 只要一放开扣锁,弹簧需要回位, 卷尺叶就立马跟着收进去了
钓鱼线的超轻铝合金框架下, 有141个精密的构成元件 ▼ 鱼线采用540多米长的特殊编织线, 能够承重65公斤 ▼ 内部的不锈钢珠围绕着轴承转动, 速度为10000次/分钟 ▼ 而精密齿轮转动曲柄带起运动, 可以收回钓鱼线 ▼
机器在两片金属片中再夹一片中间有空隙的金属片 ▼ 后将金属片传送至大型焊接机, 通过18000伏的电压将金属片焊接起来 ▼ 中空的设计让它比原来更轻, 但却还是一样的坚硬 ▼
平衡感设计能让Yo-Yo球扔出去和收回来都很顺畅, 同时Yo-Yo球能长时间在线上旋转, 而且保证速度不会慢下来 ▼ 为了做到这一点, Yo-Yo球内部有一个比一分钱还小一点的巧妙装置 ▼ 在内外圈之间,有10个小钢珠共同滚动, 从而阻隔内外圈之间的摩擦力 ▼ 虽然绳子绕在外圈上,但内圈仍然能够全速转动, 速度就和F1方程式赛车一样快 ▼ 这种天才般的分隔方式, 能让Yo-Yo球一直转到最后,同时, Yo-Yo球两边的重量也能帮助延长它的减速
电锯中数以万计的部件协作工作 ▼ 一个小巧轻便的活塞,驱动着坚硬的机轴 ▼
三联动链条能够保持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 ▼ 在外部有33个剃刀般尖锐的切齿, 能够锯开世界上最硬的木头 ▼ 但电锯的威力并不是来自切齿, 而是来自薄薄的被叫做“导向杆”的金属片, 链条就缠在它边缘。导向杆必须坚固, 才能支持高速运动, 但也得足够轻,因为伐木工人要提一天 ▼
首先传感线圈先探测硬币的尺寸大小, 而电磁铁则探测其材质 ▼ 在硬币投下的瞬间,机子会确定硬币, 并将它们分类放好 ▼ 当发现异样时,假币就会被弹出 ▼ 当给你找零时,机器则会逐一放出硬币 ▼
在贩卖机锁眼后面,有一台微型电脑, 控制着对应的132个火柴盒大小的马达 ▼ 这些马达能推动转轮360度转动 ▼
当食物掉下的时候,它会通过10道红外线光束, 如果红外线没有感应到任何东西, 电脑会发出指令退出硬币 ▼ 看完这么多炫酷的动图,轴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我国轴承目前发展的水平如何呢?
目前,我国的轴承工业从产业经济规模上已居世界轴承总量的第三位,但在产品精度、技术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我国轴承行业生产集中度低 在全世界轴承约4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世界8大跨国公司占75%~80%。德国两大公司占其全国总量的90%,日本5家占其全国总量的90%,美国1家占其全国总量的56%。而我国瓦轴等7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轴承企业,销售额仅占全行业的28.3%。(非最新数据) 2、我国轴承行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低 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人才开发等方面仍处于低水平,加上面向行业服务的科研院所走向企业化,国家已没有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从而削弱了面向行业进行研发的功能。因此,全行业“两弱两少”突出,即基础理论研究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力度弱,少原创技术,少专利产品。 当前,我们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拟,几十年一贯制。产品开发能力低,表现在:虽然对国内主机的配套率达到80%,但高速铁路客车、中高档轿车、计算机、空调器、高水平轧机等重要主机的配套和维修轴承,基本上靠进口。 3、我国轴承行业制造技术水平低 我国轴承工业制造工艺和工艺装备技术发展缓慢,车加工数控率低,磨加工自动化水平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老企业中作为生产主力的仍是传统设备。对轴承寿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的先进热处理工艺和装备,如控制气氛保护加热、双细化、贝氏体淬火等覆盖率低,许多技术难题攻关未能取得突破。 轴承钢新钢种的研发,钢材质量的提高,润滑、冷却、清洗和磨料磨具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尚不能适应轴承产品水平和质量提高的要求。因而,造成工序能力指数低,一致性差,产品加工尺寸离散度大,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而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近几年我国轴承发展不断进步,慢慢形成产业化,目前世界轴承市场我国大约百分之十左右,销量占据世界第三。但是与世界轴承工业强国相比,我国轴承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就是高技术、高精度、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低,产品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与改进。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