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鸿墨轩3dec 2018-03-17

一、何为厚古薄今?

厚古薄今,顾名思义,就是贬低你现在所能看见的,离你时代近的作品,而去赞扬那些古久的、时间久远的艺术作品。

也就是说,在书法中,我们会认为王羲之写的书法,永远比其他人更好,甚至没有人可以超越王羲之。

即便是在今天的中国,即便是可以出来一个超越王羲之的人物,但是我们仍然会说,你看,还是王羲之写的字好。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这样的评价,或者说这样的行为,就是厚古薄今。

二、我对“厚古薄今”的态度

你如果问我,我是不是一个信奉这样一套思想的人。

我只能说,曾经的我,是无比的迷恋和相信的;但是后来,我对这一套渐渐产生了厌烦,甚至我有一段时间一度认为,王羲之不过尔尔。

但是,现在的我,既是相信这一套思想的人,也是不相信这套思想的人。

你也许会指责我,为什么这样矛盾、不统一,甚至耍滑头。但是这就是我真实的想法,我深深的知道这套思想好的一面,也懂得因为这方面的好,所导致的不好的一面。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因此,就像硬币同时存在正反两面一样,正面和反面都是存在的,当你以自我的方式确定了正面的存在,也就宣告了反面的诞生。

三、反“厚古薄今”和当代艺术

回到这套思想所要表达的内容上来看,它无非是以时间为尺度,衡量过往的一切。所谓厚古薄今,就是越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越久远的,就越好。

但是,以西方为主的,主流艺术观点恰恰相反。尤其是在现代西方艺术界兴起的种种艺术运动中,对于过往历史的态度显得更加平等。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西方种种艺术思潮,都是建立在“反厚古薄今”这一套理念之上的。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显现出来,而时间不是衡量艺术的尺度。

在他们看来,达芬奇最杰出的画作和一个乡下农夫随便信手涂鸦的画作一样是具有价值。

尤其是在崇尚个人自由主义的西方,每一个人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平等也就诞生了。这样才会产生我们上面所说的“达芬奇和农夫是对等的”这样古怪却在西方无比正确的观念。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理念就是对厚古薄今的一种挑战。

如果按照西方的逻辑,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刚刚学会写毛笔字的孩子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写得书法是一样具有价值的,是充满美的,也是在地位上平等的。

四、中国人的观念

这样的逻辑,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无法理解。尤其是拥有传统儒家思想、阶级观念的我们,更难以想象这样的平等,在某种程度上,是何等的荒谬。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看似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观念,实际上是背后文化因素所导致的结果。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说赞成某一方,而是就事论事,如果以西方的观念来看厚古薄今,当然可笑,并且违背他们价值观。

但是中国人却认为“今人书法与王羲之的书法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如此荒谬,甚至是不可能的。

五、孰是孰非?

要我看来,这两个观点都对,很难讲哪一个观点就完全没有缺陷。

先来说说反对厚古薄今的一方。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好处是很明显的,艺术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自由度大大扩张。

每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仿佛有了毕加索或者梵高那样的身份和地位,这样也激励他们不断的,在反对、推翻权威的道路上,在否定之否定的艺术道路上,将艺术领域不断的拓宽、延展,成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门类。

但是,与此同时,艺术更多的沦为了理念、思想的附庸。形式越来越变得不重要,技巧也变得无足轻重。一个学习绘画的艺术家,可以不懂的笔法和颜色理论,随意挥笔洒下的墨点,就是一副所谓“艺术画作”了。

甚至在一张没有任何颜色的纸张上,也可以诞生所谓的“极简主义”式的理念。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与此同时,解读艺术的可能性正在大大降低,艺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更没有办法解读。甚至艺术家自己也拒绝别人进行解读。

这样,你既可以理解为艺术是高深莫测的,难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是艺术家们故作姿态、故弄玄虚,游戏的心态正在蔓延。就好像美食家在品尝一道菜的时候,总是感觉这倒调料缺少了什么,往往这个时候,就会来一句,再加一勺某某某,再来一点某某某。

但是究竟这样做对于这道菜有何本质上的改变呢?

可能一点都没有。但是美食家就是要这样做。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的艺术观念,其好处在于,好的东西永远是好的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被其他事物淹没。

比如王羲之,至今还是中国书法上一个高峰,一个代名词。可以说无人逾越的高峰。

但是坏处就是,好的东西永远好,也就让其他的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厚古薄今让我们匍匐在古人面前,却从未绕到他们身后,去看看前面的风景。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所以,也就很难有进步,有创新,有新的东西和艺术主张出现。

这大概是中国书法中一个比较矛盾的存在。

既要尊重前面的人,又要否定他们才能往前走。

六、到底听谁的?

同意厚古薄今或者说反对厚古薄今都是有道理的。

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一个好的艺术理念应该是将两者相结合。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比如,在我们评价一个人书法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每个人在作品里所体现的美和闪光点在哪里,充分的肯定每一个人的价值和艺术地位。

但是又不能太过于高捧今人,而是要看,他到底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创新,并且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或者说,对于今人书法的成就,不轻易下结论,过分的赞誉或者贬损都是不对的,不正确的。

评价书法,遵循厚古薄今的原则,是好还是坏?

用一种温和的眼光。慢慢审视,静静品味,然后把评价交给时间,相信历史和时间最终可以淘出真正的艺术瑰宝。

是金子的艺术作品,总会发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