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

 爱美的云朵 2018-03-06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一切正常?谁给你们讲的?为什么还有人相信这句话,都不读书的吗?

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中后期倦政怠工,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只是通过谕旨的形式发布旨意。明吹们常说:我大明制度先进,有内阁,皇帝不用干活也一切正常。可事实并非如此。

为什么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我们先来讲讲正常情况是什么,正常是某官员上奏折,奏折交于内阁,内阁批示呈报皇帝,由皇帝批复同意或不同意,皇帝同意则盖章下发实行,不同意发回重新由内阁议定。

为什么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时任首辅叶向高那万历是怎么做的呢,内阁奏章到他手中,他不做批示也不驳回,内阁启奏折子便石沉大海,没有皇帝批示,内阁就没什么用了,也就不能实行。那有人会问,内阁为什么不直接下发命令给六部呢?因为他们怕死。内阁在张居正时期达到最强,背靠司礼监,权倾六部。但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与前代中书省不同,内阁与六部没有任何统属关系,六部只对皇帝负责,只听皇帝的命令,其它人无权命令他们。假如内阁一定要越过皇帝给六部下旨,那皇帝会迅速干掉他,因为这是违制逾权重罪,是蔑视君权的表现,是要族灭的。假如内阁是以私人信件形式请求六部干活,六部做了,皇帝也会干掉他们,这是六部欺君违制重罪,没圣旨私自行事,不杀你杀谁正是由于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神宗的怠政给明朝带来了严重后果,其具体表现有两点,'人滞于官'与'曹署多空'。

人滞于官指由于内阁与吏部的官员根据绩效升迁奏折和六科弹劾官员的折子到了皇帝手上就不见音信,这就出现了主要官员的正常升迁停止,你的官位既没法升又没法降,皇帝不管了,升迁不批,这种情况如果时间一长就出现官员不好好干活了,废话,奖惩机制失效了,你干的好干的坏一个样,知道自己升不了官还会努力干吗,知道自己不会被降职还会有所顾忌吗?人员大量停留在原官职,根据记录,很多官员有十几年不换岗的情况,所以神宗中后期的官员,几乎都是得过且过,更有甚者贪赃枉法,史书上讲有的官员便是想上班就去,不想干活就不去,这种状态的官僚体制能正常?

曹署多空指得是万历中后期很多官员得不到升迁,渐渐老了或死亡,毕竟万历怠工了二十年,很多人被万历给耗死了。官员死亡,正常就要补缺,但是由于吏部和内阁的补缺折子递上去万历不批复,吏部又不敢自作主张,就造成在很多官署的官员大量出缺。有多么严重呢,我大致列一下,在中央,万历四十年,内阁仅一人,六部尚书只有一个刑部尚书,其中礼户工三部各只有一个侍郎,六科御史只有四个人,缺三十多个,其中只有一科有主官。十三道正常是一百多人,仅剩五个。都御史署更是连续几年是没人空署的。在全国,万历三十年,天下巡抚缺三,布政监司缺六十六,地方知府缺二十五,至于地方州县官几乎是十之缺五。大面积的官员出缺带来的是政令不通,当然会有人说,除了官还有副官或吏员吗?你可以问问公务员们,他们领导不在了,他敢不敢拿领导的章盖章,这是违制越权,有掉脑袋风险的,违法风险太大而且这和贪污不同,你盖章是光明正大是藏不了的,而且要知道皇帝只是不管官员,像这种吏员小官,刑部无须上报直接治罪的,人家吏员也是要好好过日子的,谁肯给你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呀。

在万历后二十年,就发布过几次诏令,无非几个事,平定叛乱,敛财,花钱就这些事。所以,万历后期,政府在职官员尸位素餐,大量官员缺失,中央政府下不了政令(皇帝不批),地方政府大事不能决断(主官不在,中央还没人发令),所以万历后期政府在救灾,兴修水利,鼓励生产,缓和矛盾等方面大为缺位。

这就造成在万历时期中国史上奇特景象一一无政府状态,政府已经不管事了。政府管经济少,就像亚当斯的古典主义思想,市场高度自由化,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很美好吧,但背后代价是什么呢?政府不管就意味着,富者更富,优势者更优,大量地主侵占土地,普通小民纷纷破产,土地兼并增速,反正没人管,想兼并多少就兼多少,所以在神宗后期,出现了许多大地主,良田万顷者不在少数。在江南,大量农民成为佃户奴仆,士绅田地几乎在二十年内翻了一倍。在北方,大量农民破产逃亡,陕西的赔累份额翻了两倍,达到一户担三户之税的程度。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增,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至万历末期,农民起义数量规模直线上涨,与之前的起义情形不可同日而语。故曰:明亡,实亡于万历。

综上,明粉就不要yy皇帝不上朝一切正常了。

我是李子木,喜欢点个赞

为什么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