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就是说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子脸儿,一天变三变”。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给宝宝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会使其措手不及,难于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进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虚侵袭宝宝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春捂”宝宝呢?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走访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杨光路。他表示,由于早春气候多变,冷暖莫测,昼夜温差大,适当给宝宝“捂”着点,可以使稚嫩的身体适应气候的变化,抵御春寒的侵袭。如何正确做到“春捂”,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穿衣下厚上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应当注意宝宝下半身,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受寒。 二、把握好时机 春季变化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的一到两天,要适当给宝宝添衣,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拒之门外。 三、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物 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以免受寒。随着气温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回升后需再多“捂”7天,体弱宝宝需14天。 四、“三暖二凉” 1、背暖:背部保持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 2、肚暖:腹部保暖既能维护孩子肠胃道的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防止肚子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3、脚暖:脚部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差,远离心脏,血液循环差。双脚受寒后,就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凉是指头部和心胸要凉:孩子由体表散发热量,有三分之一是由头部散发,要保持头部凉宝宝才会精神清爽。心胸凉是指给宝宝上身衣着不要臃肿,以免胸部受压,影响呼吸与心脏功能。 五、脱穿衣服看情况 春季早晨天气较冷,中午气温升高时,不能马上将宝宝衣服脱掉。应用毛巾把背部汗擦干,让宝宝安静下来再脱外衣。 当然,对婴幼儿来说,过度“春捂”容易使婴幼儿出现“过暖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吐奶,严重者可能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杨光路表示,这是由于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高,如果“捂”过了头,就易诱发中暑。一般宝宝穿衣与父母穿衣程度差不多,以手心温热,头颈无汗为度。其次,要想健康,还应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每天锻炼身体、晒太阳,同时,还要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饮食上要注意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如黑米、豆类及豆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红枣、枸杞和菠萝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