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来没有纯粹的教育家,哲学家、医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更能胜任教育家

 昵称815848 2018-02-22


在我的印象里面,很多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发言、写作,喜欢提及、引用或转述的外国教育家当中,玛利亚·蒙台梭利 是很突出的一位。


玛利亚·蒙台梭利

玛利娅·蒙特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蒙台梭利的著述方式和思想方法,让人感到可亲近,贴合人的“思维舒适区”。

 

众所周知,蒙台梭利至少有四个身份,即医生、教育家、哲学家、慈善家。

 

我之所以特别说到这个,是因为有一个观点在我的精神世界里越来越清晰:从来没有纯粹的教育家。

 

也就是说,一个只懂教育的教育家必然是可疑的,或者说,不存在只懂教育的教育家。

 

当前一些地方有所谓“教育家培养工程”,作为一种教育专业人才的选拔、发展和激励机制,其初衷及目的无疑都是好的,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师(校长)专业成长环境和格局的。

 

有一种观点似乎是为了印证类似“工程”的科学性,将教育家分为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教育实业家等,只是在某些场合、某种语境使用时,存在概念泛化、边界模糊的问题,缺乏说服力。

 

我并非钻牛角尖,而是基于对教育本身的尊重,对育人这项复杂而永恒的事业的敬畏。还是回到蒙台梭利。

 

  • 作为医生(医学博士),她了解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深谙人的生命发展的节律和隐秘,并据此研制出一系列适合于不同儿童的课程、教具及训练(智力训练、感觉训练、运动训练等)方法;


  • 作为哲学家,她深刻理解人性的复杂与局限,在倡导人的自我发现和自由发展的同时,强调意志、秩序和服从;


  • 作为慈善家,她具有圣女般的悲悯和博爱,不放弃每一个孩子,通过持续帮助智障儿童而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同时毫无保留地献身于自己所热爱的工作,自觉做儿童自我教育的榜样。

 

在我看来,这些方面正是蒙台梭利作为一个教育家的科学基础、思想基础和人性基础,或者,如果说存在一种“教育家人格”的话,那么这三个部分是其构成要件并交互产生作用的。

 

从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层面说,何为教育家也许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两个词:创造与贡献。

 

前者体现在对教育应该做什么、学校应该怎么办、教师应该怎么做等问题的回答上,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目标、理念、标准、策略、方法和工具;后者通过惠泽世界、福荫后人而被时光所肯定同时照亮了时光。

 

有人也许会说,蒙台梭利只有一个,蒙台梭利也不是唯一的。

 

没错。像蒙台梭利这样在教育上完成了“创造与贡献”的教育家(源头性教育家)还有很多。

 

我丝毫没有独尊一家的意思,而只是想在何为教育家的问题上探一个底,努力廓清其肌理和要素。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教育家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是纯粹的教育家,所谓教育家甚至是他们最不重要的身份。

 

 

很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往往是在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语言体系的过程中,“顺便”谈谈“教育”的,就像“顺便”谈谈人性、谈谈爱情、谈谈死亡一样。

 

他们被称作教育家,几乎就是他们作为思想家的“副产品”。我丝毫没有贬损教育的意思,反之这正反映了教育之复杂与伟大。

 

真正的教育家,更多的时候总是直面社会转型、文化革新、文明突变等等各种人类大麻烦,在这样的背景和框架下来思考和实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当然,他首先必须把握好人之为人的确定性与人如何成为人的不确定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巨大张力。人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正意味着教育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时空下,人的发展规律、人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设置,是教育的确定性一面;而人的发展过程、师生交往过程、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是教育的不确定性一面。

 

面对前者,人们以法律、制度、标准、规范、流程加以规约,而当面对后者,则需要爱与智慧。所有教育的伟大和艰难,往往就集中在这两者之间看似泾渭分明实则纠缠不清的开阔地带。

 

教育家通过调动各种资源,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历史以及自己的人生经验,从中发现规律,提炼原则,研制方法、工具,命名各种问题和现象,创造“新教育”,贡献新智慧。而所有这些,绝非一个只有所谓教育素养的人所能担负的。


(节选自《教师月刊》2017.12期)

 


end


本文来源:大夏书系,有删改。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