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终于选好保险了

 卡卡2FM4 2018-03-19


我发现有了娃以后就开始迅速的有了保险意识,我也从孩子出生就开始选,最近集中精力研究,终于选好了。



先说重点,我给孩子买了友邦保险。买的是50万的重疾+100万的医疗险+5000意外医疗险,一年一万左右。



为什么选友邦



全球理赔


我觉得给孩子买最需要全球理赔。因为孩子大了之后,很有可能会出国留学,甚至在国外工作定居。


如果不是全球理赔,真的有问题,确诊还要回国内,我感觉那个时候,这个事儿不太可能做到。比如癌症确诊需要做腰穿,嗯。。。什么概念呢,剖腹产的妈妈应该知道腰上打麻醉这个事儿吧,就是还得抽出点脊髓貌似,用来确诊,这个我不懂啊 ,只是听别人说的。不过到这个时候,还坐飞机回来确诊,为了要这个理赔的话。。。我觉得够呛吧。要不包个私人飞机???


所以,各位给孩子最好买全球理赔的保险。




条款


我是个谨慎的人,即便是大家都说友邦好,我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因为我需要看白纸黑字的合同条款。


我是这么干的,我同学买的平安,我姐买的泰康人寿,我姐们儿买的国寿。全部拍了合同,发给我,我把同样的重疾的确诊要求找出来,然后让医生对比!当然我还谨慎的把最新的合同从网上找下来对比了一下,hiahia,以避免我用的不是最新合同。


忒累了,眼睛都花了,我挑了这么2个事儿,说一说。

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的医生,而且我也不认识所有科目的医生,只是针对的看了部分条款,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更新。


呼吸衰竭,呼吸科大夫帮审阅










大家可以看到  1,3,4上面都有fev1的测试要求。


大夫说:这个病人在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测。因为这个要吹一个仪器,但是这种情况下病人基本都是昏迷的状态,呼吸面罩也不可能摘下来,所以测试这个指标本身就是不可能。。。


1是国寿,2是友邦,3是平安,4是泰康。


结论:友邦更贴近理赔条件,其他三家完全就是不想理赔的意思吧




关于确诊,几位大夫解读







1、2都是首次发病且确诊,3是首次确诊


我问了几位医生,他们说,很多病起病隐匿(比如心脏病之前是胃疼、后背疼、或者牙疼),可能的确会多次发病以后才确诊。现在保险公司和医院都是联网的,所以1和2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理赔不了呗,呵呵。


1是国寿,2是平安,3是友邦。


当然这个条款是友邦的最好最贵的重疾险的条款,国寿和平安最好最贵的重疾可能还没做出来吧,呵呵呵。


关于条款我想说两句,医学上其实对每种疾病到底到什么程度上是重疾,是有医学描述的。


所以我的理解是,关于保险条款的好坏应该以是否贴近医学的描述为准,而不应该比医学描述过松或过紧。


如果条款过于宽松,低于医学条款很多,那么看起来对咱们老百姓占着便宜了,不过细细一想,真到了咱们理赔的三十年后,公司是不是赔的破产了,哇哈哈。


如果过于紧,高于医学条款要求,那么就是老百姓压根儿理赔不了,而保险公司赚的盆满钵满。


我想这两个现象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所以归根结底是什么问题呢,就是精算、专业、和是否真的认真在做这件事情,而不是光为了赚钱。





  人才策略


估计大家先看到这个,很诧异吧,先容我说一句,我是hr出身,一个公司的好坏,我认为员工的基本素质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况且,还是服务公司。


我真是烦透了以前保险公司那些人的嘴脸了,自己先不了解产品不说,要不就上来就卖理财险,也不看看保障性保险有没有。也难怪大家都讨厌卖保险的。早年间我妈就被骗了好几万,导致一接到保险公司电话,直接开骂!


接着说友邦啊,我知道友邦是因为好未来集团总部审计的同事去了友邦。


首先这个女孩,几家即将美国上市的公司挖她的薪酬在50万左右,还不包含股票期权。我做薪酬出身常年查看薪酬报告,这个职位薪酬是这样滴。教育背景自不必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去英国读研,毕业就进入了安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就是传说中的金领了。所以我先对她能去友邦,就饶有兴趣了。


再说我其他见过的友邦人


一位是我大学校友,专业比较nb,会计全英班,意思就是马哲这些都用英文学下来的。。。请收下我的膝盖。毕业也进入安永,而后去了中信证券。


一位北大法律系美女,自己开办早教机构。


一大票医生,阜外心内科医生,宣武医院医生,朝阳医院医生,天坛。。。好些个


试想一下,一个外科主治医生告诉你,在医院帮助病人理赔的时候,其他保险公司报销的时候都闹妖蛾子,只有友邦理赔顺利。。。这个说服力。。。真是没谁了。


总结就是这些过往履历都nb闪闪的人,为什么会去友邦卖保险???

我自认为他们都比我聪明,所以,这个公司的确有意思。





公司


现在市场上有三类保险公司


1、内陆保险公司:平安、人寿等

2、合资保险公司:信诚、信诺等

3、外资保险公司:友邦(只有友邦)


我说一下我对这几类保险公司的看法


1、内资保险公司:


其实我主要考虑了平安和人寿


平安的问题是,平安是个大的金融集团,如果对集团化公司有概念的人,应该明白我下面说的意思。就是说集团化公司下属会有很多分公司,有投资房产的,有保险,有理财,等等。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公司不盈利,为了保证整个集团的利益,那么分公司直接会互相拆借资金,以保证账面盈利。这个我不是专业的,但是就是这么个意思哈。那么我就想了,如果拆借的是平安旗下的保险公司的话,那么就是拆借我的理赔款项,那如何能保证我如果出现在理赔高峰时段的话,有钱给我理赔呢。当然,你也可以说,如果保险分公司亏损,那不就可以从其他分公司拆借回来吗?可是我了解,保险公司的投资不是应该很保守才对么?亏损更说明了这公司的精算和运营有问题吧。。。


人寿的话,理赔感受很差,我周围就有个例子,重疾理赔,以诊断报告不写癌症而写恶性肿瘤为由,拒绝理赔。。。可是,大哥,医学上没有癌症这个词儿啊,医生不能写癌症啊。。。虽然最后经过六七次吵架理赔了,不过理赔不是应该的吗???为什么要吵六七次架才给理赔。。。而且保费只有六万。。。


哦对,还有一些小的保险公司,有的条款宽松啊,疾病种类多啊,价格便宜啊。。。等等


我不选他们的原因是,我担心不能保证一直盈利且生存下去,那么有人和我说啦,你不知道国家规定这种情况下,小保险公司的保单会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吗?其实我真的很爱国家的这个政策,But,我想看看细则,真的。因为钱让小保险公司赚完钱跑了,大保险公司公司赔本赚吆喝,到底怎么保证执行?是不执行吊销执照啊还是有专门的机构盯着理赔。




2、合资保险公司


所谓合资就是外资公司想来国内开展业务,必须要和一个国内的公司合资开办保险公司,而且内资企业要占比50%以上的股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我想国家这个规定是为了保证资产不外流或者什么原因之类的。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外资保险公司没有话语权,那么在设计保险产品甚至理赔的时候,必然要顾及这个金主儿的感受吧。人家毕竟要的是尽快盈利呀。况且,听说五年之后,国家会让外资保险公司进场,那这些合资保险公司会不会有点尴尬。是不是得赶紧趁这五年捞钱呢???




3、再说外资保险公司


国外的保险有很多年历史了,从专业度上讲,国外保险公司的确比咱们内陆保险公司更专业。


友邦是唯一一家可以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国家只发了一个牌照,就是友邦。


友邦有一百年历史,经历过三到四次理赔高峰和几次战乱,以及金融危机。所以从专业度上讲,没得说。






  价格


还有啰嗦一句,有的人说保险贵和便宜,我感觉这个保险的事儿上咱们能别想着占便宜,追求性价比么。在我看来,保险是一份价钱一分货。如果条款一个字不差,公司的专业度和背景各个方面都一样的情况下,咱们再来讨论便宜和贵的问题。而且买保险不是买衣服,拼多多占个便宜,以后谁也不认识谁了。保险这个是一辈子的事儿,咱们真的别老想着性价比这个事儿。


保险公司高薪聘着精算师,又是盈利机构,怎么会干赔本的买卖。而且我宁愿这个保险公司是盈利的,要不等我理赔的时候,这个保险公司挂了怎么办?


有人会说互联网保险,你关注过么,很多消费性的互联网保险,看起来特nb,性价比特高,就是明年就停售。我就呵呵了,收一年钱,就跑。怨不得便宜呢。




呵呵,看到这,我心已明朗,可以买友邦了!




总结一下


别想着性价比,各位!!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切记。

买保险先看公司,再看产品

先买重疾、医疗、意外这类基础保障,再买分红险


以上,希望大家能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