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宛新平:“村晚”兴盛的文化启示

 心随天意 2018-02-24

  今年春节期间,以“村晚”为代表的新年俗现象,开始遍及安徽乡村。仅在中安在线网,笔者以“村晚”关键字搜索,条目就有396条之多。比如安庆市怀宁县,“洪铺、金拱、清河等乡镇,举办了15场‘村晚’,说身边人、唱身边事,农家人成了村里‘明星’”……一台连着一台的晚会,唱出了新农民的新生活,也奏响了新农村的新乐章。”

  “村晚”谐音于“春晚”,借着“春晚”的名头而成为传播“热词”。自198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深深嵌入了中国人的春节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固定程序。围绕春晚的创作、演出和传播链条,已成为观察中国节日文化现象的窗口。“村晚”与“春晚”,音同,义也相近。审视其中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如何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幸福感”,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具有多重启示。

  首先,“村晚”作为农民群众自主创新的文化样式,无疑是乡村年俗的重大革新。改革开放40年,中国乡村的巨变与国家高速发展同步。在物质层面,不少农家在房子、车子、票子等方面已不输城里,但在如何找“乐子”的精神层面,却与城市相差很大。一些封建迷信之类的糟粕文化乃至“黄赌毒”等不法行为,借着春节人口聚集、消费旺盛之机,开始大举渗透乡下。当此之时,“村晚”的兴起,有助于把农民群众从酒桌、牌桌、供桌前拉回来,享受新时代的新年俗。

  其次,“村晚”内容就地取材,形式喜闻乐见,民众高度参与,在此基础上的演化,极容易造就地方文化品牌。观察一下黄梅戏等地方戏剧以及东北“二人转”等民间歌舞的历史演变,我们会发现,每一种地方文化品牌的发脉、兴盛和繁荣,都离不开民间的自主参与、自发流行。黄梅戏《打猪草》有句唱词说得好,“自打鼓来自帮腔”,民众的热爱与广泛参与,永远是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还有,“村晚”是互联网传播时代的产物。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浪潮中,数以亿计国民的离乡别井,是生活常态。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的勃兴,它为我们了却乡愁提供了一种便捷方式。在自媒体上传播的一台台“村晚”,虽然从演员表演到舞台包装,都还显得简陋土气,但在远离家乡的游子眼里,正是这种文化原生态,饱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我们在乡音俚语里体味到生活的趣味,抹平久别的“乡愁”。

  另外,“村晚”不同于一般的完全自发的民间文化,它大多得到了当地乡镇文化部门的指导,在主题上也以讴歌新时代新农村的变化为主。正确劳动观念、和睦邻里关系、优良家风家训,在具体的节目中都得到呈现和弘扬。因此,“村晚”具有正面导向效应和教化功能,当地政府在文化管理过程中,不妨因势利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植入一台台“村晚”,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效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宏大目标,文化振兴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如何引导“村晚”这一新兴文化形态从自发走向自觉,并最终发育成乡村文化品牌,值得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