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营养学和心理学领域已经有众多科学实验和统计数据证明,如果我们对自己进行生理学和解剖学分析以及通过基因遗传的行为分析,确实是吃什么,就是什么样体质与性格的人。 点我,免费领牛股! 广告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的结果就详细确切地描述了这种密切的联系,比如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意志不坚定,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通融但互助精神差,喜欢吃甜食的人热情开朗平易近人,但缺乏冒险精神等等,所以同时也可以推论得出偏食会导致的体质不同,而形成人群各种性格偏差和心理类型。 但正如那句谚语“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所言,个体的性格差异会受食品偏好的影响,人们对于相同食品的心理评价和经验也是千差万别、不尽相同,比如臭豆腐可能是一个人口中的至极美味,却对另一个人而言,就无法闻尝。哈佛大学饮食心理学家AlexandraW.logue博士在自己的专著中,从现代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总结了那些基础味道和气味的详细分类和工作原理,揭秘了人类的脑神经系统是如何进行味觉编码和认知图式建构的。 同时,她在书中还告诉我们这些味觉编码是如何干预着进食的选择,比如苦和酸是为了避开有毒和腐败的物质等。味觉编码由脑部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化学物质来控制,它们也对各种饮食行为有着决定性影响,比如对于强迫和限制性饮食行为,饱足与下丘脑有关,神经递质、多巴胺和神经肽Y等各种大脑的化学物质直接影响着摄食的起始和结束,决定着食量和进食频率,大脑受到损伤就会严重影响饮食行为。 另外,就饮食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文中还指出神经性厌食症与抑郁症、自杀倾向、社交与亲密障碍等消极情绪的高度相关,以及神经性贪食症与情感性精神障碍遗传病史、冲动性障碍与季节性情感障碍的高度相关。有些学者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心理学家、历史学家芮德主张神经质洁癖与厌食行为,虽然我们经常视之为不成熟、“娘娘腔”、病态的或接近变态的,他却主张它事实上可能是积极的神经调节活动,可以增加存活几率的功效,因为这避免了各种食物毒素、他人的体液或排泄物的污染。 针对以上与饮食相关联的身心并发疾病,很多时候不仅需要职业营养医师的诊疗和指导,也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心理援助、疏导和干预,其中对于不乏收效迅速的方法,比如包括味觉厌恶练习等行为主义关于学习联结理论的心理疗法,可以帮助病患有效认知身体与食物的互动关系,修正不当的饮食行为。 现在又重新被推崇的进化论心理学也为我们与食物的关系提供了精辟入里的解释,进化论心理学家Buss归纳总结了十种典型的进化形成的心理机制,其中就包括人类对偏营养食品的偏好以及女性对食物等物资经济资源的心理重视程度较高等行为现象,因为这有利于物种储存能量,存活更长时间,养育更多的后代。 还有研究表明正是遗传基因决定了味觉的个体差异,人群可分为超级尝味者,尝味者和味盲。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脑变大,胃变小,大脑要消耗身体25%的储存代谢能量,肠胃和大脑分别思考,肠胃作为“第二大脑”,与脑缘系统相连,相互沟通作出决定,形成了身体最大的免疫系统,所以食物用来补充肠胃能量和给予大脑满足感、安定情绪都很重要,这就是由进化塑造的饮食行为。 有趣的是,回溯历史中那些最重大的、源远流长的、自始至终就贯穿和渗透人类精神文明和意识形态发展的众多哲学命题之一,就是关于饮食的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吃,吃什么,怎么吃,和谁吃,吃的结果是什么,人们为什么有时候不能用最理想的方式吃喝,众多知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发表过深刻独到的见解。 很多朋友都看过一部由迪士尼出品,非常积极励志的动画片《小鼠大厨》,结局时那只平凡卑微的小老鼠,用一道很普通的家常菜,感动了那位极其严苛挑剔的巴黎首席美食评论家,就是菜品的味道令他温馨地回忆起法国南部乡村的童年时光,每天傍晚当他放学和玩耍回家后,闻到的家里妈妈烹饪的饭菜味道,他从这道菜唤起的童年情境回溯中,也奇迹般地扭转了冷漠孤僻的个性,治愈了自己的心灵创伤,变得非常富有人情味。 这正是印证了弗洛依德潜意识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议题, 那就是童年早期经验对终生人格发展的决定性和重要性,幼年时父母的温暖呵护,形成的对父母的依恋关系类型,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人际与情感亲密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爱情中总说“想留住男人的心,就得留住男人的胃”。 其它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如个体分析心理学家荣格曾对尼采的精神疾病作出诊断,那就是过度严格控制饮食是导致尼采精神失常的重要诱因之一,“尼采借助于极其拘泥、严格限制的饮食,借助于经过精心选择的气候和种种帮助睡眠的方式直到内在的紧张最后摧毁了他的头脑”,“人的本能中不仅有物种保存的本能,还有‘自我’保存的本能,这种对食物的抗拒意味着否弃自己的本能。”分析辨认正常与非正常饮食者吃东西的无意识行为以及相关心理防御机制,也是当代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提倡人对自己有道德义务学说的知名哲学家康德将“贪吃、使用毒品、酗酒、自杀、不自然的性爱和破坏自然等”视为消极义务,而将培养身体、智力与道德上之完美视为积极义务。贪吃等坏习惯会破坏这种完美的形成,没有身体的完美与健康,人就无法完全参与道德社群的生活,因为人的自主能力将会被削弱、受到限制。 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美德理论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过要使用人类理性的力量,避免各种身心的自我耽溺与自我剥夺,不造成过度的快乐和痛苦,以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还有爱因斯坦、牛顿和休谟等学者,都从哲学思辨和理性探索的角度,告诉我们慎重选择饮食,从心理和精神上努力照顾自己,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从宗教和传统习俗的层面上看待饮食的影响,那就更不胜枚举了,导致几千年来我们对宗教最直接的“刻板印象”认知,就是他们那些纷繁复杂的饮食禁忌和规矩,比如佛教的素食修行戒律和基督教的分饼饮酒仪式等。还有在各种民间习俗中,比如印度人在向亲朋好友透露好消息前会派发甜甜的糖果,防止大家的口舌因为嫉妒而变得尖酸刻薄。犹太人会在孩子的写字板上涂上蜜糖,形成学习联结的条件反射心理过程,告诉他们学习是“甜蜜”的过程。 从更深层次的集体心理和传统习俗的角度,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大师列维施特劳斯就生食与熟食的主题写过专著,使用神话学、宇宙学和集体意识中的社会化象征分析方式,深人详尽地剖析了烧煮与腐败、饮食祭祀仪式等文化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沿革与潜意识表征意义。 其实,回到中国古代和传统文化层面,在浩如烟海的百家经典著作中,也无处不在地论述着这种饮食和心理情志的严密辩证关系。比如《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由其衍生的道家与中医文化更是推崇静心养生,自然和谐的生命哲学。 而孔夫子作为中国最早的道德与社会心理学家,一语中的地指出“礼之初,始于饮食”,并厘定了多项饮食规则和礼仪,比如儒家所提倡的饮食节制有度,精辟入里地指出暴饮暴食的心理和食品上瘾症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并且希望弟子们在吃饭前最好能拨出一点祭一祭,既表示内心的虔诚和恭敬,也是为了放松心态以促进食物肠胃中的消化进程。 药王孙思邈也把关中人与南方人的饮食性格与健康作了比较,指出:“关中土地,俗好检啬,厨膳肴馐,不过菹酱,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海陆就肴,土俗多疾,而人气杂早夭。”所以,“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已经是中华文化集体潜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心理健康保养准则。 总之,饮食习惯不仅仅已经卷入一个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身心健康、自我认知与认同、群际连结与表达、传统文化习俗仪式来展开讨论的复杂意义网络,而且涉及到道德、社会、哲学、文化、娱乐、环保、生态等众多更为深刻重要的人类发展命题。 相关的研究已经影响到当前各国政府的社会教育政策领域,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夏乌斯博士在《饮食·犯罪·不正当行为》中证明调节食物营养组成也能相当程度地改变犯罪人群的性格,比如孤僻自闭性格、感情匮乏怕交际者,这种人多属于神经质兼冷漠,故宜多饮用蜂蜜加果汁,并可饮用少量的酒,还有易怒暴躁攻击性强的人多缺钙和维生素B,可以多吃些含有钙质的食品等,他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向政府和教育机构都给出过多项改善饮食的政策建议。 还有近年来英国政府研究犯罪率的提高,是由于食物中缺少欧米伽-3脂肪酸(神经元的受损,导致人易狂躁)所致,英国政府官员已经要求所有的在校学生都应该服用欧米伽3补充剂,并建议每周至少补充两次欧米伽3。 在2005年,日本国会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关于食育教育的法律《日本食育基本法》,规定毎个日本孩子都应该接受食育教育,每个日本学校都要开设食育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基本法明确指出食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基础。中国今年也在一些小学和幼儿园逐步开展了食育教育工坊和系统的课程,包括校园农园的积极建设等。 当前,在农药激素添加剂大量滥用、工业精加工食物充斥市场、转基因食品开始危害人类繁衍健康、每天食品安全与负面新闻充耳不绝的的恶劣生存环境下,已经有诸多心理学研究与实验,揭露了不良饮食产品与习惯严重影响了儿童脑部发育与心理的认知发展能力。 教会儿童与青少年人群如何选择有机无污染的安全食品,认识食物从哪里来、加工的过程和合理摄食,倾听自己身体肠胃的声音和需求,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当前社会各界亟待关注的教育焦点。希望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对此给予积极关注,吃出健康,吃出平安,吃出和谐,吃出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