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功率计算公式: 1、在纯直流电路中:P=UI P=I2R P=U2/R 2、在单相交流电路中:P=UIcosφ 3、在对称三相交流电路中: P=√3UIcosφ 二、欧姆定律部分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三、电功电功率部分 1.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2.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3.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4.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5.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6.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7.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8.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9.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0.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1.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12.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四、电功计算公式 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I2Rt=U2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2Rt W1:W2:W3:…W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2t/R W1:W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 常用公式W=W1+W2+…Wn 五、电功率 1.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 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 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 常用公式P=P1+P2+…Pn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P额=U额I额=U2额/R,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①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 如果U 减小为原来的1/n 六、我国对电能表型号的表示方式规定如下,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类别代号 第二部分:组别代号 第三部分:设计序号 例如: DD——表示单相,DD86电能表 DS——表示三相三线,DS86电能表 DT——表示三相四线,DT86电能表 DX——表示无功电能表 DZ——表示最大需量 DB——表示标准电能表 DDY、DTY——预付费电能表 DDFG、DTFG、DSFG——复费率电能表 DSD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 DSSD ——三相三线式电子式电能表 DTSD ——三相四线式电子式电能表 注:各类表计、用途根据时间进行介绍。 c.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表示,2表示2.0级,1,0.5代表1级,0.5级。 d.电能计量单位: e.标定电流(基本电流)和额定最大电流 f.额定电压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