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渐近故乡时 2018-03-15



11 号在美国奥尔良多举行的201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 2018)上,来自巴西圣保罗心脏医院研究所的Otavio Berwanger等开展的TREAT研究表明:75岁以下的STEMI患者溶栓后使用替格瑞洛30天的心梗溶栓治疗(TIMI)大出血的安全性不劣于氯吡格雷,但微出血事件增加,且疗效方面没有获益。研究结果同日在线发表在JAMA Cardiology杂志上。以下为本项研究的详细解读:
 




01

研究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被推荐用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再灌注,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住院患者并不能及时接受PCI,因此很多STEMI患者起始再灌注的方案是溶栓治疗。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成为溶栓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方案。然而关于STEMI患者溶栓治疗后使用替格瑞洛的出血安全性尚未明确。



02

研究目的

TREA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国际性、开放性、盲法判定的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比较STEMI患者溶栓治疗后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



03

研究设计

研究者共纳入了2015-2017年期间来自10个国家152个中心的3799例75岁以下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患者随机按照1:1分配为服用替格瑞洛(180 mg负荷剂量,90 mg 2次/日维持剂量)或氯吡格雷(300-600 mg负荷剂量,75 mg/日维持剂量)治疗并持续12个月,溶栓后至随机的中位时间为11.4小时,且90%的患者之前服用过氯吡格雷(基本为300 mg负荷剂量),99.8%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


主要安全性终点为30天TIMI大出血。次要安全性终点包括PLATO研究及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定义的大出血或微出血、TIMI微出血等的复合终点。次要疗效终点包括血管性死亡、心梗死亡和卒中死亡和复合终点,以及缺血复发、短暂缺血性发作和其它动脉血栓事件在内的复合终点。

研究者还评估了30天的复合疗效终点和全因死亡率。出血非劣效性的预设上限为绝对差值不超过1.0%。



04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9岁,77.1%为男性,57.3%为白种人。安全性终点表明,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的30天TIMI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73%和0.69%(绝对差值0.04%;95%CI-0.49%-0.58%;非劣效性P<0.001)。同样,两组的plato大出血和barc 3-5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0%和1.39%(绝对差值-0.18%;95%ci="" -0.89%-0.54%;非劣效性p="0.001)。两组的致死性出血率(0.16%" vs="" 0.11%;p="0.67)和颅内出血率(0.42%" vs="" 0.37%;p="0.82)也相近。但替格瑞洛组的微小出血发生率更高。疗效性终点表明,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的复合死亡终点无明显差异(4.0%" vs="" 4.3%,hr="" 0.91,95%="" ci="" 0.67-1.25,p="">






05

专家点评

由于多数纳入的患者提前服用了氯吡格雷,该研究结果最多只能反映超负荷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转用替格瑞洛的非劣效性。来自西北大学医学院的Clyde W Yancy和斯坦福大学的Robert A Harrington在同期评论中指出,TREAT研究解释了STEMI患者溶栓后使用替格瑞洛的一些问题,但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在急性心梗发作需要再灌注治疗时比较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的疗效。以上结果尚待12个月长期随访结局来证实。

改编自丨“杰凯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