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造一座新的博物馆 —— 湖南省博物馆篇

 yangtz008 2018-03-10

 

从五十年代的筹建直到今天,湖南省博物馆经历了六十多年岁月。筹建之初,政府在长沙市最大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烈士公园里辟出了四万九千多平方米作为馆区,直到 2017 年 11 月 29 日,新馆建成。其中数个时间节点意义重大:


首先,当然是 1956年 博物馆建成,正式开放;

第二,是1972 - 1974,“马王堆” 的发掘引起了轰动,随后,一个集收藏与展示于一体的马王堆陈列馆建成于 80 年代;

第三,2003年1月18日 ,当年的 “新陈列大楼” 开放了;

最终,2017年,新馆建成。


▲ 2017年11月29日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纵观湖南省博的历程,可总结为:


第一,功能面积和供观众使用的面积越来越大;

第二,正如美国中央公园内的大都会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也是建在公园旁边的,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尝试,寻求真正地把博物馆和烈士公园融为一体的可能性,一墙之隔,“墙”并不是不能推倒的。


湖南省博和湖南人


于城市而言,湖南省博物馆具有特别的意义。新馆的建设更是融入了我们对于博物馆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其一,我们的博物馆需要建立在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市中心的区域。虽然,倘若馆舍建立在城市外部或是新区,使用面积和建筑各方面的功能性会更理想,但是我们总觉得,这样做,省博和我们城市的关系就远了。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在原址进行博物馆的改扩建,我们选择和这个城市的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在他们的身边。最后,在老城区,我们终于历经千辛万苦,一以贯之,完成了这一重任。

 

其二,在湖南省的所有博物馆中,湖南省博物馆应该算是“龙头”,所以,我们不仅仅必须建设好自己的新馆,更应该积极地和所有湖南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进行互动,进行共建,做到共享共有。首先,去除对藏品所设的壁垒,可根据需要开展馆际藏品互借与互相展示。同时,我们也非常乐于对湖南其他博物馆的教育培训、文创开发、博物馆管理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这更倾向于形成一种“博物馆联盟”。


在,新馆的建设更是一直坚持着力打造人性化的服务体系,所以在基建同时,我们曾列出了133项人性化建设要点,这就是为了尽可能在观众服务方面考虑缜密,尽力而为。

新    馆


虽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新馆的规划并未完美地落实,但应该说还是比较符合我们最初的设想,我们成功地以博物馆的功能为主完成了建设方案。

首先,在集思广益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应该打造一个  “博物馆广场” ,即一个文化空间。新建的博物馆是一个涵盖丰富的文化项目、多种多样的文化功能和完善的观众服务体系的文化综合体。2018 年 3 月,我们新馆的教育中心会对外开放,4 月书店和顶层餐厅会开放,咖啡厅 5 月开放,而 6 月VR中心将会开放。我们和剧团、文艺机构的合作也将带给这个文化综合空间以新的创意。


其次,另一个关键点是 “展陈为先”。在设计上,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展厅的功能,以求设计充分满足展陈需求,尽可能地优化展厅空间。为了适应今后各种规模的展览陈列需求,新馆临展厅层高达6米,还有一个临展厅则达到约 10 米左右的高度。在我们今天的展厅空间内,是见不到一根柱子的,我们为展览预设了一个理想的空间。


第三,最初我们就决定无论如何要做一个反应湖南区域文明的展览。60年来,湖南省博物馆虽然叫做 “综合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定位就是反映湖南区域文明,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整体反映湖南区域文明的通史展览。这一次我们的理想实现了。


第四,从博物馆的理念来说,从老馆到新馆,我们一脉相承的理念,就是必须不断提高观众服务的品质。博物馆必须以观众为中心,尽可能地为观众提供方便。

 

我们确实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新馆的通道设计,现在设有一个下沉式的观众服务中心;一个正面博物馆艺术大厅的大门入口;北面设置了服务残障人士的绿色通道;南面设置了专门的学生通道和旅游团队通道;此外,北面还设有公务接待通道和员工通道,总计六个通道。如今,我们每天接待的观众为 12000-15000 人,到了周末会超过 20000。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使用策略。

展    览


01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湖南省博物馆的藏品和展览,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研究、展示与保护首推重中之重。我们首要的理念是让文物美丽起来,将这一认识统一于展示、宣传、教育的每一个层面。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博物馆的很多观众未必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储备,那么,那些不起眼的重要文物就很容易被错过。让文物变得更美,观众才会多停留几秒,而这短短几秒非常重要,意味着观众朋友了解这件文物的前世今生的机会增加了。我们在展厅里是不设自然光的,灯光就是文物的“衣服”,用灯光这样一种调节的手段,让文物美丽起来。



我们的第二个理念,是把每一个展柜设定为一个舞台,既然是文物的“舞台”,就必须设置舞美效果,呈现某种类似舞台的效果,具体来说还是在灯光上下功夫,同时要面对柜内灯光对文物保护的问题。



▲ 歌舞俑


第三点,适当运用科技手段,但绝对不能和主展线冲突。在“湖南人”陈列中,我们前后两个运用了环形屏幕,第一个是展览开始之初的“家园”,第二是方形的环幕“红色记忆”部分,用来点题。在“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中,运用了一个球幕,以及最后的墓坑 3D-mapping 效果。



▲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墓坑3D Mapping效果


第四点,尽量用图形对文物进行阐释。我们发现,展厅里如果呈现很多文字,固然能更明白准确地对展览和陈列做出诠释。然而,身处“读图时代”的观众究竟能停留在那儿几分钟阅读完这些文字呢?故而,我们只是对于极其重要的部分进行文字说明,标题也尽可能地精炼,尽量用图形对文物进行阐释。这不啻是一种好的方法。


▲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不仅精益求精,我们还完成了一个非常炫的效果。


观众从开阔的地带慢慢地往下走,就好像真的从墓坑口往下走,慢慢前路变窄,经过一比一还原的马王堆一号墓墓坑,观众终于抵达辛追夫人遗骸的瞻仰区,可以说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考古场景的再现




02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新的基本陈列中终于把反映湖南区域文明的“湖南人”献给了观众,实现了湖南省博物馆 60 多年来的夙愿。

有很多青铜重器进入了这个通史陈列。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博物馆是不把这些重器放入常设通史陈列的,一般会为其特别设置一个专题展室或艺术展览,更有甚者,单独选出作为镇馆之宝展陈。



然而,我们认为,这些青铜铸器虽然是国之重宝,但是,它们在这一方区域的历史长河中,可用于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比方说人面纹方鼎、豕尊、皿方罍等等,其实是反映了当时商周时期礼制这一方面的内容,用它们去表现这种内容是更具有说服力的,令观众印象至深。这个陈列体现了我们对于每一件文物价值的认识。

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的“代价”是非常大的,不是在于金钱方面,而是在藏品的定位上,使用了顶级的藏品,构成了通史陈列。这表明了我们的决心,我们愿意花博物馆最大的代价来展示“湖南人”。


03

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特别展览对博物馆而言,永远是重要的。我们很早就着手筹备一个特别展览,来迎接新馆的开放。“东方既白” 体现了湖南人的精神——敢于创新。当然,学术争鸣总会存在,但是我们毕竟为新馆献出了这份礼物。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秦汉展、盛唐展、宋元展、明清展都以各种形式展出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大博物馆,只有这五百多年春秋战国历史,尚且没有展览先例,因为,这五百多年文化的内容太丰富了,叙事太宏大。当然,也正是因为新馆开馆的契机,使我们敢于动用湖南省博物馆所有策展力量,来尝试反映这一段历史的命题。


展览时间:2017.12.29—2018.3.28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特展 2 厅

04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


我们认为,博物馆一定要敢于和国内乃至国际顶级的策展团队和学术团队合作,这应该是展览提高品质提高学术价值的一个很好的路径。所以,此次我们和中央美院的李军老师领衔的团队进行合作,由我们的副馆长和展览部门人员和他们对接,在 2018 年新年伊始,推出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 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

▲“Finding A Homeland At The End Of The World”,引用了黑塞的诗句。包含“从四海到七海”、“指南针指向东方”、“大都的日出”、“马可 · 波罗的行囊”、“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几部分。

博物馆的特展,一是要加大自己的策展力度,二是要有开放的平台和理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展览的学术含量,给观众一个非常棒的展览。湖南省博物馆会照着这条路往下走,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定会继续跟更多国内顶级团队进行合作,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展览时间:2018.1.27—2018.4.30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特展 1 厅


一些经验


在新馆顺利开放之际,回顾数年历程,我们认为,如果主导建设的博物馆能坚持自身需求,请专业团队以此为据进行管理,会比完全自主建设更为理想。只有真正的专业团队,才能贡献最佳的建议,从而对承接工程的队伍下达最有效的指令,而博物馆方应融入到这一管理团队之中。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当时我们是希望实现一体化设计的,就是把建筑本体、景观、智能化、展陈等等形成一个设计闭环。当时我们进行的招标最终落实于三个设计团队构成的联合体,建筑景观由日本矶崎新事务所承接,公共空间装修和展陈设计由中央美院团队承接,具体实施计划由湖南省设计院承担。实际上,在设计阶段,依然是以湖南省博物馆自己的力量去融合这三家顶级设计公司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进一体化设计的闭环是非常艰难的。


此外,在中国国情下,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一直难以避免,比如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什么时间节点必须完成什么内容,而这些时间节点有时确实是超乎常理的。

未    来


沿着前辈们的足迹,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和宗旨,那就是打造一个共建、共享、共有的“我们”的博物馆。而“我们”,就是全社会。

 

今天的中国博物馆,应该能够做到放下包袱打开库房打造平台让更多人士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当中了。这是中国博物馆走进人民、走向国际化的最佳路径。

 

当然,中国的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应该有耐心,关注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变化,积极寻求机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