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欣赏】六、哲理诗歌(二)

 老刘tdrhg 2018-03-20


 

【古诗欣赏】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②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③去,萋萋④满别情。

【注释】①离离:草茂盛的样子。②侵:进入。③王孙:本指贵族子弟。这里指游子。④萋萋:草生长茂盛的样子。

2、冬夜读书示①子聿②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③,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④此事要躬行⑤。

【注释】①示:教导、告诫。②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③无遗力:用尽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④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⑤躬行:亲自实践、身临其境。

【鉴赏练习】

3、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①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②那得清如许③?为有源头活水④来。

【注释】①鉴:镜子。②渠:指方塘。③清如许:这样清澈。④活水:指新知识,新鲜的事物。

【题目】

1)本诗前两句给人以清新、愉快之感,请解说这两句的意思。

2)本诗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来脍炙人口,极富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诗词运用】扣盘扪烛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小贴士】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句出自王安石的《寄吴冲卿》。在这首诗里,诗人强调做学问要坚持不懈,世间的事物,千变万化,因而书到用时方恨少。而多读书,并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分作文段落】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看来,阅读是在懂得“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养成的良好习惯。而提升语文素养,自然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谈古论今。自幼,家中的书屋就不断影响着我,松墨之香更是必不可少的苦艾佳酿。文豪大家们不也是对自己的藏书阁念念不忘?“饮冰室”“天一阁”,哪个不是被主人如思想的宫殿般珍视呢?对于语文素养而言,也许阅读习惯的养成,便是为这条漫长而大美之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就可以解决“读什么书”与“怎样读好书”的问题了。在我的读书经历中,我也沉迷于玄幻空洞的小说,以及谈情说爱的大众言情小说,然而,这些书看似精彩,实则远离现实,于己并无多大裨益。“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素养”的形成,又怎能以这些书籍为垒呢?“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若这刀不锋利,又怎能以思想之武器捍卫精神的权力呢?所以,我也学会渐渐向阅读的高处摸索,不断体悟名人大家之笔。也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能真正夯实自己,让文字更美,素养更高。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优秀作文片段)

【名师解码】

片段首先从名言写起,提出要养成阅读习惯的观点,然后举文豪大家们有藏书阁的事例来论证这一观点。接下来在讨论“读什么书”与“怎样读好书”之时,考生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佐以诗句,提出读大家的书来提升语文素养这一观点。片段擅用诗句,并佐以反问句式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速记】运用范本

话题1:实践

王安石说:“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读书读得再多,有时候也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生活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实践很重要,我们只有亲自去体验,并从体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才能改变“抚事知不足”的状态。荀子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说的就是实践的真理。人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仅自己身死,还害得40万士兵被俘,国家灭亡,这就是纸上谈兵的惨痛教训。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要过于迷信书本知识,而要亲身实践,方可学以致用。

话题2:谦逊

我们对人对事都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有无知的地方。连大宰相王安石,也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姿态。他曾说:“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意思是说,自以为读书读得很多,遇到事情的时候却还是觉得自己书读得不够。这是一种谦逊,也是一种自省。只有谦逊的人,才会永远对世界充满敬畏,才会不断提醒自己学得还不够。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真正有实力的人绝不张扬。适时地低头,并不是因为懦弱,而是在积蓄力量。那些大家都保持着谦逊之风,更何况是我们呢?

【备考】外一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刘过《登白云绝顶》

 (白胜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