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长满石头”该怎么办,能否保胆取石?

 昵称I769Z 2018-03-05

胆囊结石的具体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考虑与胆固醇过饱和、胆囊功能异常、细菌或寄生虫感染、饮食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常见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能量饮食、高脂血症;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餐后零食。女性多次妊娠等。

症状不突出易误诊,不及时治疗危害大

胆囊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有的患者仅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嗳气等,易被当作“肝炎”“胃炎”而延误就诊。

较大的胆囊结石,特别是代谢性胆囊结石,患者腹部会感到撕裂或烧热的疼痛,尤其是右上腹部会突然疼痛,夜晚会有多次甚至连续性疼痛,且越来越强烈。

腹痛常在进食高脂、高蛋白饮食后发生,这是因为油腻的饮食会引起胆囊收缩,结石刺激胆囊壁后引起疼痛。

如果胆囊内结石是可游动的,疼痛持续数小时后多可缓解。

如果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不能活动,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可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从而引起持续性右上腹痛,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

如果梗阻不能及时解除,胆囊内压力持续增大,可引起胆囊穿孔,出现弥漫性腹膜炎。

如果胆囊内结石掉入胆总管中,可造成肝内胆汁排出受阻,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这些疾病都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另外,胆囊结石也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65%~90%的胆囊癌患者有胆囊结石,大约1%~3%的胆囊结石患者可发展为胆囊癌。因此,胆囊结石要早防范、早发现、早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