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 前天2月23日是梁启超先生的生日,145年前的2月23日,他诞生在广东新会一个名叫“茶坑”的小村庄。梁启超是革命家、政治家,但更是思想家、教育家,是引领古老中国拥抱现代文明的关键人物。 梁启超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之大,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比拟。他跟随康有为提倡变法,开启晚清政局的新局面,通过办报刊写文章,用言论感染了无数人,又在学术上别开生面,倡导“新史学”,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短短56年的人生中,留下了数千万字的著述,这是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奇迹。 此外,梁启超还以另一种方式为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教育出九位杰出的子女,使得梁家后人依然继承着梁启超的精神。 ▲梁启超九个子女的合照 人们常说,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指的是他儿子中的梁思成、梁思永和梁思礼。前两位在1948年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评选中当选,而梁思礼则是在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的儿女中有建筑学家、文学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还有火箭科学家和军官。梁启超忙着宣传变法、组织会党,或者到处演讲、备课授课,日理万机的他很多时候只能通过书信来和儿女交流。 那么,一纸信笺、数行墨字是怎么样把九个儿女教得出类拔萃的呢? 壮年辞官,授子女自立之道 ▲梁启超年轻时同妻儿的合影 梁启超在中华民国建国后,结束了逃亡海外的生涯。作为变法英雄,回到民国的他受到受到的欢迎甚至而比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还要热烈。 1916年,梁启超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写道:“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汝辈小小年纪,恰值此数年来无端度虚荣之岁月,真是此生一险运。吾今舍安乐而就忧患,非徒对于国家自践责任,抑亦导汝曹脱险也。吾家十数代清白寒素,此乃最足以自豪者,安而逐腥脑而丧吾所守耶?此次义举虽成,吾亦决不再仕宦,使汝等常长育于寒士之家庭,即授汝等以自立之道也。” 梁启超说,这几年来你们老爸我仕途顺利,你们也跟着沾了点光,度过了几年虚荣的岁月。然而这一点也不值得自豪,反而是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别看我现在当了高官,哪天时运不济遭了厄运,也会连累你们。我们家十几代人都是清白人,虽然生活贫苦,却值得骄傲。我决定不当官了!你们也要从小生活在贫寒人家,才能学会自立。 果然,1917年,正值壮年的梁启超宣布退出政坛。 书信吐槽,视子女如老朋友 ▲梁启超的大女儿梁思顺 作为家长的梁启超,虽然也会对儿女进行教育、指导,但一向习惯于朋友般的语气。他会给儿女写信讲述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思想发展,甚至还会发发牢骚、倾吐心事。比起同样有名的曾国藩家书中常用的命令语气,梁启超对待子女真是像老朋友一样。 尤其是大女儿梁思顺,是梁启超20岁时所生的,父女年岁相差不多,梁启超凡往家里寄信,经常都是寄给梁思顺,再让她转述给其他孩子。 梁启超回国参与民国建设工作时,梁思顺还不到20岁,却要承担起家里照顾、教育弟弟妹妹的重任。梁启超好不容易回国,没能和家人团聚又要北上,繁忙的工作之余,只能写信给梁思顺吐吐槽。1912年,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信极多,仅当年的11月就寄了19封信,几乎天天都要念叨点什么。 ▲梁启超写给梁思顺的书信手稿 你看梁启超都写了些什么—— “韩集本欲留读,因濒行曾许汝,故复以赉汝。吾又得一明刻本《李杜全集》字大寸许极可爱,姑以告汝,却不许撒娇来索。”炫耀自己买到了好书,但就是不给你。 “此十二日间,吾一身实为北京之中心,各人皆环绕吾旁,如众星之拱北辰,其尤为快意者,即旧日之立宪党也。旧立宪党皆以自己主张失败,嗒然气尽,吾在报界欢迎会演说一次,各人勇气百倍,旬日以来,反对党屏息,而共和、民主两党,人人有哀鸣思战斗之意矣。国民党经此刺激,手忙脚乱,其中大部分人皆欲来交欢,其小部分则仍肆攻击,党中全无统一,狼狈之态尽露。”夸耀自己是“北京之中心”,被“众星拱辰”,还痛骂了一番政党。 “惟应酬苦极,夜不得睡,今日虚火涌上,牙痛大作,遥思须摩、箕面间,菊花正肥,枫叶将赤,携酒跌宕,为乐何极,无端预人家国事,尘容俗状良自怜也。”抱怨自己应酬繁忙,身体不好,真是可怜。 “可惜者,每日不得饱食(治胃病甚好),盖各团皆请食西菜,日日望得食一京菜,而不可得也。最舒服者,来往皆坐专车,……有一大问题极难解决者,则为洗澡,到京后未尝得一浴也。”生活细节也要发发牢骚。 看梁启超写给儿女的信,其语气真不像是那个写出“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血气方刚的斗士,反倒像一个喜欢絮絮叨叨的老头儿,讲起话来丝毫没有架子。 帮出主意,尊重子女想法 正因为视子女如朋友,所以梁启超非常尊重子女的自主意愿。 梁启超的第二个女儿梁思庄在加拿大留学,读了一年之后要选专业了。选专业这么大的事情,梁启超自然要关心关心。梁思庄还不明确自己的志向在哪儿,于是梁启超帮着出起了主意:宝贝啊,你看,你几个哥哥姐姐都是文科生,没有学自然科学的。现在国内做生物学研究的人极少,要不你就学个生物学吧,也适合女孩子。 ▲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 梁思庄就听爸爸的话,选了生物学,没想到学了没多久,觉得老师上课讲得不好,学着也没意思,就跟哥哥梁思永抱怨。话传到梁启超耳朵里,这要换成了其他人,说不定会勃然大怒:我帮你选的黄金专业你不好好念,反倒怪起我选的不是了! 但是梁启超却赶紧写了一封信给梁思庄:“庄庄: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作主,用姐姐哥哥当顾问,不必泥定爹爹的话,但是新学期若已经选定生物学,当然也不好再变,只得勉强努力而已,我很怕因为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针路,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你看,就差给女儿赔个不是了。梁思庄后来果然放弃了生物学,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馆学,并且学成归来,为北京大学收藏的几十万册西文图书做编目,成为中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的一大功臣。 坚持原则,身体比成绩重要 别人的家长最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梁启超却不一样:“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你们弟兄姊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梁启超长子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合照 但是,梁启超自有他坚持原则之处,例如长子梁思成学习专门程度很高的建筑史,梁启超要求他要多学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常识,不能仅限于专业所知。儿子梁思忠在美国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军事,当得知国内“北伐”时,热血沸腾,要回国参战。梁启超写信劝阻,他才作罢。原来,梁启超认为这种军阀混战并非报效祖国的时机,还是应该先学习,再报国。 尊重儿女意愿又坚持原则,才能够教出各有所长又能继承梁家门风的优秀子女。 >>>链接: 梁启超先生曾于1922年在苏州学生联合会上讲演。在讲演中,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通过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他鼓励青年,用意志战胜欲望,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现附上全文以表纪念。 如果我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 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答道:“为的是求学问”。 再问:“你为什么要求学问?”“你想学些什么?”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来了。 诸君啊!我替你们回答一句罢:“为的是学做人。” 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生理、心理、历史、地理、国文、英语,乃至什么哲学、文学、科学、政治、法律、经济、教育、农业、工业、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的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成个人还是个问题。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现在讲的智育、德育、体育,不对,德育范围太笼统,体育范围太狭隘——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我们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的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 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到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知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 但仅仅有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 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的学识。例如我想做农吗,怎么的改良土壤,怎么的改良种子,怎么的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 做工、做商等等都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我想做财政家吗,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有他的专门学说,也是如此。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知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刻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 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有根本的判断力。 这种总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炼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 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浑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的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知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 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 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现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看。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总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 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始“乾”而终“未济”。正为在这永远不会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 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那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 “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 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 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得。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得失可忧呢?总而言之,有了这种人生观,自然会觉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自然会“无人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纯然是趣味化艺术化。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忧”。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 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会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 然则,意志怎么会才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俗话说得好:“生平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着。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论语》记: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伸枨。子曰:“枨也欲,焉刚。”一被物质上无聊得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成刚也会变成绕指柔了。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必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说罢,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炼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炼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得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我们拿这三件事作做人的标准,请诸君想想,我自己现时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微有一点把握。倘若连一件都不能做到,连一点把握都没有,嗳哟!那可真危险了,你将来做人恐怕做不成。讲到学校里的教育吗,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可以说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知育。就算知育罢,又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至于我所讲的总体智慧靠来养成根本判断力的,却是一点儿也没有。 这种“贩卖知识杂货店”的教育,把他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栗!现在这种教育,一时又改革不来,我们可爱的青年,除了他更没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方法自救,没有人救你呀! 诸君啊!你千万别要以为得些断片的智识,就算是有学问呀。我老实不客气告诉你罢;你如果做成一个人,知识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却是越多越坏。 你不信吗?试想想全国人所唾骂的卖国贼某人某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试想想全国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专门助军阀作恶鱼肉良民的人,是有智识的呀,还是没有智识的呢?诸君须知道啊,这些人当十几年前在学校的时代,意气横历,天真烂漫,何尝不和诸君一样?为什么就会堕落到这样的田地呀? 屈原说:“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坏路上走。诸君猛醒啊!现在你所厌所恨的人,就是你前车之鉴了。 诸君啊!你现在怀疑吗?沉闷吗?悲哀痛苦吗?觉得外边的压迫你不能抵抗吗?我告诉你:你怀疑和沉闷,便是你因不知才会惑;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会忧;你觉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压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惧。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经过修养磨炼,所以还未成个人。我盼望你有痛切的自觉啊!有了自觉,自然会成功。那么,学校之外,当然有许多学问,读一卷经,翻一不史,到处都可以发现诸君的良师呀! 诸君啊,醒醒罢!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出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本文综合自“群学书院”“大粤网” 图:网络 编辑制作:李晨琰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