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撞击瞬间灭亡,这个瞬间是多长?

 bing_xue 2018-03-15

感谢问答的邀请。

图注:撞击想象图,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科学家的主流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一个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彗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撞击本身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但是其造成了各种灾害的世界却很长。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首先就是撞击本身,这颗宽度超过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湾南部,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这次撞击的威力相当于今天地球上所有核武器爆炸威力的10000倍,是不是已经眼花了,不用数了,是1万倍。等于美军当年在广岛投掷原子弹威力的1000000000倍,又花眼了,是10亿倍。撞击留下了一个直径200公里的撞击坑,这个撞击坑的名字叫做希克苏鲁伯撞击坑。

图注:撞击想象图,图片来自《恐龙革命》

图注:撞击想象图,图片来自《恐龙革命》

图注:撞击位置示意图,地图为白垩纪时期的地球,图片来自网络

撞击引发的灾难:

1. 冲击破,撞击的威力非常巨大,其造成的冲击破能够将大树连根拔起,冲击破以撞击点为圆心,波及大部分的北美洲和南美洲。

2. 地震,撞击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地震,强度超过了我们人类经历的任何一次地震。

3. 海啸,撞击在墨西哥湾制造了高度可达100米的巨型海啸,恐怖的海啸吞没了墨西哥湾周围的沿海地区,远在大西洋另一端的非洲和欧洲也收到了海啸的影响。

4. 火山爆发,撞击引起了巨大的地质变动,剧烈的火山爆发在全球出现。

5. 火风暴,这其实就是肆虐的火焰,引燃一切能够燃烧的动物,树木、空气、甚至是恐龙。。。

图注:燃烧之后的地球,图片来自《恐龙革命》

图注:火风暴,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提到的这些灾难其实也都是短时间之内的,影响最深远的撞击产生的大量尘埃上升至10公里以上的平流层,形成一层灰色面罩将地球包裹起来,这个面罩挡住了太阳光,造成了地球温度下降,没有阳光导致植物的死亡,植物的死亡进而导致了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的死亡,然后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死亡,整个食物链崩溃了。平流层中的尘埃可能经过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才最终散去。

图注:被尘埃笼罩的地球,图片来自《恐龙革命》

其实有一点应该说明一下,恐龙并没有灭绝,它们中的一支存活至今天,那就是鸟类。我们通过所说的恐龙灭绝实际上是非鸟恐龙的灭绝,时间则是在距今6600万年前。非鸟恐龙的灭绝也不是短时间之内的,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后,非鸟恐龙可能继续坚持了几十万年的时间,最终才全部消失,证据就是发现于科罗拉多州的阿尼马斯组(Animas Formation)含恐龙部分的时代也可能属于古新世。这个发现显示该种恐龙存活到县很多该,接近645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之后100多万年。

图注: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