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江山携手 2018-02-23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本来在喜村北面就有一个大门似的路通向喜村,但错过了机会就多走了冤枉路,在朱坑路行驶一公里才拐到一个小路,进了喜村。

喜村过去叫邢村,为什么改成喜村?什么时候改成的喜村?我们都不知道。但知道的是喜村是山西省第二批文化名村,喜村是清代著名晋商名人、创办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二掌柜毛鸿翙的家乡,是平遥明清时期晋商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古迹众多。其中有明清时期的多处庙宇、宅院、商铺、祠堂、戏台、古井、古堡、古街、古槐等。该村留存了著名晋商的宅院,是晋商发展的重要见证,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骄阳似火,闷热难忍。正是大中午时分,村街上空无一人,等待了好久才看见一位中年村民端着大钵碗从一个比较现代的院子里走出来。中年村民很热情地告诉我们毛家堡的具体置。

我们顺着中年村民指引的方向走进了毛家堡,一览这个见证晋商发展、对研究晋商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的古村落。

说到行家堡就要说到毛鸿翙。毛鸿翙在中国票号发展的历程中,毛鸿翙可以算是一位重要人物。毛鸿翙的价值,不仅仅因为他是票号创始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的创新思路,以及 “蔚”字五联号的创办,极大的推进了票号的发展。后来者毛履泰(毛鸿翙的长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展宏图,创造了大量财富,将票号推向了中国历史的巅峰。毛氏家族,功勋卓著,彪炳千秋。致富后,毛鸿翙与其孙辈购买大批建筑材料,将旧居翻新扩建,在家乡邢村正阳高坡上修起了富丽堂皇的四座深宅大院,号称毛家堡。

“毛家堡”建在喜村正阳高坡上。在毛家堡对面,建有漂亮的毛家私人花园;在正阳高坡下,还有毛家的当铺和仓库。毛氏家族,过着奢侈豪华,锦衣玉食般的生活。

今日的“毛家堡”仍然坐落在正阳高坡之上,但是曾经辉煌灿烂、不可一世的毛氏家族今日已经难以觅得踪迹,只有孤零零的几座大宅院记录着曾经的繁华和衰落……

站在毛家堡外的村街,顺着一条小巷望去,斑驳的院墙、灰色的小巷,和城里的小巷几乎没什么区别。虽然墙倒、门塌,但风骨犹存。竟然没有太多的潦倒感和沧桑感,依然可以感受到毛家那种大气磅礴,驰骋天下的豪情。

一条小巷,左右建筑依次排开,大多住着村民,有的已经破败,无人居住。每个院子都是高墙大门,有圆洞门、有长方洞,不管那个形式的大门,均为砖木结构,除为了通马车门前建成缓坡的大门外,都砌有高台,门槛较高。大门都是带廊带檐,廊檐均有木住支持,砖雕木刻,精细灵巧。一进大门均为大型照壁,建筑精巧。

进入院子,站在院子的中心线可以看到是三进院落,南北长,过两门,进三院,四周墙壁高耸。第一进院,大多建筑简单,左右有房,但现在有好多房已经拆除。拾级而上,通过二门,进入第二进院子,此门左右为墙,与第二进院子左右房子对齐。再拴级而上,进第三门,进入第三进院子。第三进院子正房,左右厢房,房子高大宽敞,正房以砖砌空洞为主,外加木质廊檐,窑顶外加带斜坡的瓦房顶。三面建筑都建在高台上,比院子高出半米多,房前三面高台相连。

特别是毛宅更显富丽堂黄。毛家的四座大宅都是精心设计、精心修筑,构造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雕梁画栋、前厅后厦,豪华壮丽。宅的屋子要比普通屋子大一号,显得更加豪华气派。地上皆为方形青砖铺地,显得开阔整齐。东西厢房皆为窑洞,上设木廊外檐。雕栏望柱,施以彩绘,虽历经百年,色彩犹存。柱下设垫柱基石,上雕人物、花草、鸟兽,柱上皆施大漆,显得古朴厚重。二进院门虽尽毁,但两旁巨型神龛砖雕犹在,皆为精雕细琢,施以彩绘。门前石狮双眼怒突,俯瞰八方。可惜石狮均被坡坏,狮头已经面目全非。正房五开间,尽显奢侈豪华。可惜的是毛宅破坏比较严重,有的院落已经坍塌,得不到修缮。还有的充当了牛棚、羊圈、仓库,着实可惜。

毛家祠堂、毛家仓库、毛家当铺,皆是气派豪华,非比寻常,现在都被占用为民房。毛家花园就在毛家当铺的窑顶上,现在里面有几十棵枣树,据说里面有一棵“龙枣”。

穿过毛家堡小巷,过一小村街,便是七佛庵。七佛庵面积很大,建筑物基本保存完好,现存石碣一通。七佛庵曾经是喜村的学样,现在整个庵里空荡荡的,给人一种失落感。

在毛家堡小巷里,遇到一位村女坐在大门前,双眼发呆,沉默寡言。我们上前询问有关毛家的过去,毛家堡的现在,村女一言不发,最后摇摇头。在我们的再三“逼问”下,她才操着南方口音对我们说,她是贵州嫁到喜村来的,自嫁到喜村,因为语言、生活习惯等原因,与村里人交流也少,对毛家堡一无所知。

我顺着大门内的一个台阶爬房顶,顺着房檐走了几个房,腑视一番毛家堡的全景。毛家堡院院相连,院墙相接,通过一家的院墙可以到另一个院墙,也可以下到另一个院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空中通道。这也可能是毛家堡的全方位防御措施之一。

站在房顶上,望见远老堡墙上有三孔已经倒塌的老窑洞,虽然很破烂,但感到他的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便想找个村民了解一下,但可能因为村民都在家午休,或者村中的年轻人都去打工了,村街上空无一人,各院里不是铁将军把门,就是门内上栓。为了不打扰村民午休,我们便放弃了进一步探访的念头。

不过,堡墙的四个喇叭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他与其它村的喇叭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我想象着,他每天站在高处,都向喜村的村民们,甚至来喜村的游人,讲述着毛家堡由艰难创业到走向富裕,由富裕到奢侈,挥土如金,再由奢侈到衰落的经过,也时刻警告人们“富贵不能淫”、 “富不过三代”、“守成不易”的一个不破的真理。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古村落游之三十一:喜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