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有您,我的心里有阳光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3-04
  •   漫画/余宁山   漫画/余宁山

      这里记录的是一段特殊的师生“情缘”。学生视老师为“知己”,向他倾诉心声,倾吐学业压力、人生困扰;老师和她娓娓相叙,化愁释疑,终使学生摆脱绝望,走向阳光。

      唐梓钟

      文中的这对师生互相并不认识,一切的结缘都因为“网遇”——老师2015年10月下旬开创了写作微信公众号,学生关注了公众号。于是,学生倾诉如晤,老师欣赏点评,一来二往,亦师亦友。那时,学生正读高一,老师正教高二。

      这个学生是澜清,这个老师是望岳。

      澜清致信老师(2018年2月4日 13:39)

      上了高三后,和大部分为自己前途担忧的学生一样,我也很迷茫。自高三以来,我的成绩直线下滑,由最初的佼佼者沦落到如今在重本线边缘徘徊的地步,这样的落差让我一直无法接受。

      我开始害怕考试,害怕明天,害怕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变得胆怯、懦弱,终日沉溺于灰色情绪,笑容也不如从前开朗。我曾想一了百了,因为我已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也不曾挖掘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恨懦弱懒惰的自己,恨那些说着风凉话而不关心理解别人的人。

      是啊,年轻人就是爱做梦。因为梦里有自己想要的未来。我多么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心理学家,改变当下中国人对心理问题轻视的状况。可是不行啊,我连好的心理专业都考不上,奢谈梦想、未来显得卑微而可笑。

      我开始研究自主招生,可那些严苛的条件让我傻眼。我感到绝望,恨不能立刻发愤图强,可是我该怎么做,我根本不知道。我感到很无力,想要改变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以前说人要诗意地活着,如今望着那些天地交接的界限,我只想化成一阵风,随它一起去了。

      老师,希望您原谅我的唐突与任性,我真的已经穷途末路、举步难前了。

      望岳老师复信(2018年2月4日 14:28)

      你的出现让我甚是欢喜,却没想到你早已被分数沉重打击,挤压人生。

      我本来忙着编辑今天的公号文章,可看到你的“呼救”,我感到了焦虑和不安,要知道,你的人生你的路,一切只能靠自己。

      犹记得,两年前你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并投来高质量的稿件,追求诗意地存在;现如今,高三了,现实如此生硬和骨感,这是怎样的无力无助啊。

      我能体会到你的愁苦,但我知道,成绩的高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尽力奋进时,你何苦在乎别人的看法?尽心无悔,顺其自然,这是我提倡的态度。在学校竞争,分数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岂不知,你的潜力何止一处?更何况,世界如此广阔,简单的分数岂能满足多元丰富的需要!

      当务之急,你莫急于求成,心态沉静,方可全心致远;尽心而为,自然无悔高三。相信你会积极调整自己,让内心强大起来。

      澜清复信老师(2018年2月4日15:36 )

      谢谢老师(请允许我深情地唤您一声老师)!在最困惑、最想要倾诉的时候,我想到了您,我相信您会明白我内心的焦虑。

      在连自己都不对自己加以期许的日子,非常高兴能看到您对我的期许。或许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慢慢强大,等待盛夏那一树的花开幸福,但此刻,我脆弱的心正在电脑前颤抖。真的很感激,总算让我焦躁的情绪平复了下来。

      我从前写出的文字,大家都只觉得美,却无人看到字下的情深,直到您的出现让我觉得原来是有人能明白我的,也让我正视了自己浅薄的才情,还让我深刻地感觉到,那种仅仅靠着诗意而不加以名言警句的文字,原来是有人赏识的。虽然不曾谋面,但我相信那端的您一定有着和蔼可亲的面容。或许对您来说这只是一段简单的回复,可对我来说却是一种生命的鼓舞。谢谢您!

      望岳老师复信(2018年2月4日 18:07)

      我知道,你的心因巨大的学业压力而无法轻松,也难以驰骋在希望的原野。

      苏格拉底说没有被检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而你却忧虑过度,甚至以为天要塌下来,这其实是胆怯懦弱带来的幻觉。看来,你是该缓一缓匆匆奔忙的脚步,走走神,超然物外,相信你一定不会错过哪怕些微的沿途风景。

      你本善良而美好,何苦自忧而落魄?单就成绩而言,你由最初的佼佼者沦落到重本线边缘,这样的落差让你一直无法接受,那更多的无法上重本甚至只能上专科的学生难道就不活了吗?难道他们今后的人生就没有体面、没有诗意了吗?放开分数的面子,你能真正懂得“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分数的一直下滑能证明你的人生会一直失败吗?如果不能,你又何苦陷入绝望的深渊而不能自强?

      我对文字很敏感,我乐意用心咀嚼文字背后的情深似水或者苍凉落寞。而你的文字正有这种追求,我能不欣赏吗?

      你视我为未曾谋面的老师知己,我很开心你的认同,其实这也是教职工作的幸福荣光。祝你开心。

      澜清复信老师 (2018年2月4日18:25 )

      我现在急着赶去学校,但我已没了忧惧和低沉。因为有您,我感到心里亮堂多了,人也轻松多了。再次谢谢您。如果可以,我想说,我爱您。

      后记

      澜清的“呼救”结束了,老师的关爱和慰藉使一个面临高考的孩子焦灼彷徨的内心得到了救赎,老师自己也挺受用这师生间美好的情谊。

      时间回溯到2015年12月12日, 望岳老师没有想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正式推送中学生的青涩美文仅仅五十天,就在留言箱里收到了自称高一学生“澜清”的诗意倾诉。

      澜清的留言是以手机翻拍的图片形式呈现的——两页随笔,字迹有行书格调,流畅秀美,文末有老师“诗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点评种种——这是望岳老师第一次收到图片随笔投稿,颇为新奇,更感慨内容,他随即进行了大篇幅的回复,既欣赏澜清的创作天分,又鼓励她更好地学习和写作。12月下旬,望岳老师在公众号上编发了这篇特殊的随笔,让“向往诗意栖居的生活”借助网络无限倾诉、无限扩展。澜清看到后,被老师长长的回复深深地感染了。她那“渴望诗意的心”获得了慰藉,她也因此而感动,并以更大的热情和干劲去阅读和写作。

      随后她把自己写的心情随笔又寄到了公众号邮箱。这次她的心语转型了:“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我似乎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望岳老师又是大段回复,并于2016年1月上旬在公众号上编发了她的这篇《蓦然回首》。

      因为有老师的相知理解,澜清的高中岁月日益充实,学习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尽管日子忙了点,可澜清并没有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在高二第一学期,她又以日记的方式给望岳老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谈她想要的生活——想要的不多,亲人的一句问候,够花的钱,洒脱的一场爱恋,朋友善意的眉眼——这些足矣。在望岳老师看来,这些想要的生活其实不简单,她还需要岁月的打磨。

      2018年的2月,在面对高考的恐惧与迷茫时,学生澜清再一次想到了网络那端未曾谋面的“望岳”老师,于是发出了一封呼救的邮件。在老师情真意切的教诲中,那个“曾想一了百了”的孩子,终于摆脱抑郁灰暗的情绪,心里透着阳光了。而老师望岳也因这心里的阳光而倍感幸福和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