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品读】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geros 2018-02-27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①,不可得而闻也。”


主旨

子贡感叹很不容易听到孔子对于性和天道的论说。


注释

①“性与天道”都不是具体的事物,而《论语》所记载的,大多是人生日用的道理,所以很少出现。


今译

子贡说:“老师讲诗书礼乐的道理,我们听得到;老师讲人性与天道的言论,我们很不容易听到。”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当中,最富有的。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子贡出资也最多。像他这样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听到孔子有关人性与天道的言论,可见孔子对于性与天道,很少说明。《论语》一书,只有在《阳货篇》中提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然而,子贡将性与天道连结在一起,是什么道理?他说“不可得而闻也”,是说他自己没有听见过,还是说除他之外,其他同学不可得而闻呢?

把性与天道连结在一起,可能是子贡自己的体会,也可能出于孔子的指示。因为孔子心目中的性,便是他常说的仁。求仁得仁,仁原本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心性,可以说是人的本质。孔子的学问,既然一以贯之,把性与天道合在一起,证明性与天道可以会通合一。依据天人合一的思路,性指人,天道为天,两者结合起来,不就是天人合一了吗?孔子有性与天道的思想,子贡才感叹不得闻。

我们回头看《为政篇》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直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一以贯之地向自己的道德生命不断奋进,以求成就自己的仁。

是不是孔子曾经说过“性与天道便是仁的天人合一”这样的话,我们不得而知。夫子的文章,指诗书礼乐,以及各种典章制度,大家都可以听得到。只有性与天道,另外出现在《易传》上面。子贡这样说,熊十力先生在《十力语要》中,即认为子贡如果不是听到了而且听明白了,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一)性与天道究竟是什么?我们暂且不必心急。遇到相关的言论时,再来说明。那时候用心体会,自然有所得。

(二)性是善是恶?孔子认为都有道理。但是他更重视教育的功能,所以提出性是可以塑染的看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示人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变易的。

(三)天道的阴阳变化,和人生的祸福吉凶,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孔子居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在很多地方,把它列为“不知”的部分,因此很少提及。但是应当体会的时候,仍然要用心加以学习。


建议

暂时将性与天道存而不论,等待逐渐有体会之后,再慢慢加以认识,比较妥当。



中国式管理


王道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

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固本培元

主要产品有王道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