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到荼蘼,末路之美 王菲的一首《开到荼蘼》让荼蘼这种洁白柔软又略显神秘花朵乍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谁给我全世界,我都会怀疑 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 一个一个一个人,谁比谁美丽 谁比谁甜蜜,谁比谁容易 又有什么了不起,和谁擦身而过 都那么整齐,碰见所爱的人 却心有余悸 开到荼縻花事了 荼蘼花总是在开在春天那些花都已经凋零的时候,所以等到荼蘼开尽了,整个花季也即将过去了。在苏轼的诗中“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王琪则赋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荆出莓墙。”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末日之美的最好诠释。 荼蘼,又名酴醾、悬钩子蔷薇。落叶或半常绿蔓生灌木。小枝被钩刺。羽壮复叶,小叶5-7枚,卵壮椭园形或倒卵形,背面被柔毛,托叶与叶柄贴生,全缘。花单生,大型,白、黄或红色,重瓣,不结实。产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以及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各省区,现在较少人知道,但它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以其色似黄酒,故加'酉'称为酴酉糜。现栽培供观赏。 荼蘼是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春天之后,往往直到盛夏才会开花。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靡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红楼梦》中有语: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过后,春天便不再了。 荼蘼的花语是'末路之美' 虽不能与百花比美,但可一支独秀。如此高傲,又如此清秀。 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靡,意蕴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繁盛之后留下的也许是一片颓败 又或许是归于平淡 最后的美丽总是动人心魄 荼靡的寂寞,是所有花中最持久、最深厚、也是最独特的 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 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荼蘼 传说 蜀公范镇居住在许下,屋前有可以容纳几十个人坐于其下围案欢聚的庞大的荼蘼花架;每年春天,花季繁盛时,于花架下广宴宾客。他们约定了一个世界上最独特的酒令——落花掉在谁的酒杯里,谁就把杯中酒喝干;微风吹拂,片片落瓣像雪一样洒满杯中、案上、座中人的衣襟……“飞英会”的主人范镇是司马光的知己好友,围绕着变法与否而个个大义凛然的政治风云中的主角们,在政治之外,却是这般清雅到极点的风流。 养花不在于它的美好寓意,古代人那么讲究,也不会在乎荼蘼是伤感的花。 荼蘼与佛 荼靡花开过之后,人间再无芬芳,仿佛自己手造成了这一切。所以有人说,花的翅膀,到死亡才会懂得飞翔,无爱的土壤,到死亡才会萌花。 开到荼蘼,不是尽头 末路之后,便是重生 极致而后,方懂留恋 予你一束荼蘼 享尽末路之美 |
|