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2月24日下午,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在官网发布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欢迎新的长期股东」投资者关系公告,披露中国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已收购戴姆勒共计1.036亿、占比9.69%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入股细节 36氪了解到,李书福通过一家名为Ta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的公司完成了上述交易,具体交易金额为72.99亿欧元(约合89.75亿美元或569.29亿元人民币)。随后吉利汽车官方微博确认,该公司为吉利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本次交易完成后,吉利集团将超过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和黑石基金(BlackRock)雷诺-日产联盟(分别持有戴姆勒6.8%、6%和3.1%的股份),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吉利承诺将长期持有其股权。 戴姆勒在公告中表示,作为一名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的中国企业家,戴姆勒非常理解和欣赏李书福,并期待与其就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入股原因 今天下午,身在欧洲的李书福就吉利入股戴姆勒做出回应。李书福表示:“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变革,有变革就有机会,机会巨大,挑战也是巨大的。如何抓住机遇?必须要协同发展,共同占领技术制高点,尤其是在数字技术、线上技术取得主动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危机意识,寻找协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在变革的大背景下,李书福预测未来世界传统汽车行业只有2~3家企业能活下来,谁能届时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在李书福看来,戴姆勒是全球汽车领导者,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各领域都是引领者,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戴姆勒与吉利、沃尔沃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一大原因。 入股资金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时,为了满足福特汽车「保证至少15亿美元流动资金,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未来运营」,吉利曾筹措了包括13亿现金收购款在内总计30亿美元的资金。资金来自于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多家银行,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收购提供了低息贷款担保。但本次入股戴姆勒交易金额高达89.75亿美元,对于资金来源,李书福表示,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他强调吉利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随后吉利内部人士披露,兴业银行和摩根斯坦利负责为吉利本次交易筹款。 李书福个人or吉利控股? 就外媒报道的“李书福个人入股”,李书福回应称报道系误读,外媒将李书福个人代指吉利控股集团,并不存在李书福个人入股一说。 入股影响 全球主流车企都将CASE(CASE:援引自奔驰未来战略,互联(Connected)、自动驾驶(Autonomous)、共享与服务(Shared & Services)及电气化(Electric Drive))作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四大演进趋势。 而吉利入股戴姆勒,折射出的却是另一个主流却较少见诸于报端的关键演进趋势。关于吉利入股戴姆勒的原因,两个字可以概括:协同。事实上,包括雷诺-日产联盟,新造车公司蔚来连续与江淮、长安、广汽达成合作都是基于此。李书福一直在各个公开场合强调产业间结盟、合纵连横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吉利自身也一直在身体力行的践行这一原则——
李书福为什么要全球范围“买买买”?2017年8月4日,吉利控股与沃尔沃成立了一家双方各持股50%的技术合资公司,双方将共享沃尔沃四缸发动机技术,并联合开发下一代纯电动车平台技术。未来,双方将共同承担研发费用和采购成本,开发出的新技术实现在吉利控股集团内跨品牌共享。 通过合资公司实现平台和技术共享,整合供应商体系,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节约成本的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投资回报率。吉利斥资近90亿美元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的终极目标也在于此。尤其是在行业变革的当下,合纵连横并肩作战意义尤为关键。 致力于通过产业结盟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极端行业代表是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董事长Sergio Marchion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