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时吧,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珍惜当下,诗意地生活,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题记 娥江青山妩(baiyun) 大凡人生里所有的失散或重逢,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2018年2月26日中午,在闾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如愿得评,欣喜地联系上了分别长达整整34周年之久的语文老师——上初中时的俞赞时老师。即刻就发送微信好友添加信息予他,师生间便成了眼皮下近在手里的微友,中断了34长载的师生纽带倏地重新对接上了,我的心中充满喜悦。就这样在微信里师一言,我一语,撩开记忆的帷幔无数,我更是激动得泪盈眶。(同时,感恩互联网,感谢马化腾创建的充满神奇魅力的微信平台!) 2018年3月8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如约赴越乡龙会新村知足庭院拜访了俞赞时先生(双腿不便行走)。中午时分师母迎我进庭堂,一见面,俞老师就开心地夸:“好靓咯,欢迎欢迎!”此刻,终于和我仰慕了30多年的语文老师久别重逢。俞老师头发花白,已不再戴眼镜了,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慈爱地看着我,气色很好的脸上露出动人的微笑,忙招呼我就座。俞老师操着一口浓重的嵊州乡音,听起来让我倍感亲切。不一会,他让师母从书柜取来两本早已用心签好名的全新书籍《我就是我》与《学院漫步》,我满心欢喜。 感恩久别重逢,俞老师,我永远爱戴您!渴望再教导我20年至少。继而请师母定格这无与伦比的美好时光! 望着那双充满大爱的眼睛及满头银丝,不禁让我想起巴金先生语录“生活过,奋斗过,挣扎过,哭过,笑过.我从生活里面得到一点东西。”及司汤达的那句“活过,爱过,写过”的漫长而崎岖的人生路途。 如今,俞老师在知足园里尽情地享受着满满的禅意,别看他气色上佳甚至透着些许仙气。其实,老师生过大病,目前有一脊椎用钢椎替代,只能行走少数几步,平时出门得坐轮椅。尽管如此,俞老师始终每天坚持阅读写作,还有约稿,就在昨日俞老师还真忙碌了一天,给一个学校课题研修开题审改个申报稿。当天就满意完成了。这还是跨校的省级学前教育研修课题呢! 俞老师不仅是很有影响力的评论家,作家,而且他的毛笔书法写得遒劲有力,还会用指尖书写漂亮的字体。真想不到老师用指尖甲涂鸦竟然也如此出神。如:3月5号纪念雷锋日,他用指尖运行笔划架势如右图: 在贤惠师母的悉心照料下,俞老师面容清秀,身材秀颀,精神状态甚好。 读初一时,记得俞老师来自城关镇,学识渊博,爱好写作。他中等身材,戴眼镜,嘴角边有颗痣,中山装,黑皮鞋,一尘不染,温文尔雅。课余时间,偶尔抽支烟,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记得老师说过,他的笔名是:牧知。说心里话,俞老师我真多想与您再次欢聚。尽管您只教过我初一语文,却是我终身难忘的语文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您领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轻捷的叫天子云雀……”那嗓音,那神韵,还有那淡淡的烟草味道。您从容淡定,和蔼可亲的神态留给我孤单少年的珍贵影像及当下的美好回忆。 俞老师还教学生写大字,那时课堂上您特别提示我“点”的笔锋不要像迷刀这般尖,我一直深深记着。记忆里大字簿里您每次给我圈上多个红鸭蛋予鼓励。当年我还参加了全校毛笔书法比赛,内容是书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获得优秀奖,作品展示在前排办公室外墙上。 清晰记得,俞老师教同学们语法:“漂亮的衣服,慢慢地走,小明跑得快”要学生记住:“的、得 、地” 的灵活运用,牢记“的定地状得后补”的法则。这一幕我一直铭记在心。从此“的得地”三剑客我从来不会错用。还有那次当堂作业,用5个词语造句,具体词组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俞老师当堂批改,我错用了一个标点,别的没错,老师当即给95分!批语:好!当俞老师把刚批改完毕的练习本递到我手里的那刻,您用殷切的目光看着我说:“不错,不能骄傲。”然后,埋头继续为别的同学一一批改,并作必要的指导。 年少时,用现在的话来讲,我是个地道的留守儿童,内心感到特别孤单。幸亏在学校里,每天能和笑眯眯和蔼可亲的俞老师见面,听他生动有趣地讲课。有时课余还会和我对话。于是年少孤独的我倍感亲切与温暖。虽然俞老师是教我们语文的,但课间我常能听到他背英语单词给我听:譬如“.Beautiful、Teacher……”。在课间操结束时,老师总是乐呵呵慢悠悠地轻声软语和同学们对话,没有一丝高高在上的架子。许多时候我观察到俞老师似乎更像在操场上欣赏那满园茁壮成长中的花朵儿,总是盈盈笑。 回忆里,那是个冬天的早晨,我和俞老师迎面相逢在校门口那条笔直在翠竹掩映着的公路上,老师看到我走过去,便笑眯眯地问:“早,冷不冷?”我羞涩地笑而不答。走近时,他从口袋里伸出那双暖暖的大手握住我冻僵了的小手说:“我给你暖和一下再走吧。”那个寒冷的上学路上,这个小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时,这枚孤单少女曾奢望:倘若俞老师能做我的爸爸那是件多么令我幸福快乐的事呀! 我期待着再次与您相见。当我读初二时,俞老师不再教我们语文。那时总以为是调回城里任教了。其实我心里很渴望您一直教我语文的。岂料无声无息就离开了三合中学,当时我心里有多不舍无人能知,一介学生丢失了她喜欢的语文老师。直到前天听您说起才知道那时省里派三同志至教育局查询俞赞时下落并找上谈心,就此又课余执笔从文及至奉调,离开三合中学赴省城担任大型杂志《江南》的责任编辑和记者了。其实,在此之前俞老师的文笔省里已有名的了。曾几次被借到省里参加省作家奖杂志奖的评审工作,学校里请代课,省里发学校代课金。现在终于明白了当时其实老师是不愿离开的,后来省里再托县委宣传部来动员,您就无奈服从上级调遣,无言无语地离开了校园,离开了同学们。 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迷惑,优秀的俞老师怎么会大材小用,被调遣到偏僻的乡村中学任教这么多年的?那晚终于在您的那篇心语佳作及与您的对话里领悟到了:是当时老师家庭出身的缘故!但业务尚可个性又尊严,容易招风,被贬至边界。但您磊落执教,贬之泰然的豁达胸怀,在翠竹簇拥下的三合中学默默施教,淡泊明智度过近10个年头。 呜呼!我说实在不出话来了。2月26日,在微信里与俞老师重逢岂能不开心?想去看看您是我多年来的心愿。 然而,人生的道路总是跌宕起伏,崎岖难行。俞老师因劳累过度于1986年3月身患疾病,与此同时还带病奔波省内外走南闯北组稿讲座。在全新的环境里召开了许多期的定稿会议,完成了数期的版面安排,成百万文字的书稿,从省城带着书香桂香流向大江南北。1996年,老师病残返乡继续“为人做嫁衣”,这年定居龙会小区。在故乡先睹为快地欣赏着作者的文稿,精雕细刻地完善着文稿的细部与格局。 俞老师说:“他从桂林里求学,从桂树下接受分配,从桂花园里编审稿件,如今又在充满桂馨的龙会新区辅导文学青年的创作”,“桂”是他人生环跑的节点,一生桂伴相继,完全粘贴在时代的环形流程里,竟然整整运行了60个年岁。如今转眼已是八十一岁了。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俞老师心里蕴藏着满满的禅意。当下,尽管双腿行动不自由,心中始终充满着阳光,浑身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这几天里连续为我阅贴点评,真是太辛苦您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知到了老师精神状态特好,心智赛过后辈人,思维和年轻时代没啥区别。我真的为您感到骄傲!真挚地祝福俞老师快乐每一天! 在料峭初春里,早上醒来我翻开手机收发师生间的问候语,真的好开心。茫茫人海相逢相识成师生算不算缘分?多少旅途多少牵挂的人。确切地说是这30多年来,俞老师始终在我心里从未消失过,但也没有刻意地或者固执地要去找寻您。有几个春节我与退休教师家叔在一起时,总会略略提及您,仿如喜欢您的语文课。我们之间是没有夹带任何些许利益关系的纯净情谊,平凡恬淡。这种师生情义淡淡地犹如一缕桂的清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心田,合适的时机就会籍着春风暖阳蹁跹而至,如期重逢。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 人生里所有的失散或重逢,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前天我和失散了整整34周年之久的老师作家或者编辑记者俞赞时老师相约在越乡的龙会知足庭院,心里满是开心。昨日重现,回头看看走过的这些时光,幸福的伤感的记忆一一浮现,有太多已经改变。还印在我脑海里,那些旧的记忆依然那么美妙,您的每句话语仍散发光芒,所有美好回忆清晰向我袭来。敬爱的俞赞时先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最后,我真挚地祝福俞老师身体康健,阖家幸福万年长! 初稿/2018.03.08晚间11时.修稿/2018.03.12. |
|
来自: 昵称22682341 > 《亲情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