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棚闲话》的闲话

 朝花夕拾的书 2018-02-26
早春三月,屋前屋后的闲余空地,植下几株羊眼豆秧。待到豆藤长出的时候,觅得几块木头、几支竹竿,在豆藤缠绕攀爬之处搭起棚子。豆藤顺着竹竿、棚子弯曲生长,豆叶也一天天的肥厚起来。待到盛夏来临,豆棚已被豆藤豆叶密密缠满,月上柳梢时,人家或抬着小凳、或放把躺椅,或就地铺条凉席,凉风习习,满目青翠,遍开的豆花随风送来阵阵清香。男女老少将手中的蒲扇、团扇徐徐轻摇,不由荣辱皆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豆棚的主人,早在豆棚上备得了些许清茶、瓜果。无论是乡间野老,还是懵懂少年,只要肚子里有些谈古论今、博人一笑的段子,便可登棚说书。豆棚所讲的故事,时间上至夏商下至崇祯;人物有大夫、隐士、佛陀、道人、官兵、流寇、富商、乞丐、清客、员外、书生;有太平盛世痴儿一朝发迹的不经之谈,亦有流寇满地时割头尤生的诡异故事……月儿越爬越高,人们笑谈、评说的声音渐渐低去,人去棚空,这剩一个静谧、安详的星夜。
 
豆棚里的故事,一夜夜的讲述着。有时,说书人整夜都是原原本本的讲着一个扣人心弦的大故事;有时,说书人围绕一个话题,尽数搬出肚子里装着的无数小故事。每个夜里,说故事的人都不尽相同,而每则故事与故事之间,也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豆棚讲故事的这种形式与结构,极似古代阿拉伯小说集《一千零一夜》与意大利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早在十世纪中叶,巴格达作家哲海什雅所收集编写的四百八十则小故事,哲海什雅为串起这些互不相干的神话、传说,特意编出一个故事:山努亚国王每天娶一个女子次日清早再杀掉的她们,为阻止国王的暴行,宰相长女桑鲁卓每天晚上为他讲一个故事,桑鲁卓的故事无穷无尽,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动国王。十四世纪时,意大利作家薄伽丘为纪念1348年3月到7月,死于瘟疫的十万佛罗伦萨人,以十位躲避瘟疫的青年男女(三对情侣和四个女子)为主角,让他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直讲了一百个故事,结集为《十日谈》。在豆棚里讲故事,与《一千零一夜》、《十日谈》一样,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索”(郑振铎语),构建这些大大小小、故事套小事的文字迷宫,就是《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成书于明末清初顺治到康熙年间(1644-1722)。时间较《一千零一夜》约晚半个世纪,较《十日谈》约晚四百年,无论从思想内涵还是文学成就上,《豆棚闲话》也无法与这两本不朽的世界文学遗产相提并论,胡适一九六一年二月四日在《豆棚闲话笔记》写中道“此中十二篇都不是好小说,见解不高,文字也不佳”。《豆棚闲话》内容杂陈、思想激愤,每多荒谬不经、追求新奇的翻案文章。

《豆棚闲话》的编者是圣水艾衲居士,其真实姓名和身份已不可考,胡适认为艾衲居士是杭州人,因为“圣水大概就是明圣湖既杭州西湖”,因为《水经注》里已经写明“明圣湖”即“西湖”。天空啸鹤漫题的《豆棚闲话叙》说:“有艾衲居士者……卖不去一肚诗云子曰,无妨别显神通;算将来许多社弟盟兄,何苦随人鬼诨。况这猢狲队子,断难寻别弄之蛇;兼之狼狈生涯, 岂还待守株之兔。”这篇“叙”中先是鼓吹艾衲居士有惊世脱囊的才学,又透露他没有并未通过科举出头地。“算将来许多社弟盟兄”,艾衲居士参加过明末清初兴盛的士人结社,但这也不能帮助他卖去一肚诗云子曰。不第的落魄书生为稻梁谋,只有撰书卖文、担任教职、算命医卜这么几条路。

世事的惨烈动荡、个人的艰难生计,让艾衲居士愈加愤世嫉俗。他虽然参与结社,但却又看不起那些社中的士人,不相来往;寒夜青灯,面壁著书,胸中孤愤难平,因此“莽将二十一史掀翻,另数芝麻账目。”将世人最为熟悉的种种故事大作翻案文章,在字里行间肆意痛责、漫骂,有时甚至达到刻薄恶毒的程度。天空啸鹤在“叙”中又说“学说十八尊因果,寻思橄榄甜头。”,艾衲居士虽然在小说最后一章中批驳佛老“彼佛老倡修谬说,僧道姑尼四等,男女游手游食,骗钱安享,做那淫逸不道之事。”但却深信因果报应,小说近一半的篇幅大力宣扬善恶必报天道轮回,(第三章“朝奉郎挥金倡霸”;第四章“藩伯子破产兴家”;第五章“小乞儿真心孝义”等),面对战乱之后的新朝,作者思想深处的不安与矛盾在小说中随处可见。这些在胡适先生看来,小说与中国古代优秀的小说相比,显得格调不高、文字斑杂,所以“见解不高,文字不佳”。

中国的话本小说的特点,一为劝诫教化、一为探新求奇,《豆棚闲话》在“探新求奇”这一面上的确上是作足了文章,加之作者艾衲居士是明末遗民,经历了明亡清兴那个乱离兵火的时代,思想颇多矛盾冲突之处,写书基本是以“泄愤”为目的,所以此书尽管在见解和文字”上“不高“、不佳”,但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不可不提的一部以翻案致胜的奇书。

《豆棚闲话》实在是圣水艾衲居士的一本泄愤之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