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养老模式研究

 阳光普照一生 2018-03-14

 

导读:

2011年以后,中国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有关研究指出,到2050年,中国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养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养老模式的新方向、新办法势在必行。

◎本文来源:和美智业机构(www.ihmee.com)

目前中国老龄化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独居的情况日渐增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由于受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条件不同的影响所呈现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老人的生活通常还是比较单一,他们有大把的时间但活动的范围却很小,通常只会局限于小区里、村口等近距离的地方活动,生活单调乏味,大量空巢家庭的存在也就表明针对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正是填满他们晚年生活的一剂良药,旅行可以让他们寻求心理的慰藉;在旅行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在旅行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因此,空巢老人数量的逐年增加同样意味着旅游养老的市场模式存在着市场潜力。


乡村养老的概念


乡村养老是一种新的养老形式,是乡村旅游、度假等和乡村养老二者的结合,借助农村本身自然条件的良好本底,以“旅游+”的形式集观光、休闲、疗养、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养老模式。

它不同于普通的乡村旅游活动,目的不在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而是老年人出于健康、疗养的目的到异地乡村进行旅行、暂居和常住的总和。


乡村养老存在的意义


可以大大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三种养老模式,但其中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视。

家庭养老,子女负担过重,现阶段独生子女众多,“一带二”“二带四”甚至更多的情况出现,加上社会带来的压力,导致子女力不从心;机构养老,政府负担过重,虽国家有政策但针对的对象有限,也有民营养老机构,缺陷在于管理不成熟导致无法全面的照顾老年人生活;社区养老,目前发展较为缓慢,缺少资金来源。

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前提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力度支持乡村贫困地区,或许乡村养老就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从老年人角度出发,空闲时间多,资金充足,自然也就成为了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的主要人群对象。

老年人去到乡村旅游、度假、生活,既解决了养老问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养老模式案例分析


案例1:

成都幸福公社——用乡村田园的方式承载养老

01:项目概况——有归于自然的生命之美

成都川西旅游环线,大邑青霞镇,距成都50分钟车程,有这样一个地方——幸福公社。依山而建,邻水而居。这里有茂盛的森林;这里栖息着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彼此帮助,有田同耕,有酒共享。

这里有小院、田园、青山、古庙,聚三五好友,邀一群友邻,温一壶老酒,煮一盏清茶;袅袅炊烟,阵阵稻香,树下挂的老腊肉;有孩子,有欢歌,有萤火虫,有蛙鸣,有归于自然的童年。


02、主要项目建设——打造幸福的养老生活社区

一期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院落,共400户人家,占地面积105亩,总建筑面积40000㎡,容积率仅0.5。第二部分为酒店及文化会所院落,包括幸福小满酒店、戏台广场、温泉主题文化四合院。

二期主要配套各类养老养生业态,占地82亩。包括:

商业街——一条40000方综合体观光商业街

住宿设施——酒店式精装公寓、乡村设计酒店

运动设施——10个网球场、14个羽毛球场、2000平米室内运动中心

休闲餐饮——2000平营养膳食中心,数十种特色餐饮和旅游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作坊

农耕体验——200亩主题农业休闲公园

娱乐文化——美术馆、手工艺学校、国际禅修中心


03、项目运营——打造和谐的邻里关

基于一碗汤概念的邻居关系管理。幸福公社为业主创造关怀互助的氛围。

幸福的居民热爱手工、劳动、交际,热爱艺术、旅游,没有戒备心理,开放的灵魂,大家在一起共享幸福的老年生活。社区经常举办各类艺术活动,例如公社音乐节、公社微电影等。

小结:成都幸福社区的养老模式,是乡村养老趋势的代表。未来,乡村养老度假将引领中国养老新潮流。


案例2:

莱维茨养老院——德国最美乡村养老院

01:项目概况——有归于精致的最美栖息地

莱维茨养老院由前东德一位失业的护士创立而成,位于前东德地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目前项目主要包括有:日间照护中心、养老公寓(无障碍公寓)和二十四小时急救中心多个养老服务类别,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并成为当地除农业产业外的最大产业机构。

中心周围有一个面积达4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虫叫鸟鸣,自然生态。旁边的幼儿园给这里增添了不少欢笑,在这里老人和孩子可以做饭,可以玩泥巴,可以唱歌开音乐会等,孩子的天性正是激发老人潜在活力的良药。

02、主要项目建设——打造最美的乡村小型养老院

临托中心——即日间全托、短期托送中心。

24小时喘息式服务急救中心——针对不能自理或重病或重症老人,同时家人可以暂住。

养老公寓——基础设施全部按照德国无障碍公寓建造,门、通道、浴室等有利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房间都建于一楼,设有大阳台。

03、项目运营——完成爱的传递

这是一个有爱的乡村养老院,工作人员都极其有耐心、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老年活动丰富多彩。这中小型的住宅护理模式或许更适合乡村式养老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能带给老人家庭般温暖的养老环境会越来越受欢迎。

小结:地处乡村环境的小型养老机构,提供重视家庭式环境的养老疗养环境和与医疗配套的专业服务条件。


乡村养老模式探析


(一)乡村养老小区模式

在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田园乡镇设计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专业化住宅。相比于一般的城市养老社区,这里环境清新,乡村的生活方式更能适合老人,悠然自得,回归平静,除了配套设施完善以外,还会有休闲娱乐活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专人服务,生活丰富而满足。

(二)乡村养老公寓模式

这种模式的选址一般是当地农户的宅基地,这样农民也能得到相应的补偿。选址同样环境清新良好,于第一种模式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是将外来老人与当地老人一起居住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不同地域的老人一起生活可以扩宽他们的交往圈子,生活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农户得到补偿款,对于拉动农村地区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三)乡村养老院模式

为老人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一般分自理、半自理、医护型的人员服务模式,会配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不同规格的房间,同时为家属配备房间。依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四)乡村宅院养老模式

属于一种小而精致的养老模式,居住的时间长短,人数等取决于老人本身,养老机构为其提供房屋出租或售卖的资源,老人可以随时随地的体验,在体验过后觉得自己适合在哪里生活就可以在哪个地方租房或买下来。这种模式较为随意,也称之为候鸟式养老。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乡村养老作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新型模式,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形势,实现了养老模式的新突破,同时,对农村的经济也起到了带动的作用,或将成为发展中国特色养老事业的必然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