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文简述中国史(五)

 MAY的学习簿 2018-03-17













文 / 吕嘉文


王莽乱政导致天下大乱,于是有绿林军、赤眉军等大小无数起义军兴起,汉朝宗室刘秀经过十几年艰苦斗争,终于再次平定天下,复归统一。


刘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个人。他出身于太学,在军旅之中也不忘讲艺论道。即位之后,多方努力提倡儒术,这种风气影响了整个东汉两百年的历史,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时读书人所表现出的激烈悲愤的殉道精神,未尝不是刘秀所培养出的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





西域在汉朝时是受汉与匈奴两个民族交互控制的一块区域,王莽之乱时,西域再次陷入匈奴的控制。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从匈奴手中夺回了对西域的控制权,恢复了西域与汉朝断绝数十年的关系。班超在西域三十年,凭借个人智慧、勇敢与毅力,使西域五十余国重新归附汉朝,是空前的伟业,班超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东汉自中期汉和帝起,国家政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即“外戚宦官之祸”:皇帝年少,外戚秉持国家权柄,皇帝年长,与宦官合谋诛外戚夺取权力,皇帝死去另立小皇帝,国家权柄重归外戚,皇帝年长再依靠宦官夺权……如此往来循环,一再重复这样的历史悲剧。但是东汉讲儒术尚气节,朝廷之上也不乏正人君子,他们往往不惜生死与恶势力周旋。东汉后期,宦官气焰嚣张,激起了士大夫的普遍反对,他们大力打击宦官,宦官则借皇帝之手将这些士大夫捉拿下狱,这就是所谓的“党锢之祸”。“党锢之祸”使东汉正气消沉,奸邪高涨,从而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汉灵帝时,东汉的政治到了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宦官弄权,“党锢之祸”将国家正气摧残殆尽。汉灵帝生活荒淫,公开卖官鬻爵,国家政治可谓暗无天日。故内忧外患纷至沓来。黑暗的时代,一方面百姓生活无着,便要铤而走险;另一方面心里苦闷,人心便容易拜神求鬼,相信妖术。这两种势态合流构成了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在剿平黄巾之乱的过程中,地方官员军政实力扩大,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


勉强平定了黄巾之乱不久,又爆发了董卓之乱,董卓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军阀,胁迫朝廷,废立皇帝,激起各地诸侯反对,联合起来兴兵勤王。董卓于是焚毁洛阳宫室,胁迫汉献帝逃往长安,不久便被部将所杀。汉献帝趁乱逃回洛阳,曹操迎献帝,迁都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成为曹操的傀儡,东汉名存实亡。天下群雄割据。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便有了一统全国的决心。不料却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两家联军打败,从此天下三分,历史进入了三国时代。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他,正式篡夺了汉朝的天下,建立了魏国。西蜀刘备和东吴孙权也先后称帝。


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力图恢复汉室,多次北伐,但是没有成功。


魏国的司马懿,也是曹操式的人物,总揽魏国朝政。到他孙子司马炎时,仿照当年曹丕废汉献帝一样,受禅称帝,建立了晋朝。蜀国在司马炎篡位前被曹魏所灭,司马炎称帝后,又发兵南征消灭了吴国,终于统一天下。





晋朝统一之初,国家就危机重重:士风消沉,君臣上下生活糜烂,士大夫耽于清谈,耻于处理实际政务;五胡杂居,势力强大,形成民族之威胁。另外,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令其拥兵据地,埋下作乱隐患。晋惠帝继位后,皇后贾南风乱政,引起了“八王之乱”,将国家政治与社会秩序完全破坏。


在这样沉闷高压的环境中,人心苦闷,正直的读书人只能逃避现实,装疯卖傻,在虚无中求得解脱,于是出现了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放浪形骸的人物。却引起了无数人的效仿,构成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社会风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