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就是在我们人体肠道内生活的数千种的细菌,在个体数量上可以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以上,对我们的代谢、免疫、心血管功能等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产生影响。曾有一篇文章报道了夫妻间出现“夫妻相”的一大原因就是肠道菌群的“功劳”。 肠道菌群,来自网络 每个人的肠道菌群构成是存在明显差异的。科学家大多认为这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是Nature的最新研究文章,却颠覆了这一认知。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遗传因素造成肠道菌群不同的关联关系仅占1.9%,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研究人员分析了1046个健康个体的基因型和微生物数据,研究肠道菌群与遗传的相关性。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和16S RNA基因测序技术,可以证明这些个体具有几个不同的起源祖先,并且肠道菌群与这些祖先之间没有显著的关联关系。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来自Twins UK的2252对双胞胎的遗传数据,确定肠道菌群的平均遗传率仅为1.9%。也就是说个体的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影响很小。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个体虽然来自不同的起源祖先,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研究发现在一个家庭中,遗传关系不相关的人,肠道菌群却有着相似性,而有亲缘关系的人由于没有在一起生活,肠道菌群间相似性不明显。通过对这个个体的身体、血液指标以及饮食习惯、生活习性的研究,超过20%的肠道菌群差异与这些因素相关。这一结果有力的证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生活习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其实,在2016年Science就曾报道过食物和药物对人类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收集了1100个体的粪便样品,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细菌和其他有机体的DNA信息。研究人员还收集了这些个体的饮食、药物使用及身体健康信息。研究发现,有60多种饮食因子和19种药物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人体肠道菌群差异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少,所以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临床治疗方面,如果需要调整肠道菌群来治疗疾病、改善健康指标,就无需根据个人基因组制定单独的治疗方案了,只需为生活在相同环境、有着相似生活习惯的人制定一套治疗方案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