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音乐巨匠,《长城谣》《踏雪寻梅》创作者,却因《何日君再来》惨遭迫害……

 maria65 2018-03-15
民歌中国

他“学贯中西,习通古今”,曾是音乐界冉冉升起的巨星;他自费创办了抗战时期全国唯一的抗战音乐刊物,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一生创作了《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三》、《踏雪寻梅》、《红豆词》等数百首歌曲,却因一首《何日君再来》惨遭迫害;他就是我国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刘雪庵

冉冉升起的音乐巨星

1905年,刘雪庵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一个绅士家庭。受兄长影响,他自幼喜爱音乐和戏剧,在考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之后还学习了钢琴、小提琴和作曲。1930年,刘雪庵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师从著名作曲家、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奠基人黄自,还与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三人齐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

后左:江定仙、贺绿汀、刘雪庵  前右:陈田鹤


在校期间,刘雪庵还主动学习了琵琶、指挥、诗词、赋律,可谓是“学贯中西,习通古今”。当时的人们也似乎能够预见到,一颗音乐巨星正在冉冉升起。刘雪庵在校时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而他与老师黄自共同创作的《踏雪寻梅》不仅成为了经典名曲,亦被传为师生界的一段佳话。

刘雪庵的早期作品多为抒情之作,既有《飘零的落花》、《菊花黄》、《枫桥夜泊》、《红豆词》等艺术韵味浓郁的作品,亦有《早行乐》、《采莲谣》、《布谷》、《淮南民谣》等在民间广为传唱的乐曲。

后来,刘雪庵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钢琴组曲《中国组曲》以及中国第一首钢琴小奏鸣曲《C大调小奏鸣曲》,在国际音乐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的俄籍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将刘雪庵的部分作品带到欧美各地,引起了轰动。巴黎、纽约等大都市的出版界和音乐界均为刘雪庵作品的出版和演唱繁忙过,兴奋过。


↓资料视频:周小燕《长城谣》↓

抗战中的刘雪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带着满腔热血的刘雪庵先后创作了《战歌》、《出发》、《前进》、《前线去》等众多抗战歌曲,成为了最早号召抗日的音专学生之一。

七七事变之后,刘雪庵参加了中国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词曲作者联谊会”、“上海文艺界救国联合会”,还与黄自、江定仙、陈田鹤等人成立了“中国作曲者协会”,他的家也成了进步爱国音乐人士活动聚会的大本营。

淞沪会战打响后,刘雪庵放弃了留学欧洲的机会,自费创办了当时全国唯一的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周刊》(后经郭沫若建议改名为《战歌》)。截止到1940年因经济困难而停刊,《战歌》共发表了爱国音乐人士创作的抗战歌曲134首、文章34篇、鲁艺报道2篇。其中,我们熟悉的《长城谣》、《流亡三部曲》、《游击队之歌》、《歌八百壮士》等众多抗战歌曲均是通过《战歌》传遍全国乃至海外的。


抗战期间,刘雪庵共创作了《满江红》、《募寒衣》、《保卫大上海》等近100首抗战歌曲,他为《中华儿女》、《孤岛天堂》、《保卫家乡》、《十里街头》等电影创作的主题歌及插曲也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他与潘孑农创作的《长城谣》与江陵创作的《离家》和《上前线》流亡三部曲”中的两首),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影响最为深远。


↓视频:邓丽君《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成导火索

《何日君再来》是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本是刘雪庵即兴创作的一首探戈舞曲,后被他人加上了新歌词,成为了备受争议的“新版《何日君再来》”,也为刘雪庵晚年的悲惨经历遭遇埋下伏笔。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何日君再来》被许多人用来指责批判刘雪庵。他们认为这首歌曲“思想不健康”,甚至有“亲日嫌疑”。谁也没有想到,一首歌曲竟成为了刘雪庵人生走向黯淡的导火索。


1957年,刘雪庵被打成“中国音乐领域最大的右派”,由一级教授降至六级,《长城谣》无人敢唱,《流亡三部曲》只剩下《松花江上》。即便如此,刘雪庵还是坚持创作,他想要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更从每月的工资中拿出钱来捐献支援世界革命。

在被“不断检查”的空隙,刘雪庵先后编写了《乐理初步》、《曲调作法》和《中国简易和声新解》;撰写了百余万字的学习笔记;还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菩萨蛮·黄鹤楼》等毛主席诗词谱曲,并创作了《新中国的主人》、《人民解放进行曲》、《社会主义幸福长》、《雷锋组歌》等作品。

刘雪庵的经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被抄家十二次,关进“牛棚”整整22年,他的妻子为保护他而重伤去世,奄奄一息的他双目也失去了光明。当他的老朋友再次见到他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这位老人还是当年曾与冼星海一起指挥《黄河大合唱》而享誉天下的音乐大师吗?


一直到1979年,刘雪庵才终于获得了平反。在得以平反仅仅六年后,1985年3月15日,刘雪庵与世长辞。他带走的是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经历,留下的是那些至今萦绕在我们耳旁的美妙旋律。


有些故事,已成历史,却又不便展开。因为哪怕只是让大家粗略的了解一些,也已经太过沉重,太过敏感了。怀着复杂的心情,结束了这篇稿子。缅怀远去的音乐大师——刘雪庵先生!


策划/撰稿/编辑:民歌君

来源:微信@民歌中国(mingechi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