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1世界睡眠日】给你一张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flyingbear4gxy 2018-03-21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美国遗传学家:杰弗理·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希(Michael Rosbash)、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为什么要把740万人民币的奖金发给这三位老哥呢?评审委员会在声明中说:“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 和Michael W. Young 三人的工作窥探了生物钟的秘密,并解释了其工作原理。他们的研究成果解释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是如何适应这种生物节律,并同时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生物钟的存在被证明后,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也就凸显了出来!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生物接收到的光照变化有固定周期。因此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命,为了适应昼夜变化,都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调节自身生理和行为活动的模式,人体自然也不会例外。简单说就是你体内有个机制,会在最合适的时间给各个器官发信号,告诉它们到点了,起来嗨。

       如果人体的昼夜节律被打乱,你的正常代谢就会出现问题,然后引来疾病。人类内在的生物钟不仅调节着我们的荷尔蒙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而且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科学家表示,人类生物钟紊乱会引发很多问题,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倒时差。得过时差综合征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那种生物钟与外部环境不一致的感觉有多痛苦——尽管非常疲惫,但晚上还是会失眠,然后注意力减退、协调能力变差、认知能力降低、情绪波动、胃口变差……

所以强烈建议小伙伴们,要关注自己身体内的“滴答”声,帮助自己活得更健康。

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当然是不要熬夜!不要熬夜!不要熬夜!


下面是全球公认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绝对价值无穷!


7:00  起床的最佳时刻

打开台灯,告诉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尽快从睡眠中醒来,调整好生物钟。

醒来后需要一杯温开水,水是身体内成千上万化学反应得以进行的必需物质,饮水帮助每一个缺水的细胞都重新活力四射。

7:20-8:00  吃早饭

早饭必须吃,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一上午专注的工作学习需要正常的血糖来维持,因此为自己也为他准备一份丰盛的早餐是必须的。

8:30-9:00  避免运动

清晨并不是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免疫系统功能最弱,你可以选择步行上班,那是很健康的。

9:00-10:30  安排最困难的工作

学习工作的最佳时间,头脑最清醒,思路最清晰的时间段。

千万不要把宝贵的时间用来看电影、逛淘宝。

10:30  眼睛需要休息一会儿

看看窗外,眼睛很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11:00  吃点水果

上午吃水果是金,水果的营养可以充分的被身体采纳。

此时血糖可能会有一些下降,让身体无法专心工作,水果是最佳的加餐食物。

12:00-12:30  午餐别忘了

多吃豆类,豆类是很棒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别光顾着吃肉,多吃些豆类食物。

13:00-14:00  午睡一会儿

30分钟的午休会让你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会更健康。逛淘宝、聊天并不能帮你缓解困意,反而会在停止后更加困倦,最好的休息方式当然还是小睡一会儿。

午后是人思维最活跃的时间

非常适合做一些创意性的工作。

想一想工作中的创新,即使是微小的改善,日积月累也会有巨大的成就。

16:00  一杯酸奶

酸奶是零负担的健康零食,酸奶可以保持血糖稳定的同时,还能帮助肠道消化,而且有研究发现,喝酸奶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很不错。

16:00 -19:00

身体和大脑都处于一天的巅峰状态,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细致而密集的工作。

19:00  最佳锻炼时间

晚餐后稍作休息,可以开始健身了。

你可以选择相对温和的快步走,也可以慢跑或游泳,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消耗晚餐热量,也能够轻松瘦身。

最关键的不仅是你的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而且需要长期坚持。

20:00  看电视或看书

工作太辛苦就看会儿电视或书籍杂志,反而会让你更轻松随意。

如果希望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不如看些专业的书籍,这对你的个人积累很重要。

22:00 洗个热水澡

帮助身体降温和清洁,有利于放松和睡眠。

22:30 上床睡觉

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身体各个系统,是时候该睡觉了。


规律作息 健康睡眠


      “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这是科学家们新近研究后提出的观点。睡眠生命的基本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如同空气、食物和水一样。人的身心疲劳主要是靠充分的睡眠来恢复。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而又想能使身体保持健康,能够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规律而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认识正常的睡眠规律,并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一、怎样才能有好的睡眠

       1.舒适的睡眠环境  首先是卧室。卧室的亮度对睡眠有很大影响,依个人习惯而定,一般以黑暗为佳。尤其是神经衰弱患者,卧室里即使有一点光线透入也可能会扰乱睡眠。卧室里要保持安静,高分贝的声音不利于睡眠,但单调声音或慢拍音乐有助于入睡。卧室的温度要适宜,尽量做到冬暖夏凉,一般以21~25度为最佳。但不能过多吹冷暖气,以防生病。其次是卧具。卧具的选择当然与个人习惯有关,但适当硬度的床和枕头对睡眠比较有利,太软或太硬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2.规律的睡眠时间 规律的睡眠有助于人体内神经活动的相互协调,对神经衰弱病人缓解病情十分重要。
       3.睡前进食要合理  饮食与睡眠有着极大的联系,“胃不和则寝不安”,睡前吃的过饱或过少都会使人感到腹部不适,影响睡眠。研究表明,睡前适当摄取蛋白质、脂肪和钙质有利于睡眠,如睡前喝一杯牛奶等。 

二、正常睡眠规律
  
一般人的最佳上床睡眠时间是在21-22时,这是因为人体在22-23时将出现一次生物低潮,如果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在23时还未入睡,那么一过24时,就很难睡着了。对于年龄较大及患失眠症的患者,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按时睡眠非常重要,如果经常不按时睡眠,就会扰乱生物钟,引起失眠,容易发生神经衰弱。有些人需要在夜间工作、白天休息,一开始会影响睡眠,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建立起新的睡眠时间条件反射,调整生物钟,以适应这种变化。准时睡眠也要按时起床。据研究认为:早晨5时左右起床最为合适,因为早晨5-6时,是生物高潮的顶峰,此时,人的精力最为旺盛。另外,午间短睡也是较好的习惯。如果自己的工作学习性质的不允许按照正常睡眠时间睡眠,则可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进行安排,但一定要注意按时睡眠。

三、合理睡眠时间

       睡眠的时间,随着年龄的不同,所需要的正常时间也有所差异。人在新生儿期,每天要睡16到18个小时;3至5岁期间,睡眠量逐渐减少到每天10到12个小时;学龄前儿童,每日约需要10小时以上,学龄儿童,每日需9-10小时,13-17岁,每日需要8-9小时,青春期后,睡眠量7~8小时;到了60岁上的老年人,一般每天睡6~7个小时,而且睡眠不连续,往往时睡时醒。睡眠状态的分布也随着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出生时浅睡眠占50%,两岁时占30~35%,到十岁时则占25%。以后保持稳定状态,一直到六七十岁才又有明显下降。一个人睡眠是否足够,主要看他白天能否保持清醒。睡眠的好与坏,不应简单地以睡眠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而应以是否消除了疲劳,精力是否充沛来评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100多万人观察后得出结论:那些每天睡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以及那些每天只睡4个小时或不足4小时的人,他们的寿命缩短。而每晚睡6至7小时最有助于延长人的寿命。

干部病房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