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少误诊误治的技巧

 昵称52699943 2018-03-20

每日一话,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导读

熟读伤寒论的人都知道,仲景在伤寒论之中记录了大量普通医生误治导致的各种辨证的处理,如太阳病误下、误汗、发汗太过等等各种变证引发的病情变化的处理。误治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常见的。而误治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害人性命,误治的处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陈潮铭

仲景在伤寒论之中记录了大量普通医生误治导致的各种辨证的处理,如太阳病误下、误汗、发汗太过等等各种变证引发的病情变化的处理。误治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常见的。而误治轻则加重病情,重则害人性命,因此,降低误诊误治的概率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误诊误治所造成的后果可轻可重。医术乃是健康所系,患者性命相托。一身医术对于医生自己与病人都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再专业的医生难免会有疏漏,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精准治疗。这是医学性质所决定,下面我便谈谈个人减少误诊误治的浅薄认识。

1.辨证细微,抓住主症

主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会直接影响到辨证的准确性,因此识别主症最为重要。中医对于庸医的评价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在误诊误治当中是最多见的。

抓主症即是在确认患者当前最希望被解决或者最危重的症状。其次根据主症进行细微辨证,明确引起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具体根源。正如清代名医喻嘉言所说“是病由见块医块,不究其源而误治也。”不可见咳嗽而止咳嗽,不可见发热而清热,必当审证究其根源而治。

如人有痞块在腹,不可轻易就认为是寒证,或是热证,必然要有依据,才可下结论。比如此人痛而拒按,脉来洪盛,自当为热证,为有内结,而用承气类方。而如果是腹痛隐隐,大便溏,喜温喜按,那自然是虚寒证,当以温补为主。

2.因人而异,重视体质

了解患者的体质,有利于医者分析疾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性质,排除可能出现的隐患。

因人而异,考究患者的先天后天禀赋,依据其特性确定用药。酒家,体内多有湿热,故而平素饮酒的人多有湿热,表虚中风,不宜使用桂枝汤。喜冷饮者,多有虚寒,不宜重用寒凉,少用伤及脾胃之药。此外,还有平素多火少痰之人,平素体虚气怯,攻补之时均需注意。

3.注重天时,万物变化

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一气。人禀天气之气而存活于世,必然时常受到天地自然变化的影响。这话在初学时师长必然皆有提过,至今是否牢记?

如病人患便秘,今日来诊之时,天有不测之风云,天降暴雨,天气寒冷而淋雨,后回家换洗再来医院,当需注意是否有表证?若是有表证,表里同病,依据情况是先解表,还是表里同治?或者是当前表证未现,是否需要提前解表祛邪,这些通通很重要,否则出手便错。

四季变化,日夜交替,宇宙运转,阴阳无时无刻不变在化,根据发病的时间,可以对疾病的阴阳属性进行判定,明确寒热等,再依次审证用药,必然能大大降低误诊误治的概率。如病人咳嗽多在早上,但在10到11点过后便明显减少,多半为阳气相对不足,寒邪作怪,用药当以温为主。

4.细究病因,抓病本质。

外邪、七情六欲、饮食、劳逸等均可为病。宜细究病因,抓住本质,方能有的放矢,在挽治误诊误治上取得疗效。

病人来诊之时,仔细询问发病原因。我曾经在门诊遇到过一个嗳气,吃不下饭的阿姨,综合询问之下,根据辨证,看不出什么问题,后来继续询问,才知道她的儿子迷上了赌博,把她给气的。这些如果不仔细询问,探查,又如何能对证下药?

总的来说,减少误诊误治最重要的一点是持续不断地精进医术,这是每一个医家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其次,便是临证之时灵活运用医学知识,讲究依据,互相参合,融会贯通,不要偏执于一端,或者落于俗套。谨慎审查,全方位思考,注重前面医生的诊治,尽可能精准治疗。

附误治处理验案一则

患者,成年男性,3月7日初诊,咳嗽4日,病起于2月底由于某次饮食不当引起咽喉不适,当晚开始时时流鼻涕,声音嘶哑,后逐渐转好,后3月2日晚吃了辣椒,第二天开始出现咳嗽,痰多,黄白相间,舌苔白,表面一层黄色,3月6日咳嗽继续加重,每次咳嗽都会牵引到上腹部引起疼痛,时常咳得面红目赤,3月7日自觉咳嗽加重,若不治疗将会更加严重,于是抓方煎服!

当时痰多,白色,偶为黄绿相间,咽痒或有痰时引发咳嗽,常仰颈抬颌(如鹅仰头动作)抑制咳嗽,无恶汗发热,无汗,偶有干呕,苔白,表面一层黄色,处方小青龙去白芍,加茯苓30g,苏子10g,桔梗6g,石膏15g。(余药皆10g)

当晚服药后好转,但一个小时后再次加重,且较当天早上咳得更深,第二天早上,继服第一付的第二煎,病情未有明显好转,咳嗽的深度明显增加,当日下午有短暂性好转。

考虑为石膏之寒,不对当前病情,下午之时阳气较为旺盛,故有好转(思及此,想起先前下午咳嗽明显较少),故打算去掉石膏,后经师长再次肯定(建议以温化寒痰即可,治以苓甘五味姜辛汤),3月8日晚未再服中药,3.9早晨7点30睡梦中突然因为剧烈咳嗽而醒,且较前更加严重,于是,将原中药中石膏去除,因药物掺杂,无心捡出其他药,仅去石膏,药装于水杯中,时时饮之。第二付第一煎未服尽,当日9点之后便已不再咳嗽。

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