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流感大流行及流感疫苗有效性研究进展

 yangtz008 2018-03-13

2009年至2018年,美国疾控中心流感样病例的访问比例 

伴随着2017年流感季节的到来,流感大流行也愈演愈烈。从2017年10月开始,已经有20例儿童感染流感死亡病例发生。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1月6日结束的一周内,美国已经有26个州出现高程度的疑似流感感染病例,另外12个州也报道了中等程度的疑似流感感染病例。

相比于去年的流感季,今年的流感季节明显更为严重和活跃,与2014- 15的流感季大流行极为相似。而2014年同期,也有19例儿童感染流感死亡病例发生。此外,今年的流感季本周的就诊的疑似流感感染人数比例为5.8%,而2014年流感季同期有4.4%。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估算,2014年的流感季出现约3400例流感感染病例,同时由于流感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0000人(这些数据还不包括由于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而死亡的人数,而根据最近几季流感季显示,这一数据已经由12000人上升到39000人)。

同时本季流感还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即出现了一些原本健康的个体感染流感死亡病例的现象发生,例如一位跑马拉松的40岁妇女,一个20岁的私人教练以及一名打曲棍球的10岁男孩。而之前每年由于流感感染致死的病例主要发生在高龄和幼龄人群中,一般不会发生在原本就非常健康的人群中。而今年流感季曝光度较高的死亡人群似乎并没有任何异常,特别是导致今年流感大流行的主要毒株为A型H3N2流感毒株。众所周知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流感毒株,H3N2毒株具有更强的致病性。

说到疫苗有效性,我们知道流感疫苗中含有的抗原主要来自于3或4种流感毒株,并且每一株具有的疫苗有效性都不同。相比于其他类型流感毒株,H3N2毒株的疫苗有效性就特别的低,常常只有30%-40%。然而,最近澳大利亚的流感季(常常反映接下来美国的流感流行趋势),H3N2毒株的疫苗有效性只有10%。专家也注意到虽然澳大利亚流行的毒株和其用于生产流感疫苗的H3N2标准参考毒株基因型相似,但将用于鸡胚增殖流感病毒株都改为H3N2后并未能有效地抵抗流行株的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同样应该出现在美国。截止到2017年12月8日,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自2017年10月1日以来美国国内收集的大多数流感病毒样品的抗原和基因型与代表2017-18季的北半球流感疫苗毒株(经细胞培养增值的毒株)的类型相似,这表明此次还没有发生重大的抗原漂移(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指由基因组发生突变导致抗原的小幅度变异,不产生新的亚型,属于量变,没有质的变化)。然而,目前美国流行的A型(H3N2)毒株与通过鸡胚培养增殖用于疫苗生产的病毒株并不一样。

专家提醒说,在已经过去的澳大利亚流感季出现的疫苗有效性低的问题并不一定会在美国再次上演。一些预测分析认为在这一季的流感结束之后将会得出仅对于H3N2毒株的疫苗有效性可达到30%,总体的疫苗有效性可能会更高。

在2017年11月初,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估计大约39%的美国人已经接种了流感疫苗。随着这一季的流感流行的到来,最新估计在美国成年人中接种疫苗的覆盖率为38.8%-43.3%。

疫苗有效性是一个评估流感疫苗降低流感感染风险的重要指标。美国官方对于疫苗有效性的评估是通过将已接种疫苗的人中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并经实验室确诊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比例比上有急性呼吸道疾病但经实验室检测并未感染流感病毒的患者比例来判定地。因此,60%的疫苗有效性就意味着流感疫苗的接种可以将人体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降低了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