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疾病活动性-谁来监测?

 雨偌yu 2018-03-14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肝脏病理表现为慢性坏死性炎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至肝纤维化或肝衰竭,预后不良。大量研究表明,检测AIH相关自身抗体可以辅助诊断AIH,但将这些自身抗体应用于AIH的疾病活动性监测尚有争议。

最新发表的AIH长期随访研究则围绕这一问题提供了全面的数据。研究对117例AIH患者(平均年龄18岁)进行了长期随访(最少20个月,平均70个月),在免疫抑制治疗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了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肌动蛋白抗体(AAA)等AIH相关自身抗体。随后将同期检测的ALT、AST和ALP等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和肝穿病理结果与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发现,ASMA和AAA治疗前后水平的波动与相关生化指标和肝穿病理的改变密切相关,高滴度的ASMA(>1:80,cut-off>1:40)和AAA(>1:40,cut-off>1:10)往往提示AIH处于疾病活动期。当AIH患者达到临床缓解时,ASMA和AAA的滴度水平将降低或转为阴性,且与相关生化指标和肝穿病理的缓解趋势一致。

本研究在较大规模的AIH患者中展开随访,并最终明确了长期监测ASMA和AAA的血清水平可用于评价AIH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为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提供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Hepatology. 2014 Feb;59(2):592-600.

全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doi/10.1002/hep.26666/abstract;jsessionid=F054F3082EAF8C05C8A0A883B49455FD.f04t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