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丫头讲诗史】第五辑·六朝诗(上)

 江山携手 2018-02-28

林丫头讲诗史

第五辑·六朝诗(上)

开场白作

师友们好,今天我们一起从正始走入西晋,沐浴六朝烟雨。虽然旧事如流水,东去不复回,但是,我们不妨放下行囊,去那兵荒马乱、时局动荡的纷争年代去感受一下民生的疾苦,解语那时期的诗人们以生死、游仙为主题的诗篇。明月当时,风物不在,到魏晋时期,世风变易,西晋太康时期虽然诗歌繁荣,诗人众多,但作品多流于华彩繁缛,从我们讲的先秦诗歌以来,正统诗到梁陈已是处于低谷了,虽如此但是田园诗,山水诗多发端于此时,后来唐人摒弃六朝诗的缺点,推陈出新,让诗歌重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到唐朝时候再讲,对于诗史中几次重要的诗风流变,我会在最后几节课综述,今天请师友们先随丫头一起走进六朝。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我们出发吧!

一、导论

我们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65年,司马家族专权后,司马炎称帝,打破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但之后,天下并不太平,先后有贾后之乱,八王之乱,天下真没有几天太平日子。北方有胡族的侵扰,怀帝,愍(min)帝相继被俘虏,西晋灭亡。317年,琅琊王睿即位建康,东晋建立。中间也是不消停,各种乱,最后到420年,藩镇叛乱,东晋王,刘裕建国。

“从五胡十六国”开始,北方落在异族手里。有属于匈奴的,鲜卑的,羯的,羌的等等,从304年到439年,纷争不断近百年之久。最后拓跋氏统一各氏,建立北魏,后来分为东西两魏,后来又有北齐,北周,581年,杨坚灭了北周,国号为隋,南北统一。但不久后到618年唐高祖即位长安,一网收进各种乱,结束了这三百多年的分裂史。

在这三百年里,很多文人被杀,从文人的生活看,这一时期也可以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为晋,宋,和之前我们讲的正始相似。

以下列出文人被杀年代表。

张华---300年

石崇---300年

潘岳---300年

陆机---303年

陆云---303年

刘琨---318年

郭璞---324年

谢灵运---433年

范晔---445年

鲍照---470年

这时期,很多文人隐迹,不抛头露面。这个时候很多《挽歌》作品,比如: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世说新语》卷五);张驎酒后挽歌甚凄苦。(《世说新语》卷五);谢几卿......醉则执铎挽歌。(南史《谢几卿传》)

齐,梁之后文人的生活近乎建安。这一时期偏安已成定局,易代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这一期的文人重视形式,轻视内容。

六朝诗人我们大体分为元康诗人,元嘉诗人,和新体诗人来讲。

在西晋时期,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这样的有名气的诗家。其中张协、陆机、潘岳及左思比较重要。当时左思(56岁)称大家,可与郭璞、刘琨鼎足而立。左思八首《咏史》,借咏史抒发自己胸怀性情,错综史实,融会古今。他的《齐都赋》辞藻壮丽,在《水经注》和《太平御览》中散见。他的《娇女诗》喜欢用俗语,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刘琨有儒将风度,存诗中气魄宏伟,风格悲壮。郭璞的杰作十四首《游仙诗》,也是咏怀。此外还有傅玄、张华等诗人,不一一细述。

说到东晋,大家就会想到陶潜。陶潜的诗大都可考。他的四言诗比较拙劣,属于三十四岁以前的作品。到后来的作品五言诗大都成熟,境界上再立一峰。如五首《归园田居》,为他一生“返自然”的基本思想的集中反映。二十首《饮酒诗》各成佳构。或叹盛衰荣辱,或悲生命短促无常,或咏史见志,或叙己生涯操守。四十九岁以后的作品,竟见一个“贫”,终在这穷苦愁闷中死去。死的时候留下三篇《挽诗》。见陆侃如先生书上说陶潜之时,恐怕没有很高的地位,《诗品》列入中品可证。后人多有模仿他的风格风骨,比如王,孟,韦,柳等,以及苏、辛都很崇拜他。到现在陶潜早已经是第一流的诗人啦。下节课细讲。与陶潜同时或稍后的也有一群诗人。比如谢灵运,鲍照。谢灵运游历千山万水,开山水诗的先路,和陶潜开田园一派相同。鲍照也是很有才情的,其才不在谢灵运之下。他的十八首《行路难》在中国诗史上也是不常见的杰作。如此外,还有颜延之,谢慧连,谢庄等。他们的诗词不及谢灵运和鲍照。

当时文人提倡新诗体,有两种趋势:第一对偶的趋势,第二小诗的趋势。关于对偶在曹植,阮籍,陶潜作品中时有见到。小诗起于古代,到了晋,宋后更多。后来永明诗人便以“四声”“八病”相呼,最后为律诗绝句的形成奠定了前期基础。当时有南谢北庾。此外,南方还有比如沈约、江淹、王融、徐陵、庾肩吾等人,北方的有王褒、卢思道、薛道衡等。

我们知道,两汉之诗,专于述情,六朝藻丽。晋承魏响风雅之音变为华缛。晋承有魏诗学之馀韵,建安风力,此时几乎尽了。这时候的诗人多能含芬吐艳,俊秀奇英,被称为太康体。在此时,玄学风也是一时兴起,如诗人孙楚。在《南齐书 文苑传论》中说:“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恂( xun)极其明理......” 谢混在东晋末年和殷仲文首倡山水诗,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曾称“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但二人写作山水诗的成就不大,玄言成分依然相当浓厚,描写技巧也不够成熟。至刘宋谢灵运,终于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完成了诗风的变革。陶渊明以人生之趣,发为诗歌,田舍村庄,高风亮节,一改玄学。

四言在晋朝,作者有很多,但出彩的不多,稍有名的如张华的《励志》,应贞的《华林》,潘岳的《关中》。五言在晋,正如堆锦,华褥之外,字俪句偶,工整法密。七言到梁陈,才有作者,晋宋之间,率不一得。晋宋期间,正式五言推衍时期。

下面我们讲元康诗人

二、元康诗人

我们知道,在杜甫等的唐人诗歌中,总是以“落日”来吟咏夕阳的悲壮。王维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在唐前的六朝中,此类诗句比较难见。而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对黄昏的描述很是平静的,有些许神秘感。而没有悲壮之感。六朝诗人喜欢的是对持续感情的描述。江河的流水,水中欢快的鱼儿,碧草悠悠的田野,以及田野上无忧无虑的鸟儿。在公元3世纪末期到4世纪初期的数十年中,此间有几位诗人,在当时轰动一时。在《诗品》中说:迄于有晋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此为西晋“文章中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家群体。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这七人代表了太康文学的最高成就。 陆机多仿乐府、古诗之作,主题多怀旧(人、乡)、迷惘、矛盾,少创新,有《赴道洛中作》《门有车马客行》《猛虎行》《君子行》等。这些诗人虽然名赫一时,但是诗作价值并不是很高。左思的稍可研究,他与“隽上之才”的郭璞,“清刚之气”刘琨,当时蔚为西晋诗坛的重镇。刘,郭比较晚,到太康末年,不足二十岁,按照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中的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元康“包括潘,陆,左思。刘,郭当时是壮年,所以我们把这三位西晋诗人,合称“元康诗人”。左思(约56岁),山东临淄附近的人。生年不详,家世儒学。 貌寝,口讷(ne),齐王命为记室,辞疾不就,以疾终。他比较宅,宅了一年作了《齐都赋》,颇被当时称颂, “洛阳纸贵”,就说的左思的《齐都赋》的事情,见《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有集五卷,存诗十四首。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作品收录于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和逯钦立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他的《咏史诗》见称于世,其诗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而自见性情,胸次高旷,千秋绝调,建安之后仅有的好诗。沈德潜《古诗源》中说:“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在钟嵘《诗品》称其诗“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未必恰当。摘录其咏史诗其一:

《咏史诗八首》之一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他作《咏史》大约在公元270年到280年的十年中。诗中“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吴亡于280年,诗必作于吴未亡之时。《咏史》自班固以来大抵是一诗咏一事,在客观事实的复述中略见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自他以后,咏史诗便换了一个方向。左思是曹,陶间的一个出色的有个性的诗人,他的这句“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可见其胸次见识。

左思之外可读张协的《杂诗》,张载《七哀诗》,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等。

左思之后二十年的刘琨(48岁),中山人,以雄豪著名。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被杀的时候神色自若。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英雄失路,万绪悲凉,其诗随笔倾吐,哀音绕耳。在中兴以后的诸家中,其作可称上品。我们知道的闻鸡起舞的故事就讲的刘琨。当时刘琨与祖逖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着建功立业,成为栋梁之才的远大理想。一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老天在激励我们上进,于是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刘琨有集十卷,别集二十卷,今存诗三首。“儒将、、、风流”可称刘琨。他精通音律,传说创了《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五首琴曲),在传统的琴曲中加入北方游牧民族的音调,描写北方历经战乱的景象,抒发了思乡爱国之情。他的儒雅风度令我们神往,当时丧乱频频,安处惶惶,却还优雅弄琴,和三国的周郎竟有相似之处。钟嵘《诗品》将刘琨的诗定为中品,评道: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琨既体良才,又罹厄运,故善叙丧乱,多感恨之词。后来王夫之说:琨乃以孤立之身,游于豺狼之窟,欲志之伸也,必不可得;即欲以颈血溅刘聪、石勒,报晋之宗社也,抑必不能;是以君子深惜其愚也。刘琨诗悲壮淋漓,为中兴以前诸家作品所仅见,丫头同意陆侃如先生书中评价,他不失为第一流的诗人。录其《扶风歌》如下: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这首诗记叙了作者赴并州刺史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写了伤时感乱的爱国情思,表达了作者对朝政的不满和深沉的忧患感。全诗叙述清晰,形象鲜明,情感真切,慷慨悲伤。

下面我们讲郭璞(49岁),今山西省闻喜县。文学冠一时,妙于阴阳算卦,他为中兴第一作家,《晋书·郭璞传》称“词赋为中兴之冠”。诗有寄托,和左思的《咏史》同属抒怀之作,意兴慷慨,撰语宏俊。他博学高才,讷于言论。曾着《江赋》,传诵一时,又作《南郊赋》,元帝有嘉,以为著作郎。后来郭璞为王敦的记室参军,敦谋逆,郭璞不从,随被害。以《游仙诗》著名。《游仙诗》来源很远了,我们讲过的汉乐府中有《董逃行》《 步出夏门行》《王子乔》等等,后来曹操,曹植诗中也有类似的诗。“游仙”二字始见于曹植乐府中的《游仙篇》,后来嵇康,张华等人也有《游仙诗》。《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诗品》说郭璞的诗“彪炳可玩”。不过《游仙诗》还是有一些消极情绪在里面。《文心雕龙》称“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现在录他的《游仙诗》一如下:

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

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翘迹企颖阳,临河思洗耳。

阊阖西南来,潜波涣鳞起。

灵妃顾我笑,粲然启玉齿。

蹇修时不存,要之将谁使?

郭璞这首游仙诗所表现出的高蹈出世思想,与老庄思想一脉相承,他借游仙言志趣,发苦闷,则又与阮籍的咏怀诗有很多相通之处。歌咏神仙,向往隐逸,这在世道坎坷,风云变幻的西晋末年,不仅代表了珍视生命价值的一种思想倾向,而且还反映了否定仕途,鄙弃世俗,卑视富贵的一种心态。但郭璞和很多诗人一样,并没有真正的出世,逃不过名利场。但人的思想多复杂性,没有平波千里的人生,没有真正独立自由的人。所以追求自由,独立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西晋这三位重要诗人之后,还有一些诗人,几近百人。我们接着讲一下晋初的代表傅玄与张华,三张二陆两潘的代表协,机,岳三人。

傅玄(62岁),北地泥阳人,秀才。其诗长于乐府,短于古诗。乐府诸篇,多有新致,唐人乐府之先声也。专心经学,性格刚劲亮直。现存诗六十四首,绝大多数是乐府诗。《文心雕龙》中说:傅玄篇章,义多规镜;长虞笔奏,世执刚中;并桢干之实才,非群华之韡萼也。录其《车遥遥篇》: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这首言情诗婉转有致,多情微妙心理绝好表露出来。

接着我们讲张华(69岁),范阳方城人,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晋惠帝执政时期,八王之乱暴发,张华被赵王司马伦杀害。工于诗赋,词藻华丽。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谢康乐云:‘ 张公 虽复千篇,犹一体耳。”不尽然,其作品多有“侠骨柔肠”,可谓诗如其人。《文心雕龙》称其短章“奕奕清畅,其《鹪鹩》寓意,即韩非之《说难》也。”他的集十卷,今存诗三十二首,他的诗意境颇好,言辞稍拙,少凌空矫健之致。何义门云:“张公诗惟《励志》一篇,馀均女郎诗也”未必如是。先录其《情诗》如下: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

张协(约56岁),安平人。永嘉初,征为黄门侍郎,托病不就。后逝于家。有集四卷,今存诗十三首,以《杂诗》著称。《诗品》中说:“晋黄门郎张协,其源出于王粲。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冲。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词采葱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他的诗不能和左思,刘,郭比,和傅玄,张华成鼎足之势。录其《杂诗》十之一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

下面我们讲陆机(43岁),吴郡人,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 钟嵘《诗品》说:晋平原相陆机,其源出于陈思。才高词赡,举体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然其咀嚼英华,厌饫膏泽,文章之渊泉也。张公叹其大才,信矣!沈德潜对陆机痛责比较深刻:士衡诗迹推大家,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笔又不足以举之,遂开出排偶一家。西京以来空灵矫健之气,不复存矣。降自梁、陈,专工对仗,边幅复狭,令阅者白日欲卧,未必非士衡为之滥觞也。他多“以赋作诗”,诗中多“涂泽”和“排偶”,拟古诸篇中,世衡首创其体,开后人模拟之风。但他诗中也有一些有气骨的诗比如《猛虎行》《为顾彦先赠妇》等。陆机有集四十七卷,今存诗一百零四首,录其《拟明月何皎皎》如下: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陆机的拟古诗,钟嵘在《诗品》上说:“士衡拟古……五言之警策者也。”

最后我们讲一下潘岳(约54岁),河南中牟人,人长得帅气,善文,其文清绮绝世。常常听到“貌比潘安,才如子健”如是。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钟嵘《诗品》称其“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位帅才有集十卷,今存诗十八首,他最出名的诗是《悼亡诗》,历数中国诗海中的深刻抒发夫妻感情的作品实不多见,流传广泛的四大悼亡诗,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元缜的离思(其四),还有潘安此诗算其一。录其如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林丫头

穿过西晋的烟雨,从绮丽的诗文中走出,下节课我们来讲陶潜,六朝最伟大的诗人。下期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田园,他的诗梦中。这节课到此,谢谢师友们聆听。

主讲人简介

林丫头,本名徐晓帆,自号依依卿云。耽诗词,喜古筝。于诗主张人诗合一,情境先得。隐听花榭习诗。

参看林丫头更多作品:

欢迎关注山海诗韵合作公号“云帆诗友会”

·

欢迎留言与转发,山海诗韵因你更精彩

本期编辑:林丫头

欢迎关注云帆合作公号“山海诗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