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为啥具有那么好的养生效果?

 tjboyue 2018-03-09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意义是肯定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陈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刘长喜教授说:“太极拳同八卦掌、形意拳、八段锦一样,都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增加武术内容,形成的独特健身运动。可以说,太极拳是传统文化的形体语言。”
太极拳讲究“无过无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我顺人背”,这既是太极拳的打法,也是发挥养生作用的关键。
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发掘人体潜能的各种竞技运动都不是以保健为目标的,要追求极致,这在中医理论看来有违中庸的原则,是一种过度。反之,过于静止也不利健康,很多佛家弟子长期打坐修心,但却不一定很长寿。因为,养心虽然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但养心不是养生的唯一核心内容,应在养心之外动静结合。只有在动静结合之间体会愉悦、放松的心情,天人合一的感觉,才能真正养生。
太极养生 功在平衡
太极拳中很讲究阴阳平衡、阴阳转化。太极拳里的很多小动作都是擒拿手法,在阴阳变化间借别人的力量稍微改变方向,就能破坏对方的平衡或控制对方。手、肘、肩、胯、膝,无处不打人,一身的阴阳转化全在动作之间。上一动下随之,下一动上领之,中间动上下合之,周身节节贯穿没有丝毫间断;周身气血阴阳也就在这之间得以平衡转化。

练太极拳时讲究逆腹式呼吸,丹田会随着每个动作潜转。所谓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小腹内收,横膈肌上浮,丹田气上行聚于胃部以上和胸腔,胸廓自然扩张。有如肋骨和椎体间横向、纵向的牵拉一样,胸腔充盈至极致而腹腔压缩到了极致;如此,太极拳的蓄劲完成。此时,腹腔和胸腔通过横膈肌的间隔与链接,恰似“橐龠”(音 tuó yuè,古代鼓风吹火的工具)。呼气时小腹外突隆出,横膈肌下沉,聚于胃部以上和胸腔的丹田气下沉至丹田,胃部与胸腔自然平复。对身体来说,有如椎体和肋骨收得更紧的感觉。此时,开、分、发、放、打(拿)的劲儿均源于丹田。如同“橐龠”鼓风吹气炉火更旺,在太极拳看来就是发劲儿时更加刚、快、脆,有如炸弹爆炸一般。
而且,这种呼吸健身的方法可独立于太极拳单独进行,对于很多身体差、活动不便的人,完全可以在坐着或平卧时练习。(逆腹式呼吸,可参看刘长喜网络上的视频)相传当年张三丰在《无根树》一诗中写到:“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便是说:常人是顺腹式呼吸,要长寿修仙就要逆腹式呼吸,做人与修仙之间的差距只在一寸间。这是因为,这种呼吸法加大了膈膜的运动范围,使内脏无形中得到了锻炼,有利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 300 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并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和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教你站太极混元桩
步骤一两脚平行开立,两足中趾距离同肩宽,两手在身侧自然下垂,头顶正上方正中百会穴向上领起,下颌微收,平心静息,意守命门(脊柱上正对肚脐处),全身放松。
步骤二 保持头顶虚领之意,松腰、坐胯、屈膝同时两臂向前向上抬起,两臂在胸前自然抱圆,手心与心口齐高,手心向内,虎口成圆手指尖相对相距约一拳,掌心自然内涵,拇指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弯曲,肘应自然弯曲,高度略低于手。圆裆,膝关节有里合并前扎之意,胯下沉同时有向后之意,膝之向前与胯之向后相平衡,将腹股沟处肌肉放松,并保持身体百会穴、会阴穴连线处于竖直位置。微微调整重心使前脚掌和后脚跟受力均衡,同时放松两腿外侧,使两脚内外侧与地面作用力相同。在外形和到位,下盘调整平衡且稳定之后,再放松胸口让呼吸自然均匀且能深入到小腹。
步骤三 松开两肩,两肩用的劲应该正好能保持两臂在胸前抱圆这个动作,不要有多余的劲,两肘有下坠之意同时略向斜前伸开。两臂,两手与肩背如抱一脆弱的圆球,轻轻拢住,不可用拙力。眼神内收于命门,观照全身,将身体各处局部僵力处松开,令上下相合,内外一体。注意:站桩过程中意识要收回,守住身体各处规矩,在此基础上可用默数呼吸的方法来收住神识,不使散乱。身体出现寒热酸胀麻痛抖,只要不过度,都是自然反应,应不贪不求,静心内守,调形神劲以合规矩,以平常心对之。
步骤四 随吸气,两手心转向上同时收回心下,两肘向外拉开,两手心转向下,顺两肋按下同时呼气,身体随手下按慢慢站直。手按到胯侧后由身前合抱两手手心向内重叠掌心与肚脐相合,男左手内右手外,女反之。左脚收回与右脚并立。意守小腹,闭目静立片刻。止语,散步。此为收功。
太极养生
太极养生是个长期过程,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不具“立竿见影”之效。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实践证明,太极拳养生保健功效的取得,贵在坚持习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