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顶,2017年10月,石头君摄于香港 上一篇《致研一新生:这学期,一定要上好seminar!》推送之后,很多读友给我写邮件,希望我多讲一讲怎么读研究生。那我就多写写。 研究生阶段很重要,不论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博,它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决定性作用,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分水岭。三年研究生(有些是两年制)说快很快,如何读研,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仔细探讨的议题。 如果只是想混个文凭,那也很容易。反正能够通过入学考试,水平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如果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读研还真不如就业——至少上班混日子还有工资呢。再说,年纪轻轻就混日子,好像也没啥意思。将来等你老了,想混日子的机会多的是。既然选择研究生这条路,就认认真真读。人生只有单行线,而且很多发展机会都有窗口期。错过之后,追悔莫及。 相比于本科而言,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提供了一次进行专门训练的机会。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后天的专门训练。所谓专家,其实就是在某个领域完成了一定程度和水平的专门训练。相比于博士而言,研究生阶段还没有那么大的发表压力和就业挤压,也是一个绝佳的训练机会。 那么,具体要训练什么呢?简单来说,在毕业之前,研究生至少要专门训练如下五项基本素养。 一、理解力 理解力是研究生的首要基本素养。人与人的差别,首先就在于其理解力。所谓情商和智商,其实就是一种理解世界、社会和他人的素质。情商就是理解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解能力,你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人家尴尬了、无聊了、反感了,你可能都不知道。理解力的高低,决定了当你遇到事儿,你能整明白了,还是会被弄糊涂了? 理解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整体思考的能力,洞察因果的能力,想象与类比的能力,直觉与体悟的能力,解释与推演的能力等。 提高理解能力有两个途径:读书与实践。 很多研究生以为上课就是上课,阅读文献就是阅读文献,其实不止于此。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是增进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力,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整体秩序与运作机制。老师让你阅读文献,其实是让你借助文献(如果文献够好的话)来理解社会事实、因果机制。 所以,你得真正进入文献,不能把阅读文献当成一件很机械的事情:以为略读一遍,就算完成任务了。不仅要认真阅读文献,还要仔细消化文献。我在研究生课上,让研究生逐个分享自己的阅读结果。学生们都很聪明,不管读得怎么样,张口都能说。但是,学生有没有阅读并消化文献,差别很明显。只要一开口,别说老师,同学们之间都能听出来:分享者到底有没有读,读到什么程度了以及有什么收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通常就是从这每一次课上拉开的。 因此,一定要下功夫研读经典文献!经典文献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整体上提升你对社会事实的理解力,这种提升,短时间内看,效果似乎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时间长了,它慢慢就沉淀进你的气质里了。只要读到肚子里,就是真学问,会跟着你一辈子。 但是呢,光看书也不行,文字只能传递概念,不能传递感觉。如果你在生活中缺乏必要的切身体会,你就很难理解文字的准确内涵。只有当你有了实践体会的时候,再看书(经典的书),才会觉得特别亲切。这时,你的人生感觉就会被文字激活,经验与文字互相激荡,你的心里就会特别敞亮,就像被点燃一般。 所以,一定要多去现实生活中历练,必要的时候,还要借助于社会调查和定性研究。定性研究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科研工具,它也是一种生活技能。定性研究做得好,人的理解力会有系统性的提升。 二、判断力 判断力是在理解力基础上的第二素养。 只有理解力还不够,你得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轻重缓急,你都得有个判断。因为判断力是行动力的基础,没有一个判断,你就不知道如何面对选择。越是高级的、领导性的和创造性的工作,往往越需要判断。To be or not to be?前提是你得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尤其是当你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时,有些问题从不同方面似乎都能说得通,但是放在一起就会打架——有些人喜欢拿鸡汤、“帽子”和意识形态来唬人,这时,判断就显得更加重要。 上海有个方言叫做“拎得清”。“拎”这个词比较微妙,很形象地体现了判断力的重要性——不仅大事需要判断,小事也得判断。而且越是小事,越体现人的判断精度。大善大恶,大家一般都拎得清,到了小事那里,分寸感就特别重要。就说在生活里吧,分寸感也很重要,没有分寸感,人际交往常会尴尬:缺了它,就会多出来一些“非分之想”,还容易让人提出“不情之请”。 提升判断力,注意三点。第一,要学会独立判断。研究生最不能没主见,最怕凡事都听别人的。请教是个好事情,但是请教只是为了倾听和吸收别人的意见,请教之前,心里也要有个底,而且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拍板的。不论科研,还是就业,早晚都得离开导师。所以,尽快学会独立判断。 第二,要学会价值中立地判断。每个人都不可能生活在道德真空中,所以,人们总得处理这些道德评价。但是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能被这些道德、价值与意识形态给绑架了。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原则。做研究的最终目标肯定是为了增加知识、造福社会,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暂时中止价值判断,先就事论事地分析社会事实。比如说,你研究农民工的就业与社会保险,先不要着急“为民请命”,先把基础事实给整明白了,再持立场也不晚。 价值不中立的例子很多,比如说,一提到日本,就想起抗日战争。一提到地域,就产生各种标签和污名化,然后当事人还容易因为这些标签而感受到冒犯。这种价值判断一旦掺杂进研究过程之中,会非常影响思考与判断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第三,要学会摆脱情绪对判断力的干扰。人嘛,都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都想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情绪和立场。尤其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情绪很容易极端和波动。一旦遇到别人的拒绝、反驳甚至不配合,往往就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 即使别人是有意针对自己,最好也不要让这种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而且退一步说,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你想太多了。事实上,你没有那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关注点、行事逻辑和制度约束,只不过有时候你的要求在对方的行事范围之外,所以你才得不到自己的目标。做判断之前,先换位思考。 判断特别需要冷静。人在冷静时的判断能力差别没有那么大,但是在情绪充沛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人在情绪充沛的时候,由于情绪刺激太强烈了,往往会遮蔽理性的声音。大脑的理性思维其实仍然在运转,心里总会有个声音,告诉你这样不行,但是你的情绪实在是太澎湃了,那个理性声音一不小心就被淹没了。所以,要冷静。 三、行动力 人们常说,知易行难。行动力非常重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阐释得好:虽然你自认为已经知道了,但只要还没有付诸实践,那就说明你还是不知道。没有转化为行动力的知识就是空头支票。 行动力不是说冲动、蛮干,而是说,做事有一些固定的套路,得慢慢摸索。这些套路一旦摸透了,一通百通,将来做其他工作也游刃有余。 在毕业论文这事上,特别能够体现出一个研究生的行动力。很多研究生老是等着导师催促,感觉好像那论文是给导师做的。研究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得对自己负责:导师不过是毕业论文的第二负责人,研究生本人才是毕业论文的真正负责人。所以,行动力源于自律。 行动力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战役:既要自我约束,还得自我动员。人都会贪图安逸,行动则是要违反这种本性,所以,你得时刻面对自己、审视自己、鞭策自己。与此同时呢,论文写作还不是一个机械的事情,不是说坐在电脑前,论文就像流水线一样,自动生产出来。你得积极思考、分析和研究,这就要学会动员自己——自己给自己画饼,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做批评,自己给自己奖励。 慢慢的,你会发现,除了你——再加一个导师吧,别人没有动力去推进你的论文,都是指望不上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事情,而且论文分明是你的事情,旁人也不好越俎代庖。所以,行动力不仅包括对自己的约束与动员,还包括动员他人(动员别人是一项高级的能力,以后有空讲一讲),去协调整个进度,根据目标和手段动态调整项目——当然还不能偏离原本目标,还包括遇到阻力如何把自己的目标给贯彻下去。 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的能力最重要。你只要做事情,就会有阻力,物体在空气中都会有摩擦力,何况你要做一篇毕业论文。但你不能因为有摩擦就不推动了啊!不能因噎废食,要一如既往地推进下去。 时不我待,做事的时机很重要。通常的情况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去年我有个在职研究生开题,她家里有事,挺折腾人的事情,她就想延迟开题。我当然尊重她的意见,但是我告诉她:你的同学这一批都开了题,将来预答辩、答辩你可都拉下了,你还得跟新同学或是下一级同学搭伴,越拖越被动。最后她如期开题了。 很多人(也不只是研究生)说,等我有空了再做这事。那你等着去吧!等着等着,菜都凉了。等啥啊?做去呗! 研究生阶段要多做事情,少看成本。因为你的收益是潜在的、巨大的,但是你的成本是具体的、有限的。研究生现在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因为年轻,所以有试错的机会。你多做几次,你就知道这事千万不能这么干,否则将来会栽跟头。年轻的时候多犯点错,将来就不会轻易翻船。等你人到中年,才初次遇到挫折,那多可怕。 因为年轻,所以当你犯了错,别人还方便指出来。等你将来就业了,而且有了事业、名气和人望,当了领导、师长,这时候人家很尊重你。尊重你的一个表现,就是不跟你说实话,你做错了,人家就会掂量要不要跟你说,掂量到最后,多半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很多研究生实习、实践,会考虑基本的金钱成本、时间投入。考虑成本是不要的,但是不要被这个成本给吓退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将来对你来说,这些钱都是小钱,根本不值一提。你都考上研究生了,将来收入能低到哪里去?你就是对自己不自信,你也要对自己的学校、学历有自信啊! 很多研究生呢,遇到一些事情,就想往后退,这个讲座能不去就不去了,这个访谈能不做就不做了,这个文献能不看就不看了——反正老师也不会批评自己,这周笔记能不交就不交了。有这种想法,就是太短视了,只看到眼前的付出,没看到潜在的收获。 只要去做,就有收获。即使你听了一个很糟糕的讲座,也是一个收获。至少你见识过了,下次你就有判断,或者你心里想:原来某某著名高校的教授,名气那么大,也不过如此,还不如自己有见识。这是一种相当宝贵的心理资源,至少为你将来写论文提供一分底气。 越做事,你就会越通透。在做事的时候,或者事后,你会发现:你能看到世界的另外一个层次。说得玄乎点,世界为你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这时候,你就特充实。这不就是境界在提升嘛。你想呀,你每做一事情,你就进一步;那么,你做十件呢?做一百件呢? 好多同学就是不懂:人的进步是日积月累的,而且越是看不见的进步,其实越重要。读书可不就是为了培养看不见的进步吗?不然你上个某某课外培训班就好了,干嘛还来读研究生呢?关于这一点,荀子说得可好了,你们去看看。 关于行动力,我再强调一点:做事的时候,皮实点!心理素质硬一点!别老斤斤计较,不然时间都用在这些没用的地方了。 四、沟通力。 在做事情的时候,除了行动力之外,最重要的素养就是沟通力。 很多人都知道沟通是什么,但是真做起来,就老是会忘记。沟通其实是两个事情的合一:你把对方的话听进肚子里,然后再把自己的话说进对方肚子里。好多同学呢,要么是自说自话,也不管别人听不听;要么是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这就叫“有沟无通”。 为啥我说seminar重要呢?重要之一就是,它可以锻炼你的沟通力。比如说老师上课吧,对着不同的学生,老师也要讲不同的内容。对着本科生,就得讲本科生能够理解的知识。 沟通至少要注意如下六个方面:第一,不能天然以为对方什么都知道,而应该以对方可能不知道为前提,最好是明确知道听众所知道的范围,然后把他们从“知道的地方”讲到“不知道的地方”——这也是信息与知识分享的本质。 第二,要把事情准确、清晰、有效地表达出来。别看说起来简单,真要想把话说明白了,那还真是需要锻炼。尤其是在转述和传话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准确了,还得说完备了,同时还要拣重点说。 第三,做事之前和之后,都要及时反馈,尤其是别人委托的事情。别人委托你做个事情,不管做得好不好,做完没做完,有什么困难和意外,都得及时反馈回去,这是起码的沟通原则。对方知道了这些进度和情况,一方面他可以追加或者调整接下来的行动,另一方面他至少不会怪你。 有些同学特别怕“报忧”。你不能怕啊!做事的时候,总是喜忧参半。喜有喜的报法,忧有忧的报法。报喜谁不会?报忧才考验水平呢。 第四,说话要看人、看事、看情况。《论语》里说得特别好,比如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有时候换位思考一下,想一想对方这么说,到底是啥意思?推己及人,再想一想自己的话换做别人说给自己,自己会怎么想。这么一换位吧,其实你就敞亮了,也就知道怎么说了。 第五,沟通时要就事论事,尽量不要涉及人。看上去你在跟一个人说话,其实他不是一个人:他背后站着一堆人(比如他的朋友、同事和亲戚),还站在一些制度(比如财务人员的后面是财务制度),还站着他当时面临的一些情况(比如说他那天生病了心情特不好),这些事情都会影响你们沟通的质量,都得考虑。 第六,要知道哪些话不能说,孔子说:非礼勿言。孔子又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别因为说话而坏事。 五、写作力 从理解力、判断力,到行动力、沟通力,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连续过程。最终呢,它们都要表达出来,这个就是写作力。这里所谓的写作力,并不单纯指写论文的能力,泛指一切文字书写能力。 书面表达是一种深度沟通。关于这一点,我在书里谈得特别多了。我再强调一点:写作力是一种自我的书面呈现能力,是让人脱颖而出的重要媒介。 设想一下:当你选导师的时候、找工作的时候,对方看不到你的人,只能看到你的文字,这个时候,你就得特别翔实而认真地准备文字材料,要准备出最贴切、最有效、最能打动人的材料。 散文大家都多多少少会写,因为它散嘛,写自己的心里话就行了——当然高级的散文也有高级的技巧。但是,论文是一种形式合理性很高的专门文体。论文是高度形式化的,和招标书、项目书一样,它有自己的套路、规则、习惯等。不仅要把论文的原本意思表达了,还要用大家能够接受的套路来表达,既要表达诚意,还得显得庄重,同时还要专注内容。 所以,论文写作需要一定程度的驾驭力。驾驭好了论文,将来你写其他专门文体比如招标书,也有底气,或者至少有勇气去挑战一下。 总之,理解力、判断力、行动力、沟通力和写作力,从根本上是连为一体的。你越是理解了,那么,你写得也就越清楚,而你越是写清楚了呢,你就会越理解。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你们,风华正茂,前途无量。好好努力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