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长故事】靖康之耻(上)

 灿烂烟火ABC 2018-03-19

公元1126年的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最羞辱的一段记忆。大汉民族的懦弱自私、勇于内斗而怯于国战在这场悲剧中暴露无遗。然而最大的悲剧在于,在这场北宋国祸之后,我大中国没有丝毫的反思,没有丝毫的进步。儒家误国,竟然没有遭遇丝毫的清算。这当然会导致进一步的悲剧。于是南宋再次亡国,大明艰难的恢复汉族江山之后,也很快重蹈覆辙,亡于异族之手。而这篇文章,将要进行一次真正的反思


故事必须从王安石变法讲起。王安石变法从1069年开始,变法的核心的在于强化皇族的集权能力,并剥夺官僚士绅体系的利益。比如青苗法,由官府直接向农民放贷,禁绝官僚士绅的高利贷。但是在执行中,官僚体系集体抗拒变法,还是以青苗法为例,官府的低息贷款都被官僚士绅借走,然后转身还是以高利贷放给农民。还不起贷的农民,只能以地抵债。有宋一朝,儒家的官僚士绅体系膨胀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得位不正的北宋皇室,根本无从与贪婪的儒官系统相对抗。这里顺带说一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凭借后周朝托孤大臣的身份,玩了一手黄袍加身,抢了周朝的皇位,这本身就不算光明磊落。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更绝,烛影斧声,直接砍死了赵匡胤,抢到了皇位。这两位的登基经历都不算好听。为了巩固皇位,于是赵氏皇族大肆打压武将势力,扶持所谓“君君臣臣”的儒家文官,搞扯淡的以文御武制度。最后的结果,就是儒家发展成儒教,满口仁义道德,一心男盗女娼。到了靖康之耻的时候,赵宋宗室所有妇女,都成了娼妓,这也算是求仁得仁的结果了。


王安石变法,试图剥夺当时已经尾大不掉的儒家文官的利益,但同时又不敢旗帜鲜明的支持武官。这种首鼠两端的所谓变革,当然不会有任何现实意义。所以王安石变法最后黯然失败。变法期间跟西夏打了两仗,全都是劳民伤财,大败而终。要说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培养出了一支还不错的西军,在跟西夏的战场上屡败屡战,饱受淬炼,一直维持着还算过得去的战斗力。后来这支西军在靖康之耻中,也是唯一能看得过去的军事力量了。


公元1119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后果全面爆发。北宋境内民乱四起,被贪婪的儒官群体吞噬了家产的贫民在全国范围内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最大的起义是明教的方腊起义,占领了整个浙江,以杭州为中心,席卷大半个江苏、安徽和江西,一夜之间,整个东南陷入瘫痪。方腊义军的矛头直指整个儒官体系,起义过程中见官就杀,并且是虐杀。然而,在占领地区急剧扩大,义军队伍剧烈膨胀之后,方腊义军遭遇到了治理上的困难。由于缺乏治政官员,空有偌大的地盘,义军无从组织税收,无从征粮,也无从有效的动员和联合境内的各派政治力量,只能是通过无穷的杀戮来宣泄对儒官的仇恨。这种造反当然无法长久。公元1121年,在占领杭州两年之后,方腊义军终于因为缺粮撤出杭州,此后就因为缺乏组织力量而节节败退,并很快被消灭。当然明教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南宋时期明教还要在洞庭湖发起一次规模浩大的杨幺起义。到元朝末年,明教势力发展到巅峰,各路反王,与明教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关系。必须注意的是,方腊起义事实上是亡于其自身缺乏治政能力,而不是亡于朽烂不堪的北宋朝廷。方腊义军始终对北宋军队保持着攻势,甚至在撤出杭州后,依然发起了对杭州的第二次围城。而北宋朝廷在正面战场上面对义军,次次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北宋军队,除了直面西夏的西军之外,算是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的贫民起义消耗掉了北宋帝国最后的动员能力。北宋帝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儒官的社会形象等于人渣老百姓视大宋为寇仇,只等着这个朝廷最后的轰然倒塌。



公元1122年,在艰难平息方腊起义的一年后,北宋与辽国北方的女真人决议联合,一南一北夹攻辽国。当时的盟约是燕云十六州归北宋,而其它地域归女真。结果凶悍的女真人自北而下,把辽国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是以文官统兵的北宋军队不堪到了极致,在辽国主力部队都已北上应对女真人的情况下,面对剩下的一帮老弱病残的辽国守军,居然毫无胜绩,被打得找不着北。最后还是由女真人一路长驱而下,攻占辽国都城燕京。北宋军事力量的孱弱不堪在女真人面前已经无从掩饰。所以女真人毫不犹豫的就撕毁了盟约,根本不打算将燕云十六州交回北宋。最后好说歹说,北宋花了无数的钱,才拿回了其中的六个州。这种从军事到政治的全面腐朽的肥猪,如果不狠狠的捕食,那真是对不起人类的智商。今天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女真人在完成攻辽战役的第二天,已经开始启动攻宋的战争动员了。


在北宋这边,根本没有意识到与虎谋皮的危险。在买回燕云六州之后,帝国内部开始了连续的庆功。丞相王黼(FU)和以太监身份领兵的童贯被视为最大的功臣,各种加官进爵。至于真正的一线军将,由于其猪狗不如的身份,连一顿饱饭都没能混上。没过多久,志得意满的儒官体系陷入了白热化的权力斗争状态,王黼被罢相,80多岁的蔡京再登相位。


公元1123年,闹出来一个张觉事件,成为了女真攻宋的导火索。原辽国的平州主官张觉,在女真的攻势之下,无从抵抗,于是投降了女真人,女真人面对他的投降很是高兴,给了张觉很多赏赐,还升了他的官,让他继续管理平州。但是张觉其实是汉人,他一心归宋,于是在1123年带领军队反叛女真。张觉的叛军跟女真人你来我往,各有胜负,这让北宋朝廷很高兴,觉得张觉还真是名将,居然能跟女真军队平起平坐。于是北宋朝廷就任命张觉为节度使,正式接纳了张觉。但是很快,女真大军压境,把张觉打得全军覆没。张觉逃到北宋境内,女真人大军压境,要求北宋朝廷杀掉张觉献上人头。北宋朝廷不堪女真的军事压力,只能从命。张觉一死,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所有汉人一片哗然。一个朝廷,居然无法保护逃回来的国民,这种朝廷当然没有效忠的必要。自此之后,北方汉民积极协助女真军队攻打北宋,为北宋的灭亡,积极的献计献策。


到这个时候,靖康之耻,已经是大势所趋,根本就无从逆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