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蛙蛙还没回来,我的手机就要入土了

 茂林之家 2018-02-25

现在手机的耐用性为什么比不上十年前?到底是客观上的技术短板、制造者的难言之隐,或是利益集团的有意为之,让高质量的手机成为奢侈?

作者 | 山阿

编辑 | 大蘑菇

美编 | 黄山

微信编辑 | 侯丽

避开了手机里的《王者荣(农)耀(药)》,躲过了国服吃鸡游戏《荒野行动》,甚至逃过了恋爱模拟游戏《恋与制作人》里的四个野男人,还是没有躲过《旅行青蛙》的诱惑……


人手一只智能机的时代,任何一款稍微有那么点特色的游戏都能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社交货币,任何一个与手机有关的新动态都可能成为全民的爆点。如今,人们在以手机为入口的虚拟世界建筑起了一套真实的生活(至少花的时间都长得实实在在)。


《旅行青蛙》的充钱界面


但遗憾的是,小青蛙可能还没旅行回家,你的手机就准备要淘汰了。卡顿、闪退、碎屏、软件更新后机器带不动……说起耐用性,手机生产商总显得诚意缺缺,过去被视为耐用品的手机,如今俨然成为了快消品,制造着大量的污染和浪费。


到底是客观上的技术短板、制造者的难言之隐,或是利益集团的有意为之,让高质量的手机成为奢侈,而人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花钱换手机?


一边上瘾,一边丢弃

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这个由集成电路、金属外壳、玻璃屏幕、电池等零件组成的小机器。社交、消费、娱乐及各类生活服务功能集中在手机上给人们提供便利,同时也让“手机依赖”、“手机焦虑”成为现代人的常态,许多人有这样的感触:如果一天手机不在身,就会被不安感所淹没。


现实生活与手机的无缝连接使得手机越来越成为“刚需”。截至2015年,全球有超过25%的人拥有一部手机。而仅是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售量就达到15亿部,远超于2010年的3亿部。而在中国,据预测,智能手机使用者将从2016年的5.6亿人,到2019年将增加至6.75亿人口;到2020年,将有一半的中国人口使用手机。


地铁上,没有交谈,只有手机。图片来源:中关村在线


不过,中国人也越来越习惯于更换手机。有资料显示,中国人更换手机的频率为8-12个月,这个频率位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每年将会有近8000万部旧手机被淘汰。


关于频繁更换手机的原因,网友们给出了各种回答:


(1)功能损坏:键盘或外壳坏了,不喜欢修来修去;不能开机、充不了电;屏碎了,换屏比换手机还贵。


(2)技术有较大更新,原本软件不能满足需求。


(3)被偷、掉厕所。


(4)只要有钱,总想尝试新手机;手机厂商的宣传广告看多了。


(5)不想跟前任用情侣机


……


总结起来,除了意外情况,技术更新和消费欲望驱动是人们更换手机的两大重要因素。许多人都不懂,软件功能发展得如此高大上,手机设备为何却制作得差强人意,这难道只是技术水平的限制吗?


技术限制了我们的手机体验?

其实,即便有足够的技术,商家们也无意制造出一台完美而耐用的手机。


“计划报废”正在加快手机更换的速度。2017年12月,苹果手机“电池门”引发巨大争议


知名手机测分软件Geekbench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发布了基准测试数据显示,当旧iPhone的旧电池被替换成新电池后,性能显著提高。Geekbench还发现,运行iOS 10.2.1以上版本的iPhone 6、6S和7在更新前后有显著差异,测试图表中由原本的单一最高峰值,变成出现多个小峰值,这表示苹果对软件性能的限制是让这些设备的处理器速度变慢。






此后,苹果承认他们的确为了延长旧款iphone的寿命而限制了其部分性能。消费者们对于他们的不告知、“暗地操作”表示不满,并质疑这是苹果故意为之的计划报废,目的是推助其新款手机的销售。


其实“计划报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早在1924年,世界上主流灯泡生产商太阳神卡特尔联盟(Phoebus cartel,包括德国的欧司朗、英国的电器行业联合会以及美国通用电气等成员)认为生产一次性灯泡并将置换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润,于是合谋将市面上所有的普通灯泡使用寿命控制在1000小时以内,按照他们的约定,超过1000小时的厂商会被惩罚。这一丑闻的细节在几十年后的政府和记者调查中才得以披露。而事实上,美国的“百年灯泡”自从第一次点亮到今天,一直发光了117年,至今仍未熄灭。


美国百年灯泡已经持续照明了117年。图片来源: 美国国家旅游局


计划报废原本应用在灯泡、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之上,而今也用在了智能手机上。尽管我们总能在广告上看到那些自称“史上最好”的手机,但总是避免不了遇到手机屏幕毁坏、按钮不管用、电池没电了或是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突然无法更新的麻烦。据BBC的报道,智能手机生产商通过使用易损的零件、修理费用贵过置换费用、应用程序无法更新等一系列手段来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


即使如此,仍然有人给人为设置物品耐用性的做法背书。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朱迪思·谢瓦利埃(Judith Chevalier)说:“生产商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值制定物品的耐久性的。从根本上讲,企业行为只是满足消费者的品味。”


消费者们的行为证明了他们对这一说辞的不理解。苹果电池降速门后,法国一消费组织指控苹果公司违反了法国的消费者保护法“阿蒙法”(Loi Hamon);2018年1月18日,韩国消费者组织CUCS提起刑事诉讼,状告苹果公司和苹果韩国分公司蓄意降低iPhone性能,随后,美国也有消费者组织以同类事由对苹果提起集体诉讼。消费者对计划报废的态度不言而喻。


只不过,在这场消费者与资本的博弈中,后者占了上风。2015年,法国政府通过了一条法令,禁止法国企业推行计划报废的政策,但是,该法令的实际推行却遇到商家重重阻力。至今,据业内人士称,计划报废仍是电子产品行业内的“潜规则”。


因此,将完美手机的诞生寄希望于资本主导的科技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可以享受到使用100年的灯泡,而由于计划报废,我们到今年却没有享有到这一技术。那么我们是否也同样可以想象,当下的技术水平早就足以制造出寿命20年的完美手机?只不过在现实中,利益驱动下的“计划报废”工业政策让人们始终无权享用。


市场竞争能使手机更耐用?

国际大牌手机的伎俩已经暴露,国内手机在国际手机资本市场中遭受层层盘剥与激烈竞争,同样导致了大量手机产品的低端化。


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根据市场统计公司counterpoint发布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显示:三星手机占21%出货量,苹果排第二(12%),华为是第三名。中国品牌(华为、oppo、vivo和小米)则一共拥有32%的市场份额。目前苹果、三星等老牌智能机品牌仍然在市场份额上占据高位,国内手机也正崛起。


不过,在核心技术上,中国几乎无法分得一杯羹。手机核心部件的成本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据业内人士透露,整个安卓手机市场中的芯片主要被高通、三星、联发科和海思瓜分。其中,高通骁龙芯片的供应数量占比超出了50%,随后是联发科和三星等。目前全球从事闪存业务的厂商几乎被英特尔、海力士、闪迪等多家企业垄断了。核心技术上的弱势让中国中小手机品牌的市场议价能力远远低于那些国际手机大咖。


技术被外国资本垄断,而国内手机又要盈利,怎么办呢?


第一,杀鸡不必用牛刀,中低端配置获得廉价优势。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的销售定位都是国内二三线城市以及印度等国家的“中低端”普通消费者。目前的技术足以低成本而轻易地在手机内嵌入通讯、上网、娱乐的功能,只消做的好看,并采用低端到中端配置来保证低价,一般不愁卖不出。


然而,中低端配置的手机可能很快就会带不动。由于处理器的低配、内存的有限以及电池的低质,软件更新升级很容易就会超过手机的承载能力,可能导致“看起来很美”的手机一夜之间就变成废机。


第二,吹牛不怕事大,一掷千金推销售。有调查显示,手机整体利润中有三分之一用于广告、物流等非生产部分。比如Oppo手机一掷千金地找TFboys、杨幂、迪丽热巴、陈伟霆、杨洋、李易峰等明星代言,并拍摄温情式的微电影;它在2016年赞助了10亿元给《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天天向上》;2017年,它花费5亿和2亿分别拿下了第二季《中国新歌声》和第二季《跨界歌王》的冠名,在海外,Oppo同样撒钱与印度、巴塞罗那等各地的球队合作冠名。


Oppo和vivo合计投入至少20亿赞助《跨界歌王》。图片来源:每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