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目!杭州,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来来永胜 2018-03-13


老底子的杭州其实不算很大

但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

都遗留着我们最深的记忆



现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在高楼大厦崛起、高铁地铁铺陈的时候

杭州正变得熟悉又陌生

有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


老城站


被日军炸毁后重建的老城站,是很多杭州人心里不会磨灭的记忆。



那时的车站在现在看来,小的就像个县城车站,但却是许多人到杭州的第一站。


老城站在1997年封站,1999年重新投入使用,车站更大了,地方更宽了,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老城站了。


解百天桥


还记不记得这座曾经走上去会感到摇摇晃晃的天桥?解百天桥为“工”字型天桥,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跨度的钢箱梁结构城市天桥。



那时的解百天桥,是杭州人民压轧马路必去的地点,但由于解百天桥的自振频率低于国家标准,于是在2012年的时候被拆除翻新


新建的解百天桥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感觉了。



龙翔桥公交站


龙翔桥一直是杭州最热闹的地方,曾有过国营大菜场、夜市大排档、露天服装市场。但在老杭州的印象里,更难忘的还是公交中心站。



尤其是龙翔桥公交站的月票房,是很多杭州人共同的回忆,每个月初和月末,这里的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打折季的四季青服装市场。



老底子的学生月票卡


然而,随着地铁开通,昔日龙翔桥公交站人潮拥挤的的景象也只能留存在杭州人的记忆中。


1993年12月龙翔桥等候上车的乘客

西湖电影院


每个人的记忆宝藏里,都藏着一座电影院,或是小时候成长的回忆,或是爱情中浪漫甜蜜的记忆。


1980年的西湖电影院


在杭州,西湖电影院说不定就是你记忆深处的那座电影院。这座曾位于平海路西头的电影院,是杭城最老的电影院之一。


1939年开张以来,陪伴杭州人走过了70多个年头。



杭州佬们一定没有忘记它原来的模样,这里曾经门庭若市,多少人为买一张电影票,在售票窗前挤破脑袋;这里曾经甜蜜幸福,一代代杭州情侣,在影院门口相识、相约、相恋……




庆春路购书中心


对于很多杭州人来说,这座位于延安路天桥边的购书中心,算得上是庆春路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庆春路购书中心开业那年,不少80后还在上小学,第一次看到有噶多书、环境又洋气的书店。



伴随着杭州人走过整整20年阅读时光的庆春路购书中心,7月24日,关门歇业100天进行内部改造。



2017年12月15日,结束改造重新开业的购书中心,更加具有文艺的气息,相信曾经老书店美好与故事会在这里续写。



岳王路花鸟市场


老的岳王路花鸟市场曾是杭州花鸟市场以及古玩的发源地,老杭州都很有感情的。



小时候养小金鱼买金虾儿这些的,都会到这里来。现在花鸟市场早拆掉了,岳王路也改造过了。


天工艺苑


1990年开张的天工艺苑,前身是杭州王星记扇厂,位于当时杭州黄金地段解放路,曾经与杭州解百、杭州百货大厦、杭州大厦、国大百货等齐名,并称“杭州十大商场”。



可惜却被一把大火无情地摧毁,之后再开张一路磕磕绊绊,新的天工艺苑也在解放路,昔日辉煌却难以再现。




珠埠里


珠埠里,这条被称为杭州“油麻地”的小街,珠埠里这个在杭州人心中家喻户晓的名字,寄托了几代人的情感,物美价廉的食物,治愈了每一位来到这品尝的食客。



在这条小巷口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老友重逢、故人离别,恩怨情仇、是是非非,在这不起眼的饭桌上,这样的一幕每天都会上演。




不过,随着下城区三村连片改造的推进,这里也从江湖中退隐,昔日的昌盛已不再,只剩下一幢幢荒凉又残破不堪的楼房在诉说着曾经的过往。



转塘垃圾街


或许它没有舟东那样人人感怀,却是整个美院人甚至大转塘的记忆,一座江口大厦、一片“垃圾街”,几乎撑起了转塘人所有的消费需求。



这两三百米长的街道,一头连着转塘农贸市场,另一头连着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北门,不夸张的脏、乱、差,却藏着200多家来自各地的美食小吃,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



每年六月开始是转塘镇来往人最多的时候,很多五湖四海的学生来到转塘,开始了十个月的魔鬼考前集训,这片小小的天地里,留存着曾经的梦想和汗水。



紧邻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音乐学院的转塘镇,就是这样一个承载了无数人青春回忆的地方,曾经丰富热闹充满生气的地方,就这样永久性消失了



海丰西餐社


老杭州都不会忘记的还有一家店,就是海丰西餐社。不知有多少杭州人的第一顿西餐,是在这儿吃的。



海丰的蛋糕,当年卖得那叫一个火热,排队架势不输现在任何一家网红店。买蛋糕的队伍能一直从海丰西餐社所在的延安路,拐弯排到东坡大剧院。



2004年,海丰西餐社不再供应西餐,只供应面包糕点,2006年,海丰歇业。


涌金门儿童乐园


老底子的杭州儿童公园就是现在的杭州少儿公园,它是1976年建起来的,最初选址在涌金门,门票一毛钱。



个时候,儿童公园门口有一大块空地,每到星期天或者节假日就停满了自行车。


当时并没有这么先进的游乐设备,像“海陆空”、“大风车”这些还是公园的设计师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出来的。



小羊拉车、海洋球、旋转木马,激流勇进还记得吗,翻翻家里的照片,一定能找到在儿童公园的照相片,现在儿童公园已经搬走,这段回忆还留在很多杭州人的心里。


外文书店


对于曾经西湖边的外文书店也是不少人的回忆,那些年泡书店翻书,买CD的日子是不是一下子涌上心来?



湖滨路34号的这一家外文书店也是杭州最红的书店之一,但是多年过去,外文书店已经搬离湖滨路。其他的实体分店也不再有当时的人气。


未来世界


1997年8月,一个叫“未来世界”的游乐园开园。刚开园的时候,人气也旺得很,对于那时候的杭州来说,未来世界的存在就像迪士尼一样,大人小孩通吃。



2007年1月,未来世界停业了,有人不知道,五一放假的时候,还寻过来玩儿,但只看到保安守着大门口,商家也都大门紧闭。再后来,这里就造起了绿城·云栖玫瑰园……


123万兔速丽奶茶


123奶茶是杭州最早的奶茶,喝过它的,基本都是杭州喝奶茶界的鼻祖了。



1998年万兔速丽在杭州开出了第一家店,虽然现在没什么人听过这个牌子了,但当年奶茶市场刚刚打开的时候,也有万兔速丽的一份功劳。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的就是邻里感情。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大家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或者是一条小巷子里。



邻里关系总是那么的和睦,邻居阿姨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亲姐妹,邻居叔叔和爸爸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


他们一起聊天、打牌,一起逛街、购物,一起做饭、聚餐,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




小时候放学回家,甩下书包就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了,吵个架只要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和好。


大家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去少年宫,狭小的巷子里到处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那时候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去上班了,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不像现在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不在身边,关系也不怎么亲了。




祖孙亲情都淡了许多,更不要说邻里之间的感情了。



现在大家都住在一个单元楼里,小区大门进出要刷卡,单元楼楼下进出也要刷卡。


对面的那户人家住着什么样的人也完全不知道,只有在同时出电梯的时候才会忽然意识到:哦,这就是我的邻居啊!



那些年消失的杭州还有很多很多

不知道是否还存在你的记忆中?


那些年的公交车

还是电车拖着一条“大辫子”

以前的电车还都没有空调



那些年的西湖

是收门票的几块钱一个人

现在这些票根都已经成文物了吧



那些年的冬天

家里没有热水,都会去浴室里洗

平海路的浴室和武林浴室是去得最多的



那些年的“网红店”

当年的吴山烤禽店

如果有网络的话

应该也算是“网红店”了吧



那些年的城市

还没有那么多的高楼

杭广电视塔上就可以俯瞰整个杭州



那些年的自行车

还没那么多的汽车

出门基本靠的是双腿和自行车

空气要比现在好很多



那些年电话亭

杭州家里装电话的还不多

公用电话亭密密麻麻

打电话用的是IC卡

这些年正在渐渐地消失



那些年的游乐设施

很多公园、幼儿园里都有的鱼肚子

现在也少见了



想知道看到这条微信的你

日常说杭州话的时候还多吗?

现在很多杭州的年轻人已经不怎么说杭州话…



仅6.2%年轻人能熟练使用杭州话

不得不说杭州话正在“消失”!



其实我们怀念的

并不是以前那个有些破旧的杭州

而是那个时候的自己和无忧无虑的时光

如今虽然我们的记忆也模糊了

但留在老照片中

真挚的情怀永远都在


内容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